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起崔載華之閩中
朝無寒士達,
家在舊山貧。
相送天涯里,
憐君更遠人。
朝無寒士達,
家在舊山貧。
相送天涯里,
憐君更遠人。
朝廷里沒有貧寒之士能夠顯達,家中在故鄉又十分貧困。我們在這遙遠的天涯相互送別,我憐惜你要前往更遙遠的地方。
寒士:指貧窮的讀書人。
舊山:故鄉。
天涯:形容極遠的地方。
更遠人:指前往更遙遠之地的人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貧寒之士難以得志的情況,詩人在友人張起、崔載華前往閩中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它反映了當時社會寒士的艱難處境,在送別詩中以其質樸的情感和對社會現實的映照而有一定特色。
秉節降金臺,徘徊瞻斗杓。斗杓東回旋,北極終不搖。下直長安西,三二骨肉交。骨肉誰忍割,矧此多危途。含凄感悲風,羞作兒女號。長弧射天狼,擁彗掃旄頭。日月會中天,聚首是何朝。各自養時晦,慎言思寡尤。
玉轪華芝今省方,西風索索吹傘黃。汴京宮闕秋草長,望風屑涕心凄涼。襲粲用命嗟何嘗,義軍誰是竹園娘。黠羌何事追奔忙,大似濃薰返魂香。清蹕何時還都鄉,中興慰我九回腸。
天上三珠樹,移栽傍玉墀。素花晴蔌蔌,翠實暖離離。不受風埃污,偏承雨露滋。江梅同氣味,調鼎豈終遺。
乘風破浪我何堪,卻向南溟又更南。海舶有時夷互市,官郵半是草為庵。餐多瑤柱如常饌,飲試椰漿亦覺酣。蒼屹間云金栗月,也曾狂筆掃晴嵐。
一城圍一海安營,營外茅房半就傾。十丈紅塵風起處,松聲入耳雜車聲。芳草當春爭弄色,夭桃無主恣開花。夕陽一片參差瓦,云是雷防二府衙。兩三野店集晨墟,半賣園蔬半賣魚。待得冰花糖上市,一年利市在秋初。蛋女扁舟傍水涯,一篙雙槳便為家。如何近水還無水,飲水相從汲白沙?
上下此坡難,石多荊棘殷。幾經來往客,真是利名關。風俗非吾土,鶯花似故山。山靈休我嘆,王事未應閑。
自為師說竟誰宗,每事持平屬此翁。有志政須名節是,斯文非獨語言工。要令舉世人材出,合在前朝行輩中。安得長年留把柁,后來各與一帆風。
詎有陳平解久貧,共看眉案久如賓。從夫榮荷西清橐,承祖恪共南澗蘋。玉樹庭前雙使節,金花天上九恩綸。繡衣綵服今非昔,忍見堂萱雪后春。曾是王圭坐上人,孰知孟母德無鄰。長懷就養板輿日,一笑能回花縣春。詩感棘風知痛苦,歌翻薤露亦酸辛。送車千兩瑤塘路,奔走無從愧負薪。
笑我為羈客,雙鬢生華發。爆竹迎春、椒花度歲,匆匆除夕。記前年此日在薌江,問梅花浮白。已把舊愁送,又把新愁積。拾翠東郊,看花南陌。香車油壁,輸春來勝事、與時人,但相親歡伯。
門外易斜陽。一片清商。殘聲還向別枝長。任是行云留不住,系了秋光。倚樹罷思量。扇底新涼。高槐古柳憶江鄉。薄鬢蕭蕭無定處,風為誰忙。
青螺山下相公亭,瞻拜遺容仰德馨。百代衣冠知守死,一方山水自鐘靈。夷齊重義輕周粟,李衛貪生拜虜庭。讀罷碑陰懷往事,夕陽回首涕如零。
持來送去樣團團,覆陰兒孫義不寒。何似當時休擘破,渾崙留與后人看。
霜露紛兮交下,木葉落兮凄凄。候雁叫兮云中,歸燕翩兮徘徊。妾心感兮惆悵,白日急兮西頹。守長夜兮思君,魂一夕兮九乖。悵延佇兮仰視,星月隨兮天回。徒引領兮入房,竊自憐兮孤棲。愿從君兮終沒,愁何可兮久懷。
曲水盤山地,松門路不分。青天望嵩少,白晝吐風云。過客空高興,徵君自有文。霜鐘翠微里,日暮渺相聞。
舉世醒皆醉,斯人邇亦遐。五車梁惠子,七葉漢張家。每有乘桴嘆,常深彼黍嗟。乾坤無故國,白首尚天涯。北海開尊久,南溟世澤深。萍蓬無定聚,松竹本同林。未免艱虞日,多承繾綣心。夜臺今不作,寂寞嘆人琴。燈下文猶草,宵中館已捐。有生終是化,無疾即為仙。胤子來千里,歸舟動隔年。知君丈夫志,不死女兒邊。交君兄與弟,并是廿年前。五嶺非深阻,雙棺乃后先。長途號白馬,中夜泣啼鵑。慟絕南州客,貧無絮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