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到涌泉寺 其一
絕江潮始生,到寺月已午。
僧樓鐘未動,徑自造竹所。
陰沈半池墨,眾魚相濡煦。
怪禽隔崦鳴,無風自含楚。
一星銜殿鴟,徹曉光如炬。
平生獨往心,就佛亦無語。
絕江潮始生,到寺月已午。
僧樓鐘未動,徑自造竹所。
陰沈半池墨,眾魚相濡煦。
怪禽隔崦鳴,無風自含楚。
一星銜殿鴟,徹曉光如炬。
平生獨往心,就佛亦無語。
渡過江時江潮剛剛涌起,到達寺廟時月亮已到中天。僧樓的鐘還未敲響,我獨自徑直走向竹林之處。池水中陰暗得像半池墨汁,眾魚相互吐沫濕潤。怪異的鳥隔著山崦啼鳴,即使沒有風也自帶哀傷。一顆星星掛在殿角的鴟吻上,直到天亮光亮如火炬。我平生獨來獨往的心境,面對佛祖也默默無語。
絕江:渡江。
月已午:月亮到了中天。
造:到,去。
濡煦:吐沫以相互濕潤,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崦:山。
銜:掛著。殿鴟:殿角的鴟吻,一種建筑裝飾。
獨往心:獨來獨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心境。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在夜晚獨自渡江前往涌泉寺,或許是在生活中遭遇了一些事情,想在寺廟的寧靜中尋求內心的安寧,以排解自身的孤獨和對塵世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獨往的心境和對塵世的超脫。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環境描寫營造出獨特的意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墮地為人今又誤。世界凄迷,沒日無多路。枯樹妍花誰與語。他生勿再癡如許。滿目榛蕪君且住。銷盡哀魂,獨自從頭絮。一曲冰弦須記取。紅闌十二空延佇。
歸心急似隴頭水,華發多于嶺上梅。正是堯朝猶落此,當時湘浦亦宜哉。
安能郁郁常居住,去自蕭然。歸亦安便。且作移家葛稚川。人生到處堪留戀,琴寫籬邊。鳥和林間。只羨清閑不羨仙。
還家久近書難寫,破屋陰晴榻屢移。吾道非耶來曠野,人生樂爾復何時。
案頭行掃塵隨起,窗眼才封雨又梢。更力窮空沽白餅,莫將疲苶斗黃茅。
此心空凈。近市塵囂殊未信。閉戶深山。漫說晏嬰免俗難。每逢斜照。略有鄰家鵝鴨鬧。獨占清風。抱膝高吟一畝宮。
僧寺借經便大字,鄰墻喚酒及新篘。三年于此得其理,一飽已還非所求。
如許佳期偏又誤。梗斷萍飄,江北江南路。織就鴛鴦該寄予。斷腸訴盡相思語。袖底芬芳須領取。來不多時,便是匆匆去。隔著紅墻天欲暮。爭禁牽得癡魂住。
酒經自得非多學,詩律傷嚴近寡恩。田里歌呼無籍在,朝廷議論有司存。
密約今生堪幾誤。歡會難期,儂實真凄苦。綠葉成陰安可語。一春花事風還雨。吐出傷心千萬句。青鳥無憑,消息誰傳去。曲曲夢中尋覓處。迷離山色迷離樹。
果能識得西來意。成佛生天矣。入家心性出家身。證到大乘境界最多情。沉吟寸草春暉杳。刻畫臣能造。應知作者古名家。硬筆盤空奡兀復安排。
遺徽銅雀猶存樣。把玩臨風悵。一千三百有余年。即此零星片瓦已堪傳。北人碑版喧流俗。拓跋真寥廓。閑來掘鼠嘆無聊。只向莽榛蕪處問南朝。
居今行古任定祖,底事遷延亦未歸。我坐力田傷地脈,君緣搜句漏天機。故都回首三寒食,新歲經心兩濕衣。學道一生凡幾化,不因到此始知非。
人生最易容顏老。問殘局,何時了。拚歲月,輕心掉。差喜非年少。傷心滿眼閑花草。獨醒楚人皆倒。獨餓侏儒皆飽。畢竟伊誰好。
簾影沉沉芳信遲。啼鵑訴與落紅知。柳條堪折休輕折,折寄天涯好共持。傷往事,托微辭。繁華轉眼剩空枝。思量撤手同歸日,便是人天夢覺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