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
每聞別雁競悲鳴,卻嘆金籠寄此生。
早是翠襟爭愛惜,幸自禰衡人未識,賺他作賦被時輕。
每聞別雁競悲鳴,卻嘆金籠寄此生。
早是翠襟爭愛惜,幸自禰衡人未識,賺他作賦被時輕。
每次聽到離群孤雁競相悲啼,便感嘆自己被囚禁在金籠中度過一生。人們早就對它那翠綠的羽毛十分愛惜。幸好禰衡還沒認出它,不然誘使禰衡為它作賦,會遭到時人輕視。
別雁:離群的大雁。
金籠:指鸚鵡被關的華麗籠子。
翠襟:鸚鵡綠色的羽毛。
禰衡:東漢末年名士,曾作《鸚鵡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看到鸚鵡被囚的情景,聯想到自己或他人有才卻不得自由、被人利用的境遇,從而創作此詩。
此詩主旨是借鸚鵡命運抒發對不自由和被輕賤的感慨。特點是托物言志,以鸚鵡自比或喻人。在文學史上雖不著名,但展現了詩人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
一水相忘復此時,世情豈故與人違。
江湖雨漲潛鱗去,霄漢云深畫鹢飛。
曉月正思公共載,春風好與我同歸。
別來道味知何似,丹灶黃芽想更肥。
達士超然獨若遺,賦詩行酒似兒嬉。
一杯相屬非人力,四者難并異昔時。
高柳去隨波鬭綠,啼鶑未與燕為期。
春晴豈但群公樂,萬物紛紛總自私。
十年翰墨共螢窗,萬里憂勤鬢欲樁。
薄宦鹿埃寄南國,歸心日夜度重江。
春風喜詠棠陰秀,夜月愁看雁影雙。
病眼相望勞不徹,書來聊得此心降。
終朝風且息,五日雨奚妨。
白嫩禾先老,黃花菊擬香。
大夫夸作賦,公子恨無裳。
曷日同舟去,白彪池水陽。
逸老初開池上亭,使君鐘鼓樂新成。
寶林自有湖山助,定水何曾風浪生。
雨過淡云迷島嶼,日長幽鳥下簷楹。
扁舟遠泛滄浪碧,可避時人笑獨清。
南行湖海北幽州,不見故人今幾秋。
萬事塵沙渾是夢,百年露電只如流。
欲觀王儉紅蓮幕,更上庾公明月樓。
舊說楞嚴多少義,由來祇在一毫頭。
一過西城首一回,經年欲往限塵埃。
薔薇露濕春猶在,楊柳煙深曉未開。
雨后波光浮渤澥,云中山色隠蓬萊。
與君馳馬競東北,也道曾來池上來。
曾侍靈芝九日觴,登高從此共凄涼。
故鄉江外煙波闊,上國云中道路長。
世事祇催蓬鬢雪,秋風不減菊花黃。
坐看鴻雁天涯遠,甘醉茱萸盞面香。
長憶東林橘,秋深個個圓。
青云眾星聚,碧海萬枝聯。
染露光相照,經霜味十全。
能將洞庭種,分寄楚江邊。
大名書到慰離憂,南北還嗟各宦游。
任責逾涯吾不樂,食功隨分汝何羞。
客塵泛泛常時味,河水渾渾一片愁。
彩服欲歸今未可,遙將心寄日邊州。
朝星一夜渡寒江,千里瞻依重慨慷。
荊土定能碑峴首,召南安敢廢甘棠。
遺恩未散波濤潤,令德長余錦繡香。
吟盡肺腸還自惜,江湖不似去思長。
銳氣銷磨一水平,壯心非欲避功名。
窮通有屬都天意,憂樂無端自物情。
拂地延留山月影,褰簾收拾水風聲。
清吟又得松陵侶,誰惜花前酒重傾。
系舟不能前,酌酒聊自慰。
異鄉少親友,市遠無兼味。
惟茲佳山水,渾渾含正氣。
旁皇無賓主,恣取不為費。
王事不為緩,簡書實吾畏。
夜晴如何其,呼吏看星緯。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陽池。
魚鳥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蓮葉,不倒白接?。
我與之子游,何似山公時。
近水班荊坐,緣山拄杖行。
云煙窺勝概,風雨聽寒聲。
久累維摩病,多慚衛玠清。
波瀾終未息,袞袞共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