驀山溪 容州病起作
黃茅時節,病惱南來客。瘦得不勝衣,試腰圍、都無一搦。東籬興在,手種菊方黃,摘晚艷,泛新芻,誰道乾坤窄。
百年役役,樂事真難得。短發已無多,更何勞、霜風染白。兒曹齊健,扶□一翁孱,龍山帽,習池巾,歸路從敧側。
黃茅時節,病惱南來客。瘦得不勝衣,試腰圍、都無一搦。東籬興在,手種菊方黃,摘晚艷,泛新芻,誰道乾坤窄。
百年役役,樂事真難得。短發已無多,更何勞、霜風染白。兒曹齊健,扶□一翁孱,龍山帽,習池巾,歸路從敧側。
秋末黃茅生長的時節,疾病困擾著客居南方的我。身體消瘦得連衣服都撐不起來,量量腰圍,細得還不到一握。我仍有賞菊的興致,親手種下的菊花正開得金黃,摘下晚開的艷麗菊瓣,泡在新釀的酒里,誰說天地狹窄呢?一生忙碌奔波,快樂的事情實在難得。短發已經所剩無幾,又何須秋風吹來染白它。孩子們都健康健壯,攙扶著我這衰弱的老人,戴著龍山落帽般灑脫的帽子,系著習池醉酒般放達的頭巾,回家的路就算歪斜也無妨。
黃茅時節:秋末冬初,黃茅開花的季節。
一搦:一握,形容纖細。
東籬:化用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指種菊賞菊之處。
新芻(chú):新釀的酒。
役役:忙碌不停的樣子。
龍山帽:用東晉孟嘉龍山落帽典故,形容灑脫不羈。
習池巾:用晉代山簡醉倒習家池典故,指放達隨性。
敧(qī)側:傾斜、歪斜。
□:原文缺字,疑為'我'或'杖'等字。
此詞當為作者客居容州(今廣西容縣)時病后所作。容州地處南方,秋末氣候濕冷,作者或因貶謫、游歷至此,病中感懷身世,卻從日常小事(種菊、飲酒、子女扶持)中尋得慰藉,體現逆境中的達觀。
全詞以病起為契機,由身體之衰轉向生活之樂,既寫病中真實感受,又借菊、酒、子女等意象傳遞積極心境。語言平淡卻意蘊深厚,用典自然,展現了詞人在逆境中從容自適的人生態度。
坐聽風雷起空谷,俄看四面野云生。 道人不作英雄氣,可笑當年失箸驚。
黃金勻揉萬英開,步繞清芬過砌臺。 一笑欣然超鼻觀,知公曾到月中來。
內熟先從一念收,浩然勿藥更何求。 西山故自朝來爽,政不驚人語不休。
林宗烏幘任欹傾,緩帶荷風拂面清。 城市輪蹄鬧如織,飄然從此便登瀛。
絕景頻因警句夸,莫傳俚耳便紛拿。 須知味道耽巖穴,志意難將富貴加。
幾檻虛明不著埃,忘機鷗鳥自飛來。 北窗高臥羲皇世,九陌紅塵安在哉。
陂塘五月迎秋爽,脩竹成陰一徑開。 俗客自應慚到此,幽深雅稱杖藜來。
朔風吹雪透刀瘢,飲馬長城窟更寒。 半夜火來知有敵,一時齊保賀蘭山。
指點縠江水,遙認作瓊醅。介公眉壽,年年傾入紫霞杯。壽與江流無盡,人在壺天不老,談笑領春回。昨夜瞻南極,列宿拱中臺。 補天工,取日手,濟時材。不應勇退,歸來綠野宴瑤臺。天要先生調燮,人要先生休養,虛左待重來。再捧長生箓,依舊面三槐。
一曲危弦斷客腸。津橋捩柂轉牙檣。江心云帶蒲帆重,樓上風吹粉淚香。 瑤草碧,柳芽黃。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
春風只在園西畔,薺菜花繁胡蝶亂。冰池晴綠照還空,香徑落紅吹已斷。 意長翻恨游絲短,盡日相思羅帶緩。寶奩明月不欺人,明日歸來君試看。
拍堤春水蘸垂楊,水流花片香。弄花噆柳小鴛鴦,一雙隨一雙。 簾半卷,露新妝,春衫是柳黃。倚闌看處背斜陽,風流暗斷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著 同:著)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西風蕭瑟入船窗,送客離愁酒滿缸。 要記此時分袂處,暮煙細雨過松江。
舞紅一架欲生衣。殘英辭舊枝。雨聲自唱惜春詞。行人應未知。 新火后,薄羅時。君歸何太遲。鏡中失卻少年姿。年隨花共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