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瑞臣春望
老更傷春滯帝城,海天南際是柴荊。
百花無主誰司命,一雨何慳急洗兵?
官道馬驕新綠滿,禁林鴉散暮煙橫。
家家上冢知寒食,早晚山陵儻顧成。
老更傷春滯帝城,海天南際是柴荊。
百花無主誰司命,一雨何慳急洗兵?
官道馬驕新綠滿,禁林鴉散暮煙橫。
家家上冢知寒食,早晚山陵儻顧成。
年紀漸老,更易傷春,被困在帝京。海天的南邊,是我的家園。百花無人掌管,誰來主宰它們的命運?一場雨為何如此吝嗇,卻急著要洗去兵器上的血污。官道上駿馬驕縱,新綠鋪滿大地;禁林中烏鴉飛散,暮煙橫亙空中。家家戶戶都去上墳,知道寒食節到了,不知何時能去帝王陵墓憑吊。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滯帝城:被困在京城。
柴荊:指用柴荊做的門,這里代指家園。
司命:掌管命運。
慳:吝嗇。
洗兵:指消除戰爭。
禁林:宮廷中的樹林。
上冢:上墳。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二日。
山陵:帝王的陵墓。
儻:或許。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滯帝城’可推測詩人當時被困京城。當時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戰爭頻仍時期,詩人目睹國家現狀,借春望之景抒發感慨。
此詩主旨是借春望之景表達傷春和憂國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詩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詩歌反映時代的價值。
上人留我禪房宿,煮筍烹茶語夜闌。
鐵馬鳴風山牖寂,木魚敲雪曉廊寒。
真筌但要此心悟,公案休將故紙鉆。
若道吾言沒滋味,請師且去坐蒲團。
今夕暑差甚,芒鞋階下行。
除燈簷月上,卻扇竹風生。
病骨坐怕久,靜吟詩易成。
夜涼思睡去,樓鼓已三更。
新制重分司,誰云筦榷卑。
鵬摶終可料,鷃笑彼何知。
細滿豈無待,橫飛亦未遲。
催班天上去,黃色已浮眉。
清泉煮茗自甘肥,詩卷新來十大圍。
衰齒尚能餐枸杞,余齡斷未泣牛衣。
每思削發游方去,時夢乘云謁帝歸。
何世獨無勛業士,古來惟有逸民稀。
怪來趨向別,乃是拙庵孫。
秋色添禪寂,松聲奪俗喧。
路行須避蟻,飯剩或呼猿。
單缽隨緣住,尋常懶出門。
鬢髭漸漸長霜莖,老聽山中雀唳聲。
九死得生尤可重,百年幾日更多營。
自參梵夾機心息,專食藜羹胃氣清。
檢點依然魔障在,草堂釣艇未忘情。
乘興登臨弗杖藤,絕巔未已覺身輕。
新開竹徑從風入,小坐松岡待月生。
江上數峰攢壁立,林間一閣礙云行。
憑欄朗誦昌黎句,水碧雙增遠目明。
小閣臨江迥,疎簾帶霧鉤。
云鴻遙影滅,灘月碎光流。
詩思偏宜夜,衰髯不耐秋。
漁燈三兩點,隠隠荻花洲。
竹癖難憑俗眼看,琴書靜對翠光寒。
秋聲鳴屋風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殘。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報平安。
窗前幸有閑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族孫買葉中山歸,惻然聞之矜爾疲。
長腰豚蹄亟送似,未暇問到而蠶饑。
此時此念難藏假,廐焚退朝遑恤馬。
馬非不愛愛我人,用違其才終土苴。
試問母今蠶幾筐,間關未必能補瘡。
我亦有蠶非條桑,他日天機云錦裳。
亂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結茅屋。
柴扉寂寂掩蒼苔,書院蕭蕭倚修竹。
閑云滿塹白日長,吚唔朝暮聲瑯瑯。
蕓窗紙破漏月影,石硯水滿涵天光。
風塵頻動遍丘壑,此處怡然有真樂。
門靜應無俗客過,茅深不怕秋風惡。
高人有才濟當路,會見征賢日三顧。
愧我飄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處。
歸自瀟湘方半月,挑燈酌酒又分襟。
掛帆秋晚江湖客,握手歲寒松柏心。
湓浦水流清一派,香爐峰濕翠千尋。
西風遠想登臨處,日日攜琴日日吟。
尋仙得招提,借我此歇腳。
瓜棗未暇求,杯水得甘酌。
境空風泉高,夜永云臥薄。
明當約麻姑,石橋騎白鶴。
六月暑如炊,追涼此地宜。
棹舟荷柄飐,坐石竹陰移。
籌貫壺雙耳,鼎烹茶一旗。
小童供筆硯,醉客競賡詩。
道人云外住,小徑入庵幽。
干老梅逾瘦,林疎竹自修。
揀茶相伴煮,補線且停抽。
此事如何說,下山歸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