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初夏
懊惱提壺喚客愁。小窗濃綠上簾鉤。淺紅深白一時休。
悶訴落花鶯舌老,閒思著絮柳腰柔。抬將倦眼倚高樓。
懊惱提壺喚客愁。小窗濃綠上簾鉤。淺紅深白一時休。
悶訴落花鶯舌老,閒思著絮柳腰柔。抬將倦眼倚高樓。
提壺鳥的叫聲讓人懊惱,喚起了客居的愁緒。小窗之外,濃濃的綠意爬上了簾鉤。淺紅與深白的花朵都已凋零。煩悶時向落花傾訴,黃鶯的啼聲已顯老態;閑暇中想起飄飛柳絮,柳樹的柔枝依舊婀娜。我抬起倦怠的雙眼,倚靠在高樓上。
懊惱:煩惱、煩悶。
提壺:鳥名,其叫聲似“提壺”。
一時休:指花朵同時凋謝。
鶯舌老:黃鶯啼聲不再清脆,有暮春之感。
著絮:飄飛的柳絮。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中流露出的客愁來看,可能是詞人在異鄉漂泊時,于暮春初夏交替之際,目睹自然景象的變化,觸景生情而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穩定,但詞人自身處于羈旅之中,內心孤寂。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客愁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其特點在于借景抒情,將情感融入初夏之景中。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獨特的藝術表現力。
向來同醉帝城春,馬首東風落絳茵。玉架錦屏消息斷,只今誰是冶游人。
酒膽他年大,詩名近世無。山林多避寇,里巷笑為儒。老去慵開眼,秋來欲染須。涼風千萬里,的的為南圖。
休訝朝家奏報遲,平生忠孝鬼神知。但留一片丹心在,會有天回地轉時。
元章作書日千紙,平生自苦誰與美。畫地為餅未必似,要令癡兒出饞水。錦囊玉軸來無趾,粲然奪真疑圣智。忍饑看書淚如洗,至今魯公馀《乞米》。
不記門前路,門前一尺深。梅花如有語,參透老逋心。
五陵裘馬五湖莼,曾是金門避世人。任使遨游變名姓,青山明月巳傳神。
韜庵八十七,天意使久留。自有高世名,群雄資懷柔。群雄各垂老,民勞可小休。茍為功名計,紛爭欲何求。何時一杯酒,解兵泯恩讎。同心扶日月,王道興神州。老夫必退讓,放之出一頭。以齊猶反手,諸賢有意不?順逆與難易,借箸聊前籌。
輕風紫陌少塵沙,忽見金盤送好花。云氣自隨仙掌動,天香不許世人夸。青春有態當窗近,白發多情插帽斜。最愛尚書才思別,解吟胡蝶出東家。
過云含雨濕層巒,江樹和煙曉色寒。何似清秋凌絕頂,山青云白望長安。
赤符交錫帝心移,不似初來岸幘時。浪泊壺頭終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
剡溪船后灞橋驢,著我荒村一筍輿。卻后幾年俱作畫,未知雪句定何如。
素娥不老,才勝賞中秋、無邊月色。又報仙翁來桂苑,連慶生申佳節。玉宇無塵,金莖有露,對景成三絕。重陽近也,黃花香入瑤席。盡說湖海元龍,裕民堂上,幾度吟梅雪。滿眼陰陰甘棠樹,消得壽同南極。八桂難留,九芝促覲,早露真消息。星辰聽履,好看明歲今日。
青天昨夜將星明,際曉風云氣色清。試向閱兵臺上望,豺狼何處敢橫行。
武林夜半北風疾,雪片垂天大于翼。孤山老梅僵欲死,跨蹇呼舟漫尋覓。東吳錢生住昭慶,擁褐高眠送長日。吟成字字敵瓊瑤,皎若天花墮禪席。憶生三月來武林,嘯傲西泠事琴奕。憐才總稱陸士衡,好士亦有徐元直。窮愁骨相自古然,典盡鹴裘壁徒立。沾沾訪我空巷中,把贈明珰示親昵。風塵勃窣倦奔走,咫尺錢塘夢瓢笠。朝來策杖擬尋汝,泥濘階除沒雙屐。美人娟娟隔湖水,一望云山思無極。登壇大老儼欲盡,藝苑今誰占名籍。羨君咳唾饒珠璣,下里千夫走辟易。文通老朽嘆才盡,形穢那能不趨匿。醉拈禿管書短章,小刺聊當正平擲。他年把臂姑蘇臺,倘許忘年訂金石。
征人不敢安,蓐食待明發。潤沖石上云,冷踏松間月。艱難付一笑,歲月驚屢閱。偃亞道傍松,茯苓應可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