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傳付偈頌 四祖
萬寶收還萬合中,更尋心地亦還空。紫云蓋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誰與同。
路上相逢即是緣,心知衣法有人傳。真成凈土含諸種,直到生生始得仙。
解脫門中宿已知,種花生性豈須期。詔書四反終難起,不要浮名不待時。
萬寶收還萬合中,更尋心地亦還空。紫云蓋下已呈瑞,佛法一枝誰與同。
路上相逢即是緣,心知衣法有人傳。真成凈土含諸種,直到生生始得仙。
解脫門中宿已知,種花生性豈須期。詔書四反終難起,不要浮名不待時。
世間萬物最終都歸攏于一處,再探尋內心也空無一物。紫云蓋下已呈現祥瑞之象,佛法這一支脈誰能與之比肩。路上相遇就是緣分,心里明白衣缽和佛法有人傳承。真正的凈土蘊含著各種善因,直到生生世世才能超凡入仙。解脫之門早就心中有數,種下善因哪用期待結果?;实鬯拇蜗略t最終也難以應召,不貪圖浮名也無需等待時機。
萬寶:指世間萬物。
萬合:可理解為歸一之處。
紫云蓋: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地名或象征祥瑞的意象。
衣法:指禪宗傳法的衣缽。
凈土:佛教中指清凈的世界。
解脫門:佛教中解脫煩惱、達到涅槃的途徑。
詔書四反:指皇帝多次下詔。
此偈頌圍繞禪宗四祖展開。禪宗發展過程中,衣缽傳承是重要環節,四祖在禪宗傳承里有重要地位。當時佛教發展受社會關注,皇帝也對高僧有所征召。這首偈頌或是后人對四祖生平、佛法理念及精神境界的總結與贊頌。
這首偈頌主旨圍繞禪宗四祖的佛法理念與人生態度,突出其對佛法傳承的重視、對解脫境界的追求和不慕名利的品格。在禪宗文學中,它以簡潔語言闡述深刻哲理,對研究禪宗思想和四祖事跡有重要價值。
盤古開天拓地英,莊嚴廟貌石堆成。遠峰排闥無邊秀,近水回廊徹底清。食踐均沾懷帝德,春秋崇祀表民情。文山郡域多仙境,惟此石門志著名。
翠削奇峰迥不倫,春深瑞色散嶙峋。晴瞻海外三山秀,俯挹天南萬戶新。色借金烏開曉曙,形流絳幘報佳辰。誰言雄峙無長夜,特立蒼蒼捧赤輪。
一盤花卉斗工夫,孰謂真酥勝假酥。白石萌芽生玉種,寒林枝干守丹爐??|金滴粉休隨俗,剪綵黏膏近守株。翻憶嶺頭梅帶雪,使歸曾得信音無。
雨霽陽景升,層巒凈新沐。無云氣自蒸,未葉山已綠。匼匝千萬峰,潑染八九屋。何來幽谷聲,丁丁響伐木。
一朝炎暑退,秋意滿山林。風露涼先透,星河淡欲沈。蟲聲和漏急,花氣隔簾深。掩卷余詩味,清吟愜素心。
清風水面拂徐徐,太傅祠堂返照余。文帝本為恭儉主,漢廷誰識治安書。生逢盛世才仍厄,天奪中年志未舒。我爇瓣香來下拜,何如君昔吊三閭。
石室流傳一草衣,草衣消息了無違。此山只是如如體,休向山中覓祖師。
百川曾此一朝宗,荒殿猶存碧蘚封。野渡水寒朝飲馬,江城云起昨從龍。千秋離黍歌三闋,半夜蒼梧夢九重。自是六朝僧去后,逋臣多少作山農。趨庭記說崧臺事,應詔曾瞻十二旒。焚草再陳憂國疏,吟詩多上閱江樓。手存舊澤惟鴝鵒,心有殊恩但蒯緱。誰念夕陽風在樹,有人持缽過端州。
誤語成疑意已傷,春山低斂翠眉長。鄂君繡被朝猶掩,荀令薰爐冷自香。有恨豈因燕鳳去,無言寧為息侯亡。合歡不驗丁香結,祇得凄涼對燭房。耿耿寒燈照醉羅,看朱成碧意如何?;㈩^辟惡無妨枕,犀角涼心更待磨。惟有幽蘭啼月露,可將尺素托云波。山屏六曲歸來夜,祇恐重投折齒梭。香歇環沉無限猜,春陰濃淡畫簾開。有時盤馬看猶懶,盡日投壺笑未回。蝶怨豈能重傅粉,雉嬌疑待更求媒。啼妝不治金翹闇,腸斷溫郎玉照臺。
老去驚時序,冬溫少冱陰。心閒知物理,陽復見天心。圣主成郊禮,寰區迓德音。病夫思贊善,擁褐發長吟。
七百甲子老禪和,安貼家邦苦是他。人問西來指庭柏,卻令天下動干戈。
趙苑煙霏,青入春山如畫。嘆無端、釣綸收罷。輕寒輕暖,有晴郊車馬。那堪酬、好天良夜。朱門綺戶,處處秋千高掛。斗新妝、東風簾下?;ǔ论?,怕酒闌燈灺。何時向、成都占卦。
尺寸雖無補縣官,此心炯炯實如丹。羯胡未滅敢愛死,尊酒在前終鮮歡。亞父抱忠撞玉斗,虞人守節待皮冠??v言老病摧頹甚,壯氣猶憑后代看。
雨壞宮墻蔓草多,自披荒棘認銅駝。舊家游女知亡國,不唱春風緩緩歌。
介甫書顛狂,子瞻書豪縱。穆穆司馬公,落墨必謹重。邪異賢亦殊,朝局成一閧。宵磨黨碑名,俘掠花石貢。貴賤在公道,殘帖今傳誦。遺書問九郎,無異鵠鶩諷。忽憶停云帖,書勢相伯仲。結體取寬平,挫筆少縱送。固知任誠愨,或少智術控。譽王已過厚,任蔡良可痛。獨惜通鑒稿,細書失充棟。此石僅八寸,其價璆璧共。倖免佞人污,壺盧未押縫。易生信慷慨,如石充僧供。坳墨謹洗滌,廉棱戒磨礱。作我方正友,泚筆豈敢弄。嗟哉六月相,昊天不祚宋。紹述肆詆誣,天怒神怨恫。政荒相若鬼,敵喜國如夢。居洛十八載,伏如雞處甕。有園甚荒率,忘機到仆從?;ㄋ幹x書,獨樂不與眾。我意獨慕此,守黑甘無用。點易滴新泉,石田春可種。誰能考鳳墅,抱殘誇博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