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經河上公廟
昔者河邊叟,誰知隱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詮。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宸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凈復何先。
昔者河邊叟,誰知隱與仙。
姓名終不識,章句此空傳。
跡為坐忘晦,言猶強著詮。
精靈竟何所,祠宇獨依然。
道在紆宸眷,風行動睿篇。
從茲化天下,清凈復何先。
從前那河邊的老者,誰知道他是隱士還是仙人。始終沒人知道他的姓名,只有他注解的章句白白流傳。他的行跡因坐忘而隱晦,言論卻勉強被人闡釋。他的精靈究竟在哪里呢,只有這祠廟依舊留存。大道讓皇帝眷顧,皇帝的詩篇隨風傳頌。從此教化天下,還有什么比清凈之道更優先呢。
河上公:傳說中在河邊結草為庵、注《道德經》的仙人。
坐忘:道家的一種修行方法,指物我兩忘的境界。
強著詮:勉強進行闡釋。
宸眷:皇帝的眷顧。
睿篇:皇帝的詩篇。
此詩應是詩人奉和皇帝經過河上公廟時所作的詩篇。河上公是道家文化中的重要人物,皇帝前往祭祀,體現了對道家思想的重視。詩人借此表達對皇帝推崇道家清凈之道的附和。
這首詩主旨是宣揚道家清凈之道,以河上公為依托,贊美皇帝對道家思想的倡導。其特點是將神秘的道家傳說與現實的皇帝活動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道家思想受重視的社會文化現象。
鵲橋邊,牛渚上。翠節紅旌相向。
承玉露,御金風。年年歲歲同。
懶飛梭,停弄杼。遙想彩云深處。
人咫尺,事關山。無聊獨倚欄。
采采芳亭伴,采芳亦采真。
不禁花解語,況對玉為人。
野筑明星迥,鶯聲出谷新。
忽聞過二顧,飛動更須論。
芳草出門花在閨,小屏無影遠山低。
流黃已亂回文錦,尺素還將隱起圭。
官渡晚瀾虛鸐立,女墻斜月冷烏棲。
不堪衫袖淚重疊,誰唱竹枝湘水西。
此戰存亡華夏系,協謀天地荷成功。漢廷公琰饒遐算,唐室臨淮出蒞戎。
地接彭城無百里,類傾滄海絕群兇。捷鐃傳遍春風里,泣喜淋漓八表同。
豈有大邦逃小丑,哀深率土賦同仇。地含血氣皆陳力,天與人神盡送謀。
將帥真皆匹龍虎,士兵還得邁貔貅。試看逐北追奔夜,明月長空為倒流。
三十年來歲月虛,
偶因烽火過禪廬。
白云不斷人行路,
消受松風一夜余。
五載京塵白鬢須,丹青遐想寄衡巫。
如今掃跡長林下,卻對真山看畫圖。
胸中云夢本無窮,合是人間老畫工。
常恨無因繼三絕,倩人拈筆寫胸中。
一片爺爺古化基,
又逢寒食拜標時。
滿前骨肉俱承蔭,
一個無聊乞養兒。
雙螺未合,雙蛾先斂,家在碧云西。
別母情懷,隨郎滋味,桃葉渡江時。
扁舟載了,匆匆歸去,今夜泊前溪。
楊柳津頭,梨花墻外,心事兩人知。
五十首詩如貫珠,二十五人如可呼。筆端有淚向公子,悲歌感慨傾城姝。
眼中忽幻榮寧府,夢破情天石難補。開編如聞奈何許,吾為若歌若楚舞。
瀟湘妃子誠絕倫,化影疑作芙蓉神。就中乃有蘅蕪君,令我太息顰兒顰。
以丕為兄有弟植,寶妹妹尤秀而特。枕霞舊友蕉下客,紅樓之才此極則。
大觀何必真有園,稻香何必真有村。借花葬影月葬魂,濛濛春夢留春痕。
豈無冊中羼名者,王邢以降風斯下。世間不少薄命人,安得君詩遍傳寫。
蛾眉謠諑古所傷,豈知遇合關彼蒼。與君試窺作者意,絳珠還淚非荒唐。
吁嗟乎,孝文好賢賈誼隕,光武中興馮衍窘。屈平去國楚命短,韓偓辭朝唐祚盡。
美人命薄才子同,古往今來皆夢中。英雄末路且仙佛,不獨傷心是悼紅。
晚潮急。堆起凄涼萬尺。人何處,曾憶往年,謾把歡娛付輕擲。如今空恨積。無計回腸熨直。單消受,零怨碎愁,只似蛛絲費空織。
休提舊消息。已衾涼蘭吹,徑迷蓮跡。輕風涼月秋衫碧。記柔調歌板,細拈牌葉,斷魂都盡總值得。也拼到今日。
悲憶。頓成昔。怎俏意如鐫,芳蹤難覓。連天野草天無極。料不許、絲斷后還重緝。除非來夢,夢兒里問他真實。
春雨歇。楊花兩岸飛晴雪。飛晴雪。江途渺渺,揚舲三浙。
潮來胥口聲悲咽。煙波一棹真浮葉。真浮葉。蓬窗閑坐,書翻越絕。
早暄梅信舒,新晴漲痕淺。
小舟銜尾出,野塘風正軟。
遙見皋亭麓,平林白于繭。
暖煙結曾陰,頹日下西阪。
人家依水住,大半花作堰。
入春已逾旬,幸我來未晚。
相將恣幽探,腰腳猶可勉。
鑒湖千頃,四序風光好。撥棹皺漣漪,極目處、青山繚繞。微茫煙靄,鷗鷺點菰蒲,云帆過,釣舟橫,俱被勞生擾。
知章請賜,獨占心何小。風月本無私,同眾樂、寧論多少。浮家泛宅,它日效陶朱,烹鱸鱖,酌松醪,吟筆千篇掃。
儒官散地列清流,近領恩光出上州。詩酒聊同塵外賞,容顏遲惜鏡中秋。才同伏驥堪先致,史繼悲麟會晚修。誰念廉貧藏萬卷,富兒容易置書樓。
官廉爭愛得閒偏,烏帽青袍未老年。靜儗詩篇酬暇日,漫憐花鳥競春天。韓公興劇盤中賞,賀監狂嘲水底眠。今日人才君獨美,何如朗月映星纏。
越水吳山舊品題,詩聲近喜過淮西。春便野寺沖泥到,興繞遙峰過雪躋。才子瀛洲懷玉樹,仙人璚島夢丹梯。由來孤鶴煙霄上,難與群雞羽翼齊。
長風蕩林樾,五月有秋聲。
客起雨初止,曉涼蟬乍鳴。
中峰晴色轉,破寺亂泉生。
莫過猿啼處,恐傷羈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