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不及 其二
日上旗亭第五重,百壺春釀與誰同。
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
湘竹幾時休染淚,楚旌終日自搖風。
此情不及歌楊柳,一尺魚書萬水中。
日上旗亭第五重,百壺春釀與誰同。
黃山遠隔奔霽騎,紫塞孤飛避弋鴻。
湘竹幾時休染淚,楚旌終日自搖風。
此情不及歌楊柳,一尺魚書萬水中。
太陽升到旗亭的第五重了,這許多美酒能和誰一同暢飲呢。友人已如快馬奔向遠方,遠隔黃山;又似躲避箭矢的孤鴻飛向塞外。湘妃竹上的淚痕何時才能停止沾染,楚地的旌旗整日獨自在風中搖曳。這份離情比不上唱《楊柳枝》曲,想要傳遞書信,卻如在萬水中難尋蹤跡。
旗亭:市樓,酒樓。
百壺春釀:指很多美酒。
奔霽騎:騎著快馬奔馳。
紫塞:北方邊塞。
弋:用帶繩子的箭射鳥。
湘竹染淚:傳說舜帝南巡死于蒼梧,他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痛哭,淚水染在竹子上成斑竹。
楚旌:楚地的旌旗。
歌楊柳:指唱《楊柳枝》曲,多表達離別之情。
魚書:指書信。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送別友人時因故未能及時趕到,于是寫下此詩表達遺憾和對友人的牽掛。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和平或動蕩時期,友人可能因各種原因遠行,詩人的心境充滿了離別的惆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不及的遺憾和離情。特點是意象豐富、用典巧妙。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較高的藝術表現力,體現了送別詩的典型特征。
問訊東橋竹,將軍有報書。倒衣還命駕,高枕乃吾廬。花妥鶯捎蝶,溪喧獺趁魚。重來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朔風幾夜相回薄,世路秪今多苦辛。擒寇可無懸瓠將,泛舟未許剡溪人。
層陰閣雨。一徑庭莎蟲占去。語笑心開。小謝新從遠道來。收帆天外。暫與家人歡此會。明日登樓。又送征車古陌頭。
群山萬壑水云天,回首蒸炎又十年。南望初離關百二,北征今上路三千。風橫平野烏飛絕,雪壓寒空馬不前。冷暖數來應自苦,猶留肋骨鐵般堅。
山雨尊仍在,沙沈榻未移。犬迎曾宿客,鴉護落巢兒。云薄翠微寺,天清黃子陂。向來幽興極,步屣過東籬。
問取修山主,淺淺實甚深。若謂唯心現,玄艘已陸沉。
冰花不省如斯暴,疑是吹沙打夜窗。莫遣沉陰增敵氣,且將盈尺作農祥。
孟子終焉處,游人得得過。?深黃狖小,地暖白云多。孔圣嗟大謬,玄宗爭奈何。空馀峴山色,千古共嵯峨。
鐙前宴語。底用躊躇商去住。似獵重圍。脫臂鞲鷹疾赴之。風神凝秀。玉樹庭階誰更有。尺布裁衣。冷暖相關要汝知。
江水忒潺潺。月已闌珊。春殘猶作十分寒。縱有糟床能葬我,總是無歡。容易又更闌。衾擁如山。欲成好夢者般難。閑殺一雙金翅蝶,流轉花間。
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石闌斜點筆,桐葉坐題詩。翡翠鳴衣桁,蜻蜓立釣絲。自今幽興熟,來往亦無期。
疊浪一灘翻積雪,連峰千里送青螺。微王建國猶來古,山鎖叢祠瞑色多。
花落谷鶯啼,精靈安在哉。青山不可問,永日獨裴回。冢穴應藏虎,荒碑祗見苔。伊余亦惆悵,昨日郢城回。
歌樂萬松聲。還家夢里聽。算年來、發已星星。又把茱萸勤遠矚,風雨候,卻多晴。菊釀制頹齡。從游愧未能。路東西、似隔千程。幸道黃河清有日,留眼在,看升平。
夜半風回雨腳收,萬家和氣與云游。蕭條寒巷荒三徑,突兀晴空聳二樓。勝日登臨輕一醉,下鄉昏墊間同憂。江空峽響魚龍落,盡放青青極目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