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玉泉寺
野寺度殘夏,空房欲暮時。
夜聽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煙生薄,山高月上遲。
又登塵路去,難與老僧期。
野寺度殘夏,空房欲暮時。
夜聽猿不睡,秋思客先知。
竹迥煙生薄,山高月上遲。
又登塵路去,難與老僧期。
在這荒郊野寺度過了殘夏,空蕩蕩的僧房已到了黃昏。夜里聽著猿啼難以入睡,客居他鄉的我先感知到了秋意。竹林深遠,煙霧淡薄;山峰高聳,月亮遲遲升起。又要踏上塵世的道路離去,很難再與老僧約定相見之期。
野寺:荒郊野外的寺廟。
殘夏:夏末。
迥:遠。
塵路:指塵世之路。
期:約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在旅途中借宿玉泉寺,在夏末秋初之時,面對寺廟的清幽環境和即將再次踏上旅途的現實,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客居的孤寂和與僧人分別的不舍。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寫景抒情能力。
甑中如見欲生塵,不待人言廩自傾。雖阻負歸同子路,且知書帖異貞卿。鄰僧市井應無跡,野雀階除亦有情。卻想萬鐘安享者,孰云天地極均平。
貝經翻罷,檀篆薰殘,山屏鎮日瀟瀟。散遍天花,人間猶話靈簫。門前漲添鴛水,問新來、誰系蘭橈。瑤臺畔,乍春云悄倚,寫盡無聊。還憶蓮帷人病,漸佛妝慵整,閑了珠翹。夢怯清鐘,分明身似芭蕉。相憐畫窗瘦影,倩留題、衫角裙腰。空費淚,又楓江、悽斷暮潮。
堂堂希白翁,共惟同出自。百年詩禮傳,名教有樂地。嗟予力未勝,永抱蓼莪意。積累蓋百艱,承家豈云易。惕然履淵冰,中夜耿不寐。協心望爾曹,勉力紹前志。歲晚期有成,庶或保無墜。
年前疏秀明于雪,年后芬敷蓊若云。有色有香尤耐久,十分春事占三分。
西湖不厭百回經。風日憶承平。畫船散后供幽賞,煙云態、百變陰晴。秋在寂無人處,詩懷蕩入空明。鳳林重聽晚鐘鳴。壞壁認題名。墻陰一片苔衣繡,想拈毫、曾立娉婷。搖落江天文藻,錢塘凄咽潮聲。
此事誰人敢強為,除非知有莫能知。分明月在梅花上,看到梅花早已遲。
暇蟆蚵蚾形模丑,咂矢爭蛆臭穢多。涴卻娘生清凈口,只應笑倒老維摩。
鼓腹從今得果然,不須稱美道州前。一簞頗異山雌意,滿缽還同香積天。糝作藜羹誇舉挾,剖為釣餌戲沉淵。只疑好事傳將去,飯顆興嘲有謫仙。
臥樓人共黃花冷,沈沈斷鴻來暮。病減秋尊,衰添曉鏡,算是清愁如故。夢迷鷺浦。認暝色重山,亂云無數。說到銷魂,竹聲剛送畫簾雨。人間同是倦客,楚蘭漂恨,慣芳約難據。散雪吟殘,迷陽唱倦,顛倒春蠶千緒。新霜更苦。盡剪碎蔫香,玉珰慵訴。篴外蒼涼,海云孤倚處。
死時鮑魚臭,生時椒蘭芬。好惡相補報,不及寸與分。當其得勢時,六合旁無人。侯邦盡夷滅,胡馬亦逡巡。豈知驪山下,金棺化灰塵。所以楊王孫,自與木石親。累累三尺土,悠悠百年身。
水滿陂塘麥滿村,路逢田父和長言。題詩懶作蠅頭字,貰酒愁看犢鼻裈。芳草藉青迷野徑,遠山橫翠入柴門。道衡骨朽無人繼,卿相誰能預識溫。
夜來沈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熏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馀香,更得些時。
點檢春工首到梅,枝枝羞澀未全開。試看詩句相料理,換得清香入夢來。
傍湘筠、一痕夢雨,三生絮禪難證。十年恩怨鴛鴦褥,花底月明交影。眠未穩。倩金匼余香,融得相思凝。啼鶯喚醒。怎小倦搴帷,落英如雪,換卻好風景。青春事,準擬采芳幽徑。蘭苕翡翠相并。隨函喜鵲猜應到,倘有銀河中梗。人語靜。悵細雨紅梨,添了花枝病。霜鐘暮警。蕩宛轉吟魂,雙煙凌紫,繞遍翠鸞鏡。
茅屋低低三兩間,團團環繞盡青山。竹床不許閒云宿,日未斜時便掩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