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平同年不通問二十四年矣書聯見貺有瀛洲舊侶成耆宿之語感賦報謝
三百馀儔最少年,海壖一臥亦華顛。
平生自斷羞言命,世事回思剩問天。
黨籍累君遲假節,陸沈愧昔讓先鞭。
別來兩紀差持慰,小技雕蟲未減前。
三百馀儔最少年,海壖一臥亦華顛。
平生自斷羞言命,世事回思剩問天。
黨籍累君遲假節,陸沈愧昔讓先鞭。
別來兩紀差持慰,小技雕蟲未減前。
當年三百多同伴里我最年少,在海邊一臥就到頭發花白。我一生自認為羞于談論命運,回顧世事只剩下對天發問。因黨籍之事連累你遲遲不能持節任職,慚愧我當年沉淪落后讓人先一步。分別二十四年略感安慰的是,我這雕蟲小技還不比從前差。
儔(chóu):同伴。
海壖(ruán):海邊。
華顛:頭發花白。
假節:古代大臣臨時持節出巡。
陸沈:比喻沉淪不遇。
兩紀:一紀為十二年,兩紀即二十四年。
雕蟲:指寫作詩文等小技藝。
從詩題可知,詩人與伯平同年二十四年未通音信,伯平書聯相贈,詩人有感而作此詩。當時詩人或已年老,回顧一生經歷,感慨命運多舛,仕途不順。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與命運,突出特點是情感深沉、用典自然。展現了詩人在人生暮年對自身經歷的反思,在其個人創作中體現了對人生的深度思考。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輒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
江山無助,風波有險,不是留君處。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我拚歸休心已許。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泛瀟湘雨。
今秋仲月逢馀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
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江闊碧天高,遙想飛觴清夜永。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