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忠端公祠堂落成王明府蒿伊命廣文沈令辰攝二月丁祭 其五
膝下拋離六十年,
音容只在夢魂間。
塑來未必能相似,
尚有憐兒舊日顏。
膝下拋離六十年,
音容只在夢魂間。
塑來未必能相似,
尚有憐兒舊日顏。
與父親在我年幼時就分離,至今已過了六十年,父親的聲音容貌只能在夢魂中見到。塑造的父親塑像未必能和他本人相似,但還有那昔日憐愛兒子的面容。
先忠端公:指作者已逝的父親,被追謚為忠端。膝下:子女幼時依于父母膝下,因以“膝下”表示幼年,后借指父母。音容:聲音容貌。
從詩題可知,此詩是在先忠端公(作者父親)祠堂落成,進行祭祀時所作。作者與父親分離已六十年,在看到父親塑像時,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父親的思念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以質樸的語言打動人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作者個人的情感世界和對親情的珍視。
荒山俄積玉,老蚌忽明珠。惟是據枯槁,年來一字無。
禹廟歸來骨已靈,風林月落見儀形。玉龍一曲香隨返,彩鳳三招夢未醒。吊影西湖云樹黑,歛妝東閣土花馨。莫誇賦客心如鐵,楚些凄酸可忍聽?
十里名山一抱琴,那知車馬到同心。徘徊凡鳥題空谷,悵望遷鶯隔上林。太乙爐香三殿迥,平康弦管萬家深。木天咫尺群公聚,獨有莊生尚越吟。
有周膺歷,實起后稷。相時豐功,率由稼穡。振古稱祀,先農并食。阜我昌我,時萬時億。
畫船載酒西湖上,一日笙歌幾萬錢。獨抱孤桐向何處,夜深彈月上青天。
聞道彤庭森寶仗,霜風逐雨驅云。六龍扶輦下青冥。香隨鸞扇遠,日射赭袍明。簾卷天街人隘路,滿城喜望清塵。歡聲催起嶺梅春。欲知天意好,昨夜月華新。
纖轡摩軒響佩環,銀臺門外集鴛鸞。三鐘五鼓祥煙斂,日照仙人捧露盤。
東西南北起刀兵,奮斗和平愈不平。國賊未除多國難,民權失去害民生。全篇遺囑今無問,大會宣言永絕聲。二十六年假革命,私囊自飽是真情。
傷春何計遣花時,江上同舟系夢思。去日各驚蓬鬢雪,出城還問草堂資。書來一命輕生死,夜半千層悔別離。露外酒邊成淚望,仙山樓閣是歸期。
拈花微笑虛勞力,立雪齊腰枉用功。爭似老盧無用處,卻傳衣缽振真風。
俗子無交涉,名賢辱眷臨。辭榮元亮興,憂國少陵心。黃鵠翩其逝,滄波流日深。陽春有高調,佇聽一長吟。
梅曾無一語,人□不能休。覺得逋仙句,梅猶未點頭。
通都大邑人爭馳,一泉一石小亦奇。云深路絕無人處,縱有佳山誰得知?
耒耜之教,帝實開先。致養垂利,古今民天。嘉薦報本,于以祈年。誠格和應,神娭福延。
散發逢君易水頭,紅塵紫陌并追游。狂呼楚客青絲騎,醉擁吳姬白玉樓。三館地堪容執戟,五湖天欲問歸舟。江聲月色能相望,九月鴻書到敝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