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郡夫人挽辭 其二
俄拋中饋世緣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負大寧身后計,道山人出凱風中。
堂堂歸處魏公家,才飾笄珈日未斜。蒿里數(shù)聲留不得,豐安松下早聞鴉。
俄拋中饋世緣空,君子休悲老未同。不負大寧身后計,道山人出凱風中。
堂堂歸處魏公家,才飾笄珈日未斜。蒿里數(shù)聲留不得,豐安松下早聞鴉。
突然拋下主持家務的責任,世間緣分頓成空;君子不必過于悲傷,到老未能相伴終有遺憾。她不負大寧郡夫人的身后聲名,品德如《凱風》中贊美的母親般高潔。她莊嚴歸往魏公家族,剛戴上笄珈(成年禮頭飾)的年紀,時光尚早。《蒿里》挽歌數(shù)聲響起留她不住,豐安松下早有寒鴉哀鳴。
中饋:指家庭主婦主持飲食等家務,《周易·家人》有“無攸遂,在中饋”。
笄珈(jī jiā):古代女子成年禮的首飾,笄為發(fā)簪,珈為玉飾,代指婦人身份。
凱風:《詩經(jīng)·邶風·凱風》,內容為贊美母親辛勞,后常代指母德。
蒿里:古挽歌名,《樂府詩集》載“《蒿里》送士大夫庶人”,為送葬之曲。
此詩為悼念安康郡夫人而作,當創(chuàng)作于其逝世后。安康郡夫人或為宋代官員之妻,詩中“魏公家”或指其家族背景。挽辭通過追述其持家品德與喪儀場景,表達親友對逝者的追思。
詩為挽辭,主旨是哀悼安康郡夫人早逝,同時贊揚其賢德持家、母儀風范。通過典故與意象的運用,既體現(xiàn)挽詩莊重特點,又突出逝者形象,是宋代挽詩中典型的追思之作。
堂開精一連皇極,寶閣金題入紫煙。自是鈞天難可到,幾回身侍玉皇邊。
一色春勻萬樹紅,坐愁吹作雪漫空。誰知榆莢楊花意,只擬春殘卷地風。
海天臘盡凍初融,平旦梅花破冷紅。借問清都舊花月,共驚云色帶微風。
上馬趣攜酒,送客古朱方。秋風斜日山際,低草見牛羊。酩酊不知更漏,但見橫江白露,清映月如霜。平睨廣寒殿,誰說路歧長。醉還醒,時起舞,念吾鄉(xiāng)。江山爾爾,回首千載幾興亡。一笑書生事業(yè),誰信管城居士,不換碧油幢。好在中冷水,擊楫奏伊涼。
岱宗太平頂,磨崖與天齊。左列則天頌,右刻張說辭。文采與書法,不離近代規(guī)。漢封宛在周觀東,秦壇夐出絕頂西。壇前圓平值中峰,突兀上有始皇碑。年深雨漬百裂馀,析作兩峰蹲半規(guī)。面陽數(shù)字仍可辨,隙縫重銜苔蘚皮。中間隱約見制可,完好可辨惟臣斯。拳如釵股直如筋,屈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癡。當時風雨有馀怒,豈容夸石獨在茲。祇應神明愛九物,不肯轟擊常護持。昔年韓文公,曾賦峋嶁詩。字青石赤皆傳聞,漫為咨嗟涕連洏。何如親登泰山日觀峰,光怪特見絳氣纏金虹。摩挲細讀秦相碑,天門高詠來清風。乃知山靈不相負,夜宿天邊不忍去,醉倚云窗重回顧。
早起看山露氣濃,玄巖古院有云封。微風入室度清梵,斜月掛林聞曙鐘。猿帶曉聲過碧嶂,鶴留殘夢出青松。倚闌但聽水簾響,失卻翠微千萬重。
兩下金襕障御階,異香縹緲五門開。都人罷市從容立,迎接南朝駙馬來。
廿年轉走虎狼叢,名利荒寒到處同。杳杳木杯鯨浪外,飄飄金錫蜃云中。詩篇想見推敲熟,乘法爭傳大小通。偶此相逢破愁寂,旃檀香里坐薰風。
堪嘆這頑夫。空恁區(qū)區(qū)用力粗。五體相逢投地面,休遇。尚自勞勞禮假軀。在道本虛無。玄里藏玄妙不敷。內有元光人不識,唯吾。日日觀瞻自吸呼。
小結幽亭倚大江,萬竿深處聽飛瀧。橫琴試鼓湘妃怨,彷佛鳴珂過北窗。
為慕仙源景物長,滌除靈地布瓊芳。南宮赤子居涼殿,北海烏龜住絳房。清凈洞中囚白虎,無為山上牧青羊。自從鼎內云收后,常飲醍醐臥醉鄉(xiāng)。
出城何處問西巖,天際云開山露尖。說偈也應留玉帶,賦詩無用襲香奩。蒼藤古木庭臺靜,野餉清齋筍蕨甜。今日不輸宣守樂,尋溪紆組兩能兼。
與公靈鷲曾聽法,游戲人間知幾生。夏口甕中藏畫像,孤山月下認歌聲。翳消已覺華無蒂,礦盡今知珠自明。遠壑夕陽殘雨后,一番飛絮滿江城。
天南地北久魂銷。綺琴調。錦書捎。說到歸期、如月水中撈。秋影不知人影瘦,偏故故。閃寒燈、像那宵。那宵那宵睡無聊。篆香焦。漏聲遙。夢也夢也,定好雨膩云嬌。怎被巫山,遮隔暮還朝。莫悔黃金將錯鑄,拌擲汝,買郎心、轉定教。
薄暮偶乘興,開樽非預期。野夫偏坐久,庭雀故飛遲。地拔群松勁,天成片石奇。種蔬甘此味,還使后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