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贊
眼冷千江月,
眉橫萬疊山。
杖頭挑布袋,
信腳到人間。
眼冷千江月,
眉橫萬疊山。
杖頭挑布袋,
信腳到人間。
目光冷峻如千江之上的明月,眉毛橫展似萬重疊嶂的山巒。拄著的杖頭挑著布袋,隨意地信步來到人間。
冷:冷峻。這里形容目光的神態(tài)。
千江月:眾多江河上的月亮,寓意廣闊、高遠。
眉橫:眉毛橫展。
萬疊山:層層疊疊的山巒,形容眉毛的形狀如山脈般起伏。
杖頭:拐杖的頂端。
信腳:隨意行走,沒有目的地。
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時期明州奉化(今屬浙江)的僧人,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即乞,出語無定,隨處寢臥。這首《布袋贊》是對布袋和尚形象和精神的贊頌。創(chuàng)作時間應是在布袋和尚的事跡流傳之后,人們?yōu)榱吮磉_對他的敬仰和對其精神的推崇而創(chuàng)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各種紛擾,人們渴望像布袋和尚那樣超脫自在。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布袋和尚超脫自在的形象和精神。其突出特點是用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在佛教文化和民間傳說中,布袋和尚的形象深入人心,這首詩也成為對其形象描繪的經典之作。
紓愁偶共魚龍戲,遠害慣從麋鹿游。昨夜溷間聞鼠語:臣家白玉十三樓。
宣室思前席,承明虛直廬。不肯入州府,分其終隱歟。
江漢滔滔繞上陽,五龍京闕拱高皇。輿圖四塞青山固,陵寢千秋翠柏長。綺麗春風開畫障,郁蔥佳氣護金湯。蒼苔白石青溪曲,愛有巢由舊草堂。
極目群山一望賒,長虹飛架向天涯。敢偷王母瑤池水,來灌秦皇閬苑花。五嶺銀鋤緣底落,三河鐵臂更誰誇。金猴拋卻金箍棒,拜倒中西技術家。
云氣流天闊,雷威積雨深。未秋何颯颯,入夜轉沉沉。多稼蒼生命,豐年逆旅心。道逢農父說,如落萬黃金。
被酒吳絲藉且歌,招要朗抱發(fā)吟哦。蘇詩脆爽連林筍,院本清腴著雨蘑。即此闌春花與共,深憑了夢夜其何。風雷可豫明朝作,剩濕云濃聚研多。
改歲周正月,推年絳老人。山田新刈秫,茅屋久藏珍。白雪弦中意,青衫物外身。贏金亦何羨,有子不為貧。
遠水粼粼生淺洲,溪風吹月上城頭。軍中檛鼓春營宴,馬上觀燈夜市游。誰向昆崙重斫寨,獨懷鄉(xiāng)國謾登樓。凋零人物都非舊,賴有梅花慰客愁。
千劫總歸眼底,萬緣不入胸中。散發(fā)狂歌宇宙,側身高臥崆峒。
儂出青桑下,郎來淥水邊。相看成自語,馬脫珊瑚鞭。
忠公天下士,夙學能慎獨。平生寸心赤,耿耿照黃屋。元符引裾諫,痛甚賈生哭。上言正中宮,下言斥當軸。直道時不容,除名竄荒服。建中及崇寧,寵辱手翻覆。炎蒸嶺南地,文章散青馥。晚歲歸故山,林莊竟薶玉。向來望佳城,郁郁暗松竹。今為禾黍區(qū),春雨耕觳觫。翁仲知何歸,云仍困無告。嗟余佔畢生,斯文賴私淑。愿言理侵疆,重植宰上木。愚公將移山,自謂計已熟。精衛(wèi)欲填海,可奈力不足。傷心復傷心,殘碑臥荒麓。
壯游三辦乞閒身,詔起翻于老出貧。食力幾還干筆研,竭愚猶擬荅?塵。兩間獨復求真我,一席公參對野人。雨節(jié)風時關泰運,八荒同幸泰平民。
公事關心每盡勤,文章細意見為人。野齋不負為知己,馬鬣封頭筆有神。
梅花飛雪滿霜洲,洲上行人去莫留。蠟炬結花催管籥,雁聲喚客上蘭舟。莫嫌冰炭情難入,自是薰蕕味不侔。執(zhí)節(jié)從教少知遇,勿于世路學沉浮。閩藩齊指右參軍,玉骨清無半點塵。一味恤刑常召禍,十年游宦只憂貧。圜扉月照金波夜,寒谷花開玉樹春。客子與君雖素昧,一時聊記子張紳。
千枝燭樹玉青蔥,綠紗照人江霧空。銀甲辟弦斜雁柱,薰花撲被熱鴛籠。仙人掌重初承露,燕子腰輕欲受風。閒寫惱公詩已就,花房自搗守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