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詩 其六
平生寡交與,與世殊淡漠。
天涯有數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陸學。
或聞聲相思,曾未接酬酢。
遙遙南北海,此心契如約。
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
出處或可期,生死殊未卜。
會晤當何時,六合庶開拓。
平生寡交與,與世殊淡漠。
天涯有數子,相知在寥廓。
或如孔程交,或辨朱陸學。
或聞聲相思,曾未接酬酢。
遙遙南北海,此心契如約。
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
出處或可期,生死殊未卜。
會晤當何時,六合庶開拓。
我一生很少與人交往,和世人相處十分淡漠。在天涯海角有幾個朋友,我們在廣闊天地中相互理解。有的如同孔子和程子那樣的交往,有的能辨析朱熹和陸九淵的學說。有的只是聽聞名聲便相互傾慕,卻未曾有過應酬往來。彼此遠隔南北,但是心意卻像有約定一樣契合。塵世的風波如暗天而來,我們的行蹤各自漂泊不定。未來的出處或許可以期待,但生死卻難以預料。不知何時能夠相聚,希望天下能更加開闊。
寡交與:很少與人交往。
殊:非常。
數子:幾個人。
寥廓:廣闊的天地。
孔程交:孔子和程子(程顥、程頤)的交往,代表著賢人間的深厚情誼。
朱陸學:朱熹和陸九淵的學說,二人是南宋理學的不同流派代表。
酬?。簯辏煌?。
六合:指天地四方,即天下。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風塵暗天來,蹤跡各飄泊”可推測,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不安的時期,詩人和朋友都因世事而漂泊,詩人借此詩表達對朋友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與知己朋友的情誼和對相聚的渴望。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生境遇的思考。
止酒慚名飲,無人醉阮公。沉冥因道喪,荒宴為途窮。雪喜顏猶白,花憂淚更紅。蜉蝣能幾日,一笑死生同。
四望重重煙霧遮,單車此去向誰家。爭知海國從今后,只對棠梨幾樹花。
摽排甲乙位高低,愛殺山翁手自題。多少黃金教歌舞,落紅空濺雨中泥。
雖是形模不苦爭,汝能傷稼我能鳴。誰知竟有長平禍,玉石填來共一坑。
山城看雨色,畫省憶蘭芳。春日京華遠,江天離思長。疏花開獨樹,新水亂寒塘。游子今何去,聞鶯祇自傷。
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自言擅聲名,不謝嬴甘賈。臧否同消滅,誰能窮薪火。酈生無文章,西施整妖冶。胡為空耿介,悲哉君志珼。
山中流水不知數,卻有此泉名獨著。傳是神仙崔紫霞,手發靈根最深處。靈源一出通千山,穿巖噴竇無時乾。涓涓河漢三秋靜,灑灑冰壺六月寒。往來汲者何曾斷,瓶綆初停看又滿。苔侵石甃青已深,草暗山腰綠猶短。君不見李侯刺劍名尚在,禪師卓錫人爭傳。何如真仙有遺跡,一脈源源宛如昔。
赤憎賓舍滿,雅稱落花留??v使金錢好,如何買斷秋。
供佛清齋折露葵,課經時繞白蓮池。云鬟祇欠金刀剪,頓是山庵苦行尼。
自君之出矣,聞道戍涼州。思君如明月,夜夜向西流。
春來常少兩,入夏更焦枯。遠近多荒壤,流移已載涂。九重宵旰切,百辟隱憂俱。已見崇周祀,還聞賜漢租。陰云迎曉結,甘澍應時須。颯颯來千嶂,森森散八區。野煙浮菽麥,夕照失桑榆。水闊魚龍走,城高鳥雀呼。郁蒸愁并減,沾灑暍先蘇。此日休徵應,謳歌滿帝都。
大陸秋澄旅邸開,停鞍一眺呂仙臺。相迎父老應含笑,前度盧生今又來。
華月升高檐,廣除步靡靡。百年幾何時,繁憂徒萃止。結發事遠游,軌路多荊枳。九折悲覆車,皇皇旋舊里。猶存臨邛壁,欲探于陵里。苦竹善鉤衣,扁石恒礙履。雀角穿我巢,谷風漂我壘。哀哀慈母傍,怨慕羞稱子。脫粟尚弗充,何言甘與旨。值此劬勞辰,乃驚犬馬齒。四十無聞焉,云何不遄死。
落落朋良會,千齡際遇難。雞香初坐帳,獬豸即峨冠。自抗囊封疏,長開黼座顏。西樞東府事,施設未全殫。
可憐桃李花隨水,看爾浮沉。一去何尋。莫觸門前舊搗砧。岸邊未必成枯木,似見濃陰。失卻春心。枝上譏嘲任野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