苦熱行二首
火云崢嶸連赤阪,白日苦長不得冕。庭前井乾生赭煙,炎埃晝起高塞天。侯家陰洞帶流水,紗幃白晝凄風起。美人冰盤薦朱李,道上行人多渴死。
晝眠苦多蠅,夜眠苦多蚊。炎霞熱霧蒸絪缊,四體拘促何由伸。仙人桂官接蘭苑,下望青松踏幽巘。我欲從之諒非遠,塵世何堪遂仰偃。
火云崢嶸連赤阪,白日苦長不得冕。庭前井乾生赭煙,炎埃晝起高塞天。侯家陰洞帶流水,紗幃白晝凄風起。美人冰盤薦朱李,道上行人多渴死。
晝眠苦多蠅,夜眠苦多蚊。炎霞熱霧蒸絪缊,四體拘促何由伸。仙人桂官接蘭苑,下望青松踏幽巘。我欲從之諒非遠,塵世何堪遂仰偃。
赤紅色的云團高聳連接赤色山坡,白日漫長酷熱難以忍受。庭院里的井干涸升起紅褐色煙塵,炎熱的塵埃白天升騰遮蔽天空。貴族家的陰涼洞穴伴有流水,紗帳內白天吹起清涼的風。美人用冰盤獻上紅李,路上行人卻多被渴死。白天睡覺苦于蒼蠅侵擾,夜晚睡覺又苦于蚊子叮咬。炎熱的霞霧蒸騰彌漫,四肢拘緊無法伸展。仙人的桂宮連接著蘭苑,向下可見青松覆蓋的幽靜山峰。我想追隨仙人,想來距離不遠,可這塵世酷熱難耐,如何能安適仰臥?
崢嶸:高峻、突出的樣子
赤阪(bǎn):赤色的山坡
赭(zhě)煙:紅褐色的煙塵,指井干涸后揚起的塵土
炎埃:炎熱的塵埃
侯家:貴族之家
絪缊(yīn yūn):原指天地陰陽二氣交互作用,此處形容濕熱彌漫的狀態
桂官:傳說中仙人居住的宮闕,或指月宮
幽巘(yǎn):幽靜的山峰
仰偃(yǎn):仰臥,指安適地休息
《苦熱行》為樂府舊題,多詠夏日酷暑之苦。此詩或作于炎夏,通過對比貴族與平民的不同境遇,反映社會階層差異,同時借仙人世界的清涼反襯塵世酷熱,暗含對現實的無奈與超脫之思。
全詩以“苦熱”為核心,通過多場景描寫(自然環境、貴族生活、行人困境、個人感受)與虛實對比(塵世與仙界),既展現了夏日酷熱的具體形態,也隱含對民生疾苦的關注與對理想生活的向往,語言質樸而情感深沉。
東間里入寂,西間里語話。
中間里睡眠,通間里行道。
向前即撿校,向后即隱形。
甘向深村固不材,猶勝摧折傍塵埃。
清宵玩月唯紅葉,永日關門但綠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橋僧去獨裴回。
隔籬逢叟遙相賀,佇看芳田膏雨來。(《四庫全書》本《韓內翰別集》。)
(按:《全唐詩》卷六八二收此詩,末句缺四字,今重錄。)
花替殘紅草綠深,江頭閑事豈堪尋。
云山憶后思藏跡,家國話來長痛心。
戰地血流猶未服,侯門心熱更相歆。
求歸閑處無閑處。三紀兵戈猶至今。
綠柳堤邊春色多,數樹重重裊翠蘿。
紅白花枝爭鬬發,晴陰天氣半相和。
中山謾醉千壺酒,易水徒悲一曲歌。
塵世無憑唯道外,榮枯瞬息盡消磨。
蓼稍蘸水火不滅,水鳥驚魚銀梭投。
滿目荷花千萬頃,紅碧相雜敷清流。
孫武已斬吳宮女,瑠璃池上佳人頭。
世途從此免相關,萬慮潛消野思閑。
庵樹逼春花自吐,巖巢欲暮鳥空還。
門前霧閉疑無路,檻外云開忽有山。
宴坐石巖樵徑絕,姓名應不到人間。
幽室有時聞鴈叫,
空庭無路見蟾光。
(見《冊府元龜》卷九五一《總錄·咎徴》二。)
(〖1〗《冊府元龜》:“程遜為太[常]〖嘗〗卿奉使吳越,仲秋之夕,陰暝如晦。遜嘗為詩曰〖略〗。同僚見之,訝其詩語稍異。及使回,遭風水而溺焉。”)。
求仙覓黃芽,須得真鉛花。
并是自成者,乃可作所砂。
重飛服一粒,騰空入碧霞。
周游天地外,處處是仙家。
細雨霏微宿上亭,雨中因感雨淋鈴。
貴為天子猶魂斷,窮著荷衣好涕零。
劍水多端何處去,巴猿無賴不堪聽。
少年辛苦今飄蕩,空媿先生教聚螢。
野老負薪歸,催婦連宵織。
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誰力。
問渠渠不知,特地生疑惑。
傷嗟今古人,幾個知恩德。
云幽一只箭,
虛空無背面。
射去遍十方,
要且無人見。
(《五燈會元》卷六。)
虛饤玲瓏石鎮羊。
(見《惜陰軒叢書》本《清異錄》卷上。)
(按:五代封晉王者有數人,士藻所從,未詳為誰。)
心地須教合死灰,藏機泯跡絕梯媒。
芳蘭祇為因香折,良木多從被直摧。
寒逼花枝紅未吐,日融水面綠全開。
支頤獨坐經窗下,一片云閑入戶來。
南有天臺事可尊,孕靈含秀獨超群。
重重曲澗侵危石,步步層巖踏碎云。
金雀每從云里現,異香多向夜深聞。
當知此界非凡界,一道幽奇各自分。
是岳皆游遍,南來吳楚間。
偶登湖里寺,疑到(《大典》作“是”)海中山。
獨樹蒨蘿(《廬山記》作“倩羅”,今從《大典》。)濕,遙汀白鳥閑。
終須謝浮世,高臥聽潺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