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煥章先生寵賜千葉梅佳制似笑疏花太孤瘦故教密葉擁千層昔人所未經道真絕唱也褒不揆輒拾馀意申呈仰丐規削
乾葉驚飛蹀躞輕,疏枝綽妁斗酥凝。
正憐驛使來沖雪,卻費詩翁巧斲冰。
天女手高饒剪刻,玉環肌滿見棱層。
何人醉作羅浮夢,花杪橫參撼未應。
乾葉驚飛蹀躞輕,疏枝綽妁斗酥凝。
正憐驛使來沖雪,卻費詩翁巧斲冰。
天女手高饒剪刻,玉環肌滿見棱層。
何人醉作羅浮夢,花杪橫參撼未應。
千片梅花如蹀躞輕飛,稀疏的花枝似凝著酥油般嬌美。正憐惜那驛使冒雪而來,卻又費了詩翁如巧鑿寒冰般的筆墨。仿佛天女手巧擅長剪刻,又如楊貴妃肌膚豐滿層層疊疊。是誰醉后做起了羅浮山的美夢,在花枝頂端橫斜的星參搖動它也不應。
乾葉:即千葉,形容花瓣多。
蹀躞:小步走路,這里形容花瓣飄落的姿態。
綽妁:形容姿態柔美。
酥凝:像酥油凝結,形容梅花的潔白。
驛使:古時傳遞公文、書信的人,這里可能指送梅花的人。
斲冰:鑿冰,比喻詩翁創作的精巧。
天女:神話中的仙女,這里指像天女一樣手巧。
玉環:楊貴妃,這里形容梅花的豐滿。
棱層:形容層次分明。
羅浮夢:指夢見梅花。傳說隋代趙師雄游羅浮山,夢見與一淡妝素服的女子共飲,醒后發現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樹下。
花杪:花枝頂端。
橫參:橫斜的星參,參是星宿名。
從標題推測,經略煥章先生賜給作者關于千葉梅的佳作,作者覺得先生的詩指出了普通梅花疏花孤瘦,而千葉梅密葉擁千層的特點,是前人未有的絕唱。作者于是根據先生詩的意思再寫一首詩呈給先生,請先生修改。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但應是在文人之間詩歌交流的情境下創作。
這首詩以梅花為主題,通過多種表現手法描繪了梅花的美麗姿態,展現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對梅花的獨特感受。在文學交流中具有一定意義,體現了文人之間以詩會友、相互切磋的雅趣。
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
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
過此愁人處,始知行路難。
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嘆。
行行芳草歇,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前程入楚云。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
云沖遠燒出,帆轉大荒遲。
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
斷猿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雨打繁暑盡,放懷步微涼。
綠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
塹鳥眠堪畫,庭檉夜益香。
唯應蕊宮子,時到虎溪傍。
昔住匡廬北,無人知姓名。
侵云收谷粟,引蟻上柑橙。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行。
誰能將白發,共向此中生。
詩名動帝畿,身謝亦因詩。
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
旅墳孤岳,羸仆泣如兒。
多少求名者,聞之淚盡垂。
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重疊太古色,蒙蒙花雨時。
好峰行恐盡,流水語相隨。
黑壤生紅黍,黃猿領白兒。
因思石橋月,曾與故人期。
造化拾無遺,唯應杜甫詩。豈非玄域橐,奪得古人旗。日月精華薄,山川氣概卑。古今吟不盡,惆悵不同時。
甫也道亦喪,孤身出蜀城。彩毫終不撅,白雪更能輕。命薄相如命,名齊李白名。不知耒陽令,何以葬先生。
故園離亂后,十載始逢君。
長恨南熏奏,尋常只自聞。
荒窗秋見岳,赤地夜生云。
莫嘆謀身晚,中興正用文。
鳥外更誰親,諸峰即四鄰。
白頭寒枕石,青衲爛無塵。
橡栗堆行徑,猿猴繞定身。
儻然重結社,愿作掃壇人。
何人圖四皓,如語話嘮嘮。
雙鬢雪相似,是誰年最高。
溪苔連豹褥,仙酒污云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東野子何之,詩人始見詩。
清刳霜雪髓,吟動鬼神司。
舉世言多媚,無人師此師。
因知吾道后,冷淡亦如斯。
巉巖玉九株,秀濕掩蒼梧。
祥瑞久不出,羲軒消得無。
雨和高瀑濁,燒熁大櫧枯。
到此思歸去,迢迢隔五湖。
常憶清泠子,深云種早禾。
萬緣雖不涉,一句子如何。
蹤跡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頭無事也,終必到煙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