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九首 其三
古佛不到處,諸人共用。
諸人不到處,古佛同參。
同參共用如何顯,種田博飯機非淺。
因思昔日老師言,三界本無何用免。
古佛不到處,諸人共用。
諸人不到處,古佛同參。
同參共用如何顯,種田博飯機非淺。
因思昔日老師言,三界本無何用免。
古佛無法到達的境地,眾人共同受用;眾人無法到達的境地,古佛一同參究。共同參究與共同受用如何顯現?如同種田求飯般,其中的機鋒并不淺顯。因想起昔日老師的話:三界本自空無,何須刻意免除?
古佛:指過去的覺悟者或超越時空的佛性。
同參:共同參究佛法,指修行者間的相互探討。
種田博飯:比喻日常修行如農耕般實在,強調佛法不離生活。
機非淺:機鋒(禪宗啟發智慧的方式)深刻,非表面可察。
三界:佛教術語,指欲界、色界、無色界,為眾生輪回的世界。
此為禪宗偈頌,或作于宋代禪風盛行之時。禪宗主張‘平常心是道’,此偈通過佛與眾生境界的互參,強調佛法不離生活實踐,契合禪宗‘即事而真’的思想, likely為禪師開示弟子、破除執著而作。
本偈以佛與眾生的境界對舉,指出佛法的實修在于日常(如‘種田博飯’),并引老師語‘三界本無’,破除對‘免除’的執著,體現禪宗‘無修無證、當下即是’的核心思想,語言凝練,理趣盎然。
吹簫泛月。往事悠悠休更說。
拍碎琉璃。始覺從前萬事非。
清齊凈戒。休作斷腸垂淚債。
識破囂塵。作個逍遙物外人。
窗戶風薰端午,樓臺月滿中秋。
陰晴寒暑總無憂。幾事不如重九。
落帽何羞種種,看山都付悠悠。
黃花已作醉鄉游。夢覺黃花在手。
小樓簾卷欄干外。花下朱門半啟。中有傾城佳麗。一笑西風里。
盈盈臨水情難致。盡日相看如醉。干鵲不知人意。只管聲聲喜。
柳暗披風,桑柔宿雨。一番綠遍江頭樹。
鶯花已過苦無多,看看又是春歸去。
病酒情懷,光陰如許。閑愁俏沒安排處。
新來著意與兜籠,身心苦役伊知否。
景蕭疏,楚江那更高秋。遠連天,茫茫都是,敗蘆枯蓼汀洲。認炊煙,幾家蝸舍,映夕照,一簇漁舟。
去國雖遙,寧親漸近,數峰青處是吾州。便乘取,波平風靜,荃棹且夷猶。關情有,冥冥去雁,拍拍輕鷗。
忽追思,當年往事,惹起無限羈愁。拄笏朝來多爽氣,秉燭夜永足清游。翠袖香寒,朱弦韻悄,無情江水只東流。
柂樓晚,清商哀怨,還聽隔船謳。無言久,馀霞散綺,煙際帆收。
事茫茫、赤壁半帆風,四海忽三分。想蒼煙金虎,碧云銅爵,恨滿乾坤。郁郁秣陵王氣,傳到第三孫。風虎云龍會,自有其人。
朱顏二十有四,正錦幃秋夢,玉帳春聲。望吳江楚漢,明月伴英魂。浥浥小橋紅浪濕,撫虛弦、何處得郎聞。雪堂老,千年一瞬,再擊空明。
梧桐響雨,憶空江寒浪,漁舟沖雪。
橫臥云峰千疊嶂,風旆槽香新壓。
網躍銀刀,綸收鉤線,倚棹清歌發。
征鴻嘹亮,助予閑奏音節。
天上桂子陰成,月中香舊,幾度人間別。
玉斧匣中常夜吼,可惜光陰虛設。
喚下云梯,直攀金戶,打透重門鐵。
姮娥念舊,料應重許人折。
兩兩鶯啼何許。尋遍綠陰濃處。
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忺微暑。
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
憑闌獨。南山影蘸杯心綠。
杯心綠。悠然忽見,臥披橫軸。
西風暗度釵梁玉。手香記得人簪菊。
人簪菊。無窮幽韻,細看不足。
政馀春眷眷,首夏骎骎,清和時候。曉色曈昽,瑞靄凝軒牖。著子青梅,裊枝紅藥,物物俱情厚。綠倚朱弦,檀槽鐵撥,華堂稱壽。
季父高懷,慶鍾吾姊,富貴長年,自應兼有。更看諸郎,謝砌芝蘭秀。蚤晚成名,雁行親膝,無忌勝如舅。沆瀣朝霞,蓬萊弱水,釀為春酒。
說與賢瞞,這軀殼、安能久仗憑。幸尊中有酒澆磊塊,先交神氣平。
醉鄉道路無他徑。任陶陶、現出真如性。沒閑惱、沒閑爭。也能使情懷長似春。也能使飄然逸氣如云。
饒君萬劫修功行。又爭如、一盞樂天真。這些兒,休放過、且重斟。
橫笛吹梅,記南樓夜月,疏蕊纖枝。香塵軟紅自暖,不怕寒欺。人歸夢悄,悵憑闌、密約深期。身漸老,風流縱在,逢花那似當時。
東閣占春宜早,甚開遲也似,雪屋疏籬。須公彩毫度曲,錦帳題詩。多應見我,怪尊前、華發其誰。煩道與,巡檐共笑,元是舊日相知。
史君清德比清湘。妙政古相望。
閑暇恩波萬井,笑談風月千章。
殷勤勸駕,幾人懷德,刻意勝驤。
試問匣中長劍,也應增煥光芒。
雨歇前林,薰風度、琴聲清淑。綺窗迥、張眉初掃,弄弦鳴玉。
三疊瑤池仙侶宴,九江鶴唳清江曲。政伯鸞、此日夢維熊,祥煙馥。
金徽外,音時續。雕筵上,聽難足。且相將一醉,滿傾醽醁。
共祝遐齡何所似,水流不盡高山矗。算未應、歸去抱琴書,云間宿。
雨滴梧桐點點愁。冷催秋色上簾鉤。蛩聲何事早知秋。
一夜涼風驚去燕,滿川晴漲漾輕鷗。懷人千里思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