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三十一首 其二十一
舉目寥寥絕點新,
老來無處可安身。
曾經幾度雪霜苦,
話著楊花愁殺人。
舉目寥寥絕點新,
老來無處可安身。
曾經幾度雪霜苦,
話著楊花愁殺人。
抬頭望去四周一片寂寥,沒有半點新鮮景象;年老之后竟無處可以安身。曾經多次經歷過雪霜般的苦難,一說起楊花便愁得讓人難以承受。
寥寥:稀少、空寂的樣子。
絕點新:完全沒有新鮮的事物或變化。
雪霜苦:以寒冬的雪霜比喻人生的艱難困苦。
楊花:柳絮,常象征漂泊無依或離愁別緒。
此詩為'頌古'系列之一,多為禪宗僧人對古德公案的闡釋或人生感悟。結合詩中'老來''雪霜苦'等語,推測創作于作者晚年,或經歷人生波折后,以通俗語言表達對生命際遇的感慨。
全詩以簡練筆觸刻畫晚年境遇,通過回憶苦難與楊花引發的愁緒,概括人生悲苦主題,語言樸實而情感深沉,體現了宋僧頌古詩通俗而深刻的特點。
望山幾欲去尋幽,此日雖來不暇游。一棹黃昏過山下,疏燈絡緯滿林秋。
覽照笑浮生,秋霜發數莖。才高空有氣,官散即無榮。貧久心還樂,吟多骨亦清。他年文苑傳,應不漏吾名。
西蜀孤芳分外清,嫩黃新染越羅輕。自從承卻金莖露,向日檀心一寸傾。
波面盈盈照影紅,月寒露重怨房空。鷺鷥目趁魚行急,驚得殘妝散曉風。
丹楓吹葉點離杯,簫鼓千江夕照催。但惜廣文投杼去,不知神武掛冠回。門生籃輿遲能穩,客舍青氈寒自開。若指夫君到時路,赤城霞起接天臺。
接天帆去眼中微,石燕憑虛作意飛。細雨冥蒙洗千樹,倚亭空翠濕人衣。煙濤蹴岸噴成雪,壁立截江江勢折。可憐六代隨流水,世事浮沉生詭譎。我來盤磴細如蚓,我去青山歸一發。輸與鷗鳧恣翔舞,沙行巖宿愛清絕。江客登臨失要津,此水年年落漲痕。遙憶謫仙憑覽處,楚江作酒石為樽。興酣邀月許知己,石上苔衣臥醉魂。風流銷散空回首,此磯閱世成耆舊。造物由來若等閒,坐使萬靈皆入彀。揮手西風吹木葉,夢中一夜云山瘦。
龍閣老翁流落久,如今辛苦去朝天。向來嶺海經行地,分付蠻溪著釣船。
半巖幽草碧毿毿,滴水崖邊結小庵。樹陣石林云叆叇,青岑翠谷鳥呢諵。山僧課罷霞銜岫,樵子歸來月印潭。煩惱不侵天地靜,似茲可洗六塵貪。
睪亭西去遠,一過一凄然。雁宿蘆中月,人歸草際煙。漁家多近水,戎壘半侵田。尚喜馀民在,停舟問昔年。
千里琴書入故村,朋來何惜酒頻溫。也應問訊村南北,兵后耕牛幾具存。
霜蹄踏月早朝回,尾弄紅絲拂紫苔。日暖龍池初洗罷,尚方聞進御鞍來。
斷橋芳草生含路,隔水楊花飛度城。客里不知春早晚,年年杯酒過清明。
月靜花林僻,琴清竹院閑。幽蘭芳短砌,獨鶴下空山。鳥道排云入,松門映雪關。兒童夜歸去,采得紫芝還。
野燒隔江明,官船畏虎停。危檣侵石峽,高枕倚沙汀。樹杪初弦月,蘆根數點螢。一埕香桂酒,自笑獨為醒。
人宗江左見風流,詞賦名高鶴發秋。倚馬應閒青玉杖,藏書欲滿白華樓。籬邊松菊陶潛酒,湖上煙波范蠡舟。尺素來時看明月,不知里許夜珠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