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岫寺
落葉四卷迷松根,
山風吹之如有人。
草間一徑出嶺背,
石氣上逼秋空云。
千年古寺冠峰頂,
佛爐無火僧關門。
野猿竊果墮檐瓦,
驚起蝙蝠飛承塵。
階前老樹雷斧劈,
長藤倒掛花繽紛。
當門巨石平貼妥,
瀑泉赴壑風霆奔。
夜深饑虎癢磨疥,
爪牙印齧青苔痕。
森然動魄不能住,
出林步步循荊榛。
天時人意兩清曠,
在野且與芒鞋親。
題名石壁記幽興,
入山不早山靈瞋。
落葉四卷迷松根,
山風吹之如有人。
草間一徑出嶺背,
石氣上逼秋空云。
千年古寺冠峰頂,
佛爐無火僧關門。
野猿竊果墮檐瓦,
驚起蝙蝠飛承塵。
階前老樹雷斧劈,
長藤倒掛花繽紛。
當門巨石平貼妥,
瀑泉赴壑風霆奔。
夜深饑虎癢磨疥,
爪牙印齧青苔痕。
森然動魄不能住,
出林步步循荊榛。
天時人意兩清曠,
在野且與芒鞋親。
題名石壁記幽興,
入山不早山靈瞋。
落葉在四周翻卷遮蔽了松樹根,山風吹動落葉仿佛有行人經過。草叢中一條小徑通向山嶺背面,石間寒氣上逼秋空的云朵。千年古寺巍然矗立在山頂,佛爐無火僧門緊閉。野猿偷果掉落在屋檐瓦上,驚得蝙蝠從天花板飛起。階前老樹被雷斧劈裂,長藤倒掛著繽紛的花朵。門前巨石平整妥貼,瀑布奔入深壑如風雷轟鳴。深夜饑餓的老虎蹭癢磨疥,爪牙在青苔上留下咬痕。森然景象驚心動魂無法久留,出林后步步沿著荊棘前行。天時與人心都清爽開闊,在郊野且與草鞋親近。在石壁題名記錄幽趣,入山不早恐被山神嗔怪。
四卷:四周翻卷
逼:逼近、壓迫
冠峰頂:像帽子一樣覆蓋山頂,指古寺位于峰頂
承塵:古代室內天花板,此處指寺內頂部
雷斧劈:形容樹木被雷電劈裂
平貼妥:平整貼合
風霆奔:如風雷般迅猛奔騰
癢磨疥:因疥癬發癢而摩擦
齧(niè):同“嚙”,咬
循荊榛:沿著荊棘叢生的小路
清曠:清爽開闊
芒鞋:用芒草編織的草鞋,代指山野行具
山靈瞋(chēn):山神生氣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秋日游覽云岫寺時所作。詩中聚焦山寺周邊奇險幽寂之景,或反映其探幽尋勝的雅興與對自然的敏銳觀察。
全詩以游蹤為線,描繪云岫寺及沿途奇景,從落葉山風到古寺荒寂,從猿蝠藤瀑到虎跡驚悚,層層鋪陳山林的幽邃與野性,尾句題壁記興,既收束游程,又點出對自然的熱愛。語言質樸而生動,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紀游詩。
我所思兮在燕京,欲往從之塵盈盈。青樓有女宛清揚,晨理機杼織未成。
我欲贈之云錦屏,羅綺結成雙鳳形。懷之中夜步前楹,長歌宛轉誰為聽。
思之不見心煩冥。
我所思兮在醫閭,欲往從之路崎嶇。凄凄霜露臨丘墟,鹿場町疃依吾廬。
妻兮抱子愁獨居,昨聞邊關飛羽書。胡兒殺人如匹雛,將軍斂兵不敢驅。
思之不見心躊躕。
我所思兮在青州,欲往從之路阻修。淄濰東下何悠悠,滿園布谷鳴叚鳩。
母兮繰絲妹結紬,弟兮刈麥行西疇。道逢鄉人寄衣裯,展衣拂袖雙淚流。
思之不見心煩憂。
我所思兮在衡陽,欲往從之湘水長。父兮驅車五馬良,為國經營筋力強。
坐紆籌策馴蠻羌,指揮軍餉收夜郎。出門四顧誰相將,瞻依斗極懷君王。
思之不見心煩傷。
臣善言:竊以道光九野,縟景緯以照臨;德載八埏,麗山川以錯峙。垂象之文斯著,含章之義聿宣。協人靈以取則,基化成而自遠。
故羲繩之前,飛葛天之浩唱;媧簧之后,掞叢云之奧詞。步驟分途,星躔殊建;球鐘愈暢,舞詠方滋。楚國詞人,御蘭芬于絕代;漢朝才子,綜鞶帨于遙年。虛玄流正始之音,氣質馳建安之體。長離北度,勝雅詠于圭陰;化龍東騖,煽風流于江左。
爰逮有梁,宏材彌劭。昭明太子,業膺守器,譽貞問寢。居肅成而講藝,開博望以招賢。搴中葉之詞林,酌前修之筆海。周巡綿嶠,品盈尺之珍;楚望長瀾,搜徑寸之寶。故撰斯一集,名曰文選。后進英髦,咸資準的。
伏惟陛下,經緯成德,文思垂風。則大居尊,耀三辰之珠璧;希聲應物,宣六代之云英。孰可撮攘崇山,導涓宗海?
