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詩
學詩渾似學參禪,悟了方知歲是年。點鐵成金猶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學詩渾似學參禪,語可安排意莫傳。會意即超聲律界,不須鍊石補青天。
學詩渾似學參禪,幾許搜腸覓句聯。欲識少陵奇絕處,初無言句與人傳。
學詩渾似學參禪,悟了方知歲是年。點鐵成金猶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
學詩渾似學參禪,語可安排意莫傳。會意即超聲律界,不須鍊石補青天。
學詩渾似學參禪,幾許搜腸覓句聯。欲識少陵奇絕處,初無言句與人傳。
學習寫詩就像參禪一樣,領悟了才明白歲月的真諦。想點鐵成金般輕易改變詩句是虛妄的,自然的詩意如同高山流水依舊存在。學習寫詩就像參禪,語句可以安排但意境難以言傳。領會詩意就能超越聲律的局限,不必像煉石補天那樣刻意雕琢。學習寫詩就像參禪,多少人搜腸刮肚地尋覓詩句。要了解杜甫詩歌的奇絕之處,最初是沒有具體語句可以傳授的。
渾似:完全像。
參禪:佛教禪宗的修行方法,這里比喻學詩的領悟過程。
點鐵成金:傳說中仙人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子,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高山流水:比喻自然美妙的詩意境界。
安排:布置、組織。
會意:領會詩意。
聲律界:詩歌聲律的范圍。
煉石補青天:神話故事,女媧煉五色石補天,這里指刻意雕琢詩句。
少陵:指杜甫,杜甫曾自稱少陵野老。
此詩體現了宋代詩學中“以禪喻詩”的創作風氣。宋代文人受禪宗思想影響,常將參禪的感悟運用到詩歌創作和理論探討中。詩人可能在自身學詩過程中,對詩歌創作的方法、境界等有了深刻思考,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觀點。
這首詩主旨是闡述學詩的方法和境界,強調學詩要領悟自然、擺脫雕琢。其突出特點是以禪喻詩,形象生動地表達詩學觀點。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宋代詩學理論的發展,對后世詩學研究有一定影響。
岳氣河聲接檻來,遙憑秋色一銜杯。平臺會散當年客,公人思一代才。世治交游名自貴,途窮懷抱向誰開。憑君莫灑登高淚,斯地重陽得幾回。
騁望中原路,逶迤入大梁。河堤垂綠樹,節序度青陽。衛水浮煙暝,沙河落日黃。愁來看短鋏,猶帶薊門霜。晉魏開封地,工歌自古聞。雄圖嗟已歇,淇水復何存。公子能傾士,蛾眉亦報恩。西風堪灑淚,若處吊夷門。
馀寒寂歷,漫一程恨水,春有行色。春未成歸,如此芳時,愔愔過卻寒食。平蕪遠笛天涯路,望不到,相思殘驛。看百花,開后風晴,別是一番消息。容與堆煙柳院,滯人如夢魅,勾引沉憶。襟上春痕,樓上春陰,想見杜郎當日。而今隔葉黃鸝老,早撇下、高情歌拍。只奈何、丁字簾前,一點小桃紅滴。
柔兆攝提夏五月,四郊漸見荒蕪跡。炎炎烈日懸長空,大地乾枯鮮雨澤。延陵君子系深憂,不遑寢饋安仁宅。省方督促令誠求,得沛甘霖手加額。虔心齋沐禱上蒼,雨師稅駕隨風伯。黎民渴望云霓深,轉瞬晴烘地仍白。今年旱魃將為虐,僉慮吾蘇千里赤。心香一再告蒼穹,但期早舞商羊翮。應時微雨灑廉纖,邑有明神乃降席。無何大雨傾盆施,問誰有此推移力。農民快慰感吳侯,始信嚴明匪苛刻。一封昭告通帝闇,鑒觀不爽集感格。枯苗漸漸轉生機,田中積水盈寸獲。怡園主人播詩歌,色舞眉飛喜對客。五風十雨慶豐穰,收穫他時占什百。孰意天公又放晴,未識何時隱憂釋。不愿驕陽日日肆炎威,惟愿檐溜聲聲聽朝夕。南畝秧針漾綠波,河渠頓漲潮三尺。吳侯折柬集士紳,霖雨蒼生負職責。酬神了愿報鴻慈,免使吾曹徒役役。
人間變態薄于紗,端合歸來臥碧霞。老境病蟬藏翳葉,人生秋蝶寄浮槎。風前細細飛松子,云外毿毿落桂花。莫道道人咽沆瀣,巖邊春雨種胡麻。蛺蝶雙雙飛藥畦,山禽饒語竹籬西。一叢枸杞花初遍,五丫人參棄已齊。翠竹林中香麝睡,紫荊枝上畫眉啼。乾峰昨夜疏疏雨,泛濫南池漲小溪。
仙閥流芳遠,吾門襲慶長。萱堂今壽考,樞府昔輝光。玉樹諸郎秀,金花寵命昌。欲知椿算久,辟谷有家方。
聞君射策日,落筆字數千。行看玉堂試,闊步踵英躔。
思王二匝恨無依,枉費西園清夜詩。不得梅花發幽興,甘輸北□有英辭。
細雨和風灑竹扉。憑欄心遠濕云歸。故山回首夢依微。罥樹花疏蛛網密,翻書人瘦蟲魚肥。病深愁重易沾衣。
梅雨快晴風,苔竹定翻新籜。相望得尋幽調,把陳言都略。大江東去更飛云,心事共回薄。彷佛散庵佳處,一聲聲猿鶴。
登山汗如濯,清風來迎人。疏雨度前嶺,俯見林皋新。蹇連松徑滑,犖確山屐磷。忽然淩絕頂,下視無一塵。震澤浮云端,宿霧浥高旻。嗟哉落塵網,常與俗為鄰。
身后聲名滿世間,孤魂萬里朔風寒。何年得見忠臣傳,且把君詩當史看。
西江南斗映岧峣,仙客誰如郭四朝。衡岳赤虬飛戶牖,匡山白鹿下云霄。洞經魏姥曾親授,社酒陶公不待招。簪黻奉恩黃發老,婆娑寧但侶漁樵。
靜境偶忘機,東風入坐衣。棋殘松子落,目送白云飛。
萬頃園林達遠阡,湖光山色入詩箋。披云見水平清理,未識無愆守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