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嵩山田居雜詠 其五
桑間鳩語椹初黃,
滿榻南風午夢長。
終老不行城市路,
一隅云水自成鄉。
桑間鳩語椹初黃,
滿榻南風午夢長。
終老不行城市路,
一隅云水自成鄉。
桑林間鳩鳥啼鳴,桑椹剛剛變黃,南風吹滿了床榻,讓人午間的夢境悠長。我打算一輩子都不走城市的道路,這一方有云有水的地方自然就成了我的故鄉。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椹:同“葚”,即桑葚。
一隅:指一個角落,這里指一片小天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處于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之中。可能當時社會存在一定的喧囂和紛擾,詩人渴望遠離城市,尋求寧靜自然的生活,從而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傳統田園詩的風格,展現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使君子百姓,請雨不旋復。守田意飽滿,高壁掛龍骨。
翠羽紅襟鏤彩云,雙飛常笑白鷗群。誰憐化作彫金質,從倩沈檀十里聞。
碧洞瑤壇凌紫清,真文縹緲斗邊明。何人夜半驂黃鶴,吹落云中玉佩聲。
高堰凌通術,飛梁架急湍。形疑螮蝀合,勢似螭龍蟠。跨去黿無力,鞭來石有瘢。斜陽溪水畔,清影倒闌干。迤邐東山路,橋成壓古堤。星文連粉堞,虹影入清溪。策駟曾題柱,觀魚或杖藜。濟川君自裕,利涉遍群黎。
秋雨晚初霽,欲送千里目。攬茲一峰翠,秀色淡秋菊。奇石疊崩崖,歸云臥巖腹。登頓歷易盡,穿林下平麓。靄靄謝公園,閑門枕山足。清暉拂衣袖,歷亂森喬木。溪堂雜菱荇,沙嶼散鳧鵠。圍棋曾幾時,已動西州哭。因悲平津邸,世事變涼燠。三詠華屋詩,徘徊倚修竹。
盧仝家貧無長物,一婢一奴屋數間。先生之貧異于是,破灶頹墮寒無煙。途窮厭見俗眼白,餓死不食嗟來食。驕兒不襪腳凍皴,老妻無食面黧黑。一間茅屋四壁空,雨淋日炙號長風。蟏蛸入戶蒼鼠立,夜寒僵臥牛衣中。屯蹶否塞貧且病,憂思感憤明其衷。險語突兀泣神鬼,奇氣磊落撐蒼穹。豪家婢仆何昌豐,睢盱俳笑老禿翁。白日晦昧吾道窮,此輩何足填心胸。喘月之牛負涂豕,紛紛輕薄應如此。君不見季次原憲留清名,斯人今日常不死。
建安酒薄客愁濃,除卻哦詩事事慵。不許今年頭不白,城樓殘角寺樓鐘。
明凈如妝說郭熙,尚書能畫客能詩。秋風吹上鵝溪絹,剛是淮南木落時。
呼得蒼頭數橐金,旋沽村酒過墻陰。焦琴不鼓知音斷,凍筆頻呵作意吟。擾擾漫天空眩目,看看出日為寒心。憑君試向江邊問,又漲晴波幾尺深。
三間參佐廨,昔也處先公。矮屋兒無嘆,翁生矮屋中。
簾捲西山雨乍停,自知時節候蟲聲。新涼邂逅如佳客,殘暑留連似宿酲。可見韓檠燈下志,且憐班扇篋中情。若為解得吾民慍,更鼓南風一再行。
五馬踟躕不為羅,驚鴻一瞥問如何?小家碧玉嚴妝少,大道青樓薄命多。判別薰蕕安可誤,平章桃李不嫌苛。連斑彩翼隨風下,山館分明似鳳窠。蝶媒飛舞四城忙,一斛明珠未易量。醇酒婦人無此愿,色絲女子果誰當。蓮花作藥心偏苦,芝草無根骨自香。白眼看天天不語,小星三五乍生芒。眼界浮華久已□,□香思乞夢中蘭。傳詞青雀情猶密,聽唱黃雞意漸闌。人可畫圖原自少,事經閱歷始知難。尋花不比尋詩易,真笑鲇魚上竹竿。照眼花枝別樣紅,自然抬舉要東風。環肥燕瘦無高下,筮短龜長有異同。采訪久經勞地主,因緣本自聽天公。千金一擲尋常甚,難得雙珠落掌中。
院外薔薇好,風吹撲面芳。摘來瓶內供,馥郁似蘭香。
黑風催云暗湖口,扁舟獨系溪頭柳。將軍愛客情自多,時有青衣來送酒。冥冥煙火欲無津,鼓角聲高薄曉云。為報鴟夷莫驚覺,將軍原是好賢人。
雨如覆盆來,平地沒牛膝。回望無夷陵,天南星斗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