臣蓬衡蕞品,樗散陋姿。汾河委筴,夙非成誦;嵩山墜簡,未議澄心。握玩斯文,載移涼燠。有欣永日,實昧通津。故勉十舍之勞,寄三馀之暇。弋釣書部,愿言注輯,合成六十卷。殺青甫就,輕用上聞。享帚自珍,緘石知謬。敢有塵于廣內,庶無遺于小說。謹詣奉進,伏愿鴻慈,曲垂照覽。謹言。顯慶三年九月日,上表。
八十歲老莊家,幾曾見今年麥!又無顆粒又無柴。三百日旱災,二千里放開。偏俺這臥牛城,四下里忒毒害。
不甫能大開鐮,閃的個嘴著地。陪了人工陪飯食,似這般忒癡,真個是罕希。急安排種豆兒,再著本還圖利。
穿和吃不索愁,愁的是遭官棒。五月半間便開倉,里正哥過堂,花戶每比糧。賣田宅無買的,典兒女陪不上。
往常時收麥年,麥罷了是一儉。今年無麥又無錢,哭哀哀告天,那答兒叫冤?但撞著里正哥,一萬聲可憐見。
唐朝綠野相,宋代獨樂公。起居候夷狄,姓氏傳兒童。
古人不可作,誰是間世雄。我公后其人,德業正爾同。
來為下覽鳳,去若冥飛鴻。完名歸造物,一節見始終。
區區漢兩疏,圖畫未足工。東山在何許,亦在東門東。
李成梁夫人,遼陽民家女也。
遼民時苦寇掠,往往掘井以藏資財。此家以避寇去,獨留女伏守井中。有二寇入其室,覺井中有人,一人懸縋而下,得女甚喜,呼黨先牽女上。黨復臨視,欲下縋。女自后遂推墮,即以物壓蓋之。得系馬于門,跨而走。
數日寇退,父母俱還家。女言其故,相與斃二寇,取首邀賞。
李成梁時為伍,聞女智略,求為婦,后為一品夫人。
夜合枝頭別有春,坐含風露入清晨。 任他明月能相照,斂盡芳心不向人。
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問世間 一作:恨人間/問人間)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自啼 一作:暗啼)
泰和中,大名民家小兒女,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官為蹤跡之,無見也。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衣服仍可驗,其事乃白。是歲此陂荷花開,無不并蒂者。沁水梁國用,時為錄事判官,為李用章內翰言如此。此曲以樂府《雙蕖怨》命篇。“咀五色之靈芝,香生九竅;咽三危之瑞露,春動七情”,韓偓《香奩集》中自序語。
問蓮根、有絲多少,蓮心知為誰苦?雙花脈脈嬌相向,只是舊家兒女。天已許。甚不教、白頭生死鴛鴦浦?夕陽無語。算謝客煙中,湘妃江上,未是斷腸處。
香奩夢,好在靈芝瑞露。人間俯仰今古。海枯石爛情緣在,幽恨不埋黃土。相思樹,流年度,無端又被西風誤。蘭舟少住。怕載酒重來,紅衣半落,狼藉臥風雨。
一葉碧云輕,建業城西雨又晴。 換了羅衣無氣力,盈盈,獨倚闌干聽晚鶯。 何處是歸程? 脈脈斜陽滿舊汀。 雙槳不來閑夢遠,誰迎? 自戀蘋花住一生。
殘寒銷盡,疏雨過,清明后。花徑斂余紅,風沼縈新皺。乳燕穿庭戶,飛絮沾襟袖。正佳時,仍晚晝。著人滋味,真個濃如酒。 頻移帶眼,空只恁、厭厭瘦。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為問頻相見,何似長相守?天不老,人未偶。且將此恨,分付庭前柳。
虎兕來,猶可奔,狼師一來人無存。大征縱殺玉石焚,昔人雕剿只一村。
雕剿功成賞不厚,大征蔭子還蔭孫。殺一不辜尚勿為,何況萬骨多冤魂。
愿君爵賞毋茍貪,但以三槐植爾門。
地何產楠與速,吾何畜豕與犢。豕犢盈盤吏反嗔,楠速窮年束不足。
但愿黃金滿粵南,寧使黎田不盈粟。粵南金多吏不索,黎田粟少人未哭。
刻箭為約安得銷,歲歲生當剝吾肉。負戈因拚一命償,嗟嗟黎人誰爾牧?
皇章惠爾非爾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