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臺近
喜春來,愁客去。畫舫系南浦。身覆藏鉤,忍淚強歡聚。泥他指上鹍弦,離情不管,慣彈到、最消魂處。
喑凝注。似曾相識人來,重彈又重訴。過眼煙花,慘惻曲中語。可憐暮雨瀟瀟,吳娘憔悴,爭怪我、鬢絲如許。
喜春來,愁客去。畫舫系南浦。身覆藏鉤,忍淚強歡聚。泥他指上鹍弦,離情不管,慣彈到、最消魂處。
喑凝注。似曾相識人來,重彈又重訴。過眼煙花,慘惻曲中語。可憐暮雨瀟瀟,吳娘憔悴,爭怪我、鬢絲如許。
歡喜春天到來,卻發愁友人離去。畫舫停靠在南浦岸邊。我藏起鉤子和大家玩游戲,強忍著淚水勉強歡聚。糾纏著讓她彈奏鹍弦琴,她卻不管離情,習慣彈到最讓人消魂的地方。我默默地凝視著。好像有似曾相識的人前來,她重新彈奏又重新傾訴。過往的美好如煙花般易逝,曲子里滿是凄慘悲惻之語。可憐這暮雨瀟瀟,歌女面容憔悴,又怎能怪我兩鬢白發如此之多。
畫舫:裝飾華麗的游船。南浦:南面的水邊,后常用作送別之地。
藏鉤:古代的一種游戲。
泥:軟語央求。鹍弦:用鹍雞筋做的琴弦,泛指琴。
喑凝注:默默地凝視。
吳娘:指江南歌女。
爭怪:怎怪。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應是詞人在春天送別友人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但詞人個人面臨友人分別,內心充滿了離愁別緒。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送別友人的愁情和對時光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景抒情和以樂景寫哀情手法運用嫻熟。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著名,但展現了詞人較高的創作水平和情感表達能力。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
盡室今為客,經秋空念歸。
歲儲無別墅,寒服羨鄰機。
草色村橋晚,蟬聲江樹稀。
夜涼宜共醉,時難惜相違。
何事隨陽侶,汀洲忽背飛。
落日事搴陟,
西南投一峰。
誠知秋水淺,
但怯無人蹤。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遠。
淮海思無窮,悠揚煙景中。
幸將仙子去,復與故人同。
高枕隨流水,輕帆任遠風。
鐘聲野寺迥,草色故城空。
送別高臺上,裴回共惆悵。
懸知白日斜,定是猶相望。
詞客金門未有媒,
游吳適越任舟回。
遠水迢迢分手去,
天邊山色待人來。
舊國迷江樹,他鄉近海門。
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
北人南去雪紛紛,雁叫汀沙不可聞。
積水長天隨遠客,
借問督郵才弱冠,府中年少不如君。
寂然空佇立,往往報疏鐘。
高館誰留客,東南二室峰。
川原通霽色,田野變春容。
惆悵層城暮,猶言歸路逢。
時人多不見,出入五湖間。
寄酒全吾道,移家愛遠山。
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還。
雖在風塵里,陶潛身自閑。
江南煙景復如何,聞道新亭更可過。
處處藝蘭春浦綠,
更使輕橈徐轉去,微風落日水增波。
何處多明月,津亭暑夜深。
煙霞不可望,云樹更沉沉。
好是吳中隱,仍為洛下吟。
微官朝復夕,牽強亦何心。
由來山水客,復道向新安。
半是乘潮便,全非行路難。
晨裝林月在,野飯浦沙寒。
嚴子千年后,何人釣舊灘。
西陵遇風處,自古是通津。
終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
汀洲寒事早,魚鳥興情新。
回望山陰路,心中有所親。
冰結楊柳津,從吳去入秦。
徒云還上國,誰為作中人。
驛樹同霜霰,漁舟伴苦辛。
相如求一謁,詞賦遠隨身。
遠山誰辨江南北,
長路空隨樹淺深。
流蕩飄飖此何極,
唯應行客共知心。
重陽秋已晚,千里信仍稀。
何處登高望,知君正憶歸。
還當采時菊,定未授寒衣。
欲識離居恨,郊園正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