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登高四望山煙碧
獨立一年池柳黃
古人為客竟白首
今我寄書非故鄉
曹公鼓吏能作賦
孫權釣臺堪舉觴
生平壯心苦未已
記室寂寞西風涼
登高四望山煙碧
獨立一年池柳黃