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湛崖春堤試馬圖
垂楊匝地春如織,紫燕黃鶯飛帖帖。
裙腰綠盡湖上堤,一點星流草頭疾。
鬢痕鞭影花光中,側耳四蹄如有風。
舉頭西望忽大笑,正值京華吹軟紅。
快意人生有如此,翩翩貌出佳公子。
我愿相從薄笨車,千里之行共君始。
黟山迢遞漫思家,如此明湖盡足夸。
勝他席帽黃埃客,貪看長安一日花。
垂楊匝地春如織,紫燕黃鶯飛帖帖。
裙腰綠盡湖上堤,一點星流草頭疾。
鬢痕鞭影花光中,側耳四蹄如有風。
舉頭西望忽大笑,正值京華吹軟紅。
快意人生有如此,翩翩貌出佳公子。
我愿相從薄笨車,千里之行共君始。
黟山迢遞漫思家,如此明湖盡足夸。
勝他席帽黃埃客,貪看長安一日花。
下垂的楊柳覆蓋大地,春天的景色如同織錦般絢爛,紫燕和黃鶯輕盈地飛翔。湖堤上的綠草如裙腰般綿延,一匹馬如流星般在草上疾馳。騎馬人在鬢發、鞭影和花光交織中,側耳傾聽,馬蹄生風。他抬頭向西望去忽然大笑,此時正值京城繁華熱鬧。人生能有這般快意,畫中翩翩描繪出一位佳公子。我愿乘坐簡陋的車跟隨他,和他一同開啟千里的行程。黟山遙遠,不要總想著家,這樣美麗的湖光山色足以夸贊。勝過那些頭戴席帽、奔波在黃塵中的人,只貪戀著去看長安一日的春花。
匝地:滿地,遍地。
帖帖:形容鳥飛輕快的樣子。
裙腰:形容湖堤上的綠草如女子的裙腰。
星流:像流星一樣快速移動。
薄笨車:一種簡陋的車子。
黟山:指黃山。
席帽黃埃客:指為名利奔波的人。
長安一日花:出自孟郊《登科后》“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里指貪戀京城的繁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看到《方湛崖春堤試馬圖》,畫中描繪的春日美景和佳公子快意的形象引發了詩人的感慨,從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一種對閑適、快意生活有所向往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借描繪畫中景象表達對快意人生的追求和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生動。在文學上雖可能沒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和審美。
一別相望費歲時,盛山父老至今思。
才高方朔三千牘,名配韋郎十二詩。
論薦久聞章奏上,推遷獨怪璽書遲。
少留剩看平羌水,更繼風流太白詞。
萬里西風入晚扉,高齋悵望獨移時。
迢迢別浦帆雙去,漠漠平蕪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鳥樂,寒聲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關時事,不學楚人兒女悲。
年侵慵更甚,帙亂卷還舒。
衰白愁看鏡,雌黃倦校書。
臨風知地爽,映日愛窗虛。
近報畬田粟,洿邪亦滿車。
瀘南道窮復劔西,桃花浪生行苦遲。
百丈牽舟上春水,三尺為邦逢圣時。
平蕪細麥綠相映,老樹雜花紅已衰。
峨眉山月今始見,令人絕嘆謫仙詞。
五馬風流在,升平笑樂空。
時難寸心異,歲晚一樽同。
畫角寒云外,籃輿暮雨中。
歸來狎兒女,殘燭耿紗籠。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山色不改碧,蓼花無數紅。
木葉感湘浦,莼羹憶江東。
艱難志當壯,吾未怨途窮。
初戲涂鴉壁,今升奠雁堂。
真堪當寢醮,已共乃翁長。
歲月良易得,詩書宜自強。
他時再相見,兒女即成行。
倚杖清秋遠,彈琴白晝長。
笙簫離館廢,云木晚風涼。
往事空流水,巋心滿夕陽。
相逢惜分手,珍重故人觴。
雅制初仍舊,佳名留至今。
城依刺桐古,亭入芰荷深。
尊俎賓僚集,旌麾刺史臨。
自公多暇日,及此豁塵襟。
家世唐蕭瑀,風流晉謝安。
胸中畜邱壑,筆下富波瀾。
耆舊謳歌惜,賓僚禮數寬。
龔黃初報政,飛詔忽江干。
游從忘朝晡,尊酒輕招呼。
笑語恣玩狎,翻覆云雨疎。
我友數君子,古心相與娛。
每見輒賓敬,衣裳儼而趨。
惡石寓規誡,美疢疾佞諛。
深山足風雨,零落梅花株。
亭亭巖上松,霜姿一何孤。
感茲各努力,勿以歲事徂。
種木已大拱,今年初一過。
方持斗酒奠,其若下泉何。
寒日墟中淡,悲風冢上多。
一為知己慟,淚濕石盤沱。
疾風吹塵暗河縣,去馬來牛不復辨。
黃昏始扣主人門,置酒張燈促華饌。
夜如何其初促膝,人生會合難再得。
簿書何急來相仍,且將欵曲終今夕。
腐儒衰晚謬通籍,射策君門期第一。
天門日射黃金榜,自怪一日聲輝赫。
三年奔走空皮骨,足繭荒山轉愁疾。
未有涓埃答圣朝,途窮反遭俗眼白。
懷抱何時得好開,生前相遇且銜杯。
儒術于我何有哉,黃帽青鞋歸去來。
行色動高蓋,題詩寄短箋。
離亭春草外,吉水暮云邊。
雕鶚摶霜翅,驊騮受玉鞭。
槐黃須努力,好語及秋天。
忽鼓硤中櫂,來從渝上城。
何為向南畝,本合侍西清。
樹色行相引,灘聲鳴不平。
青城有仙伯,往矣授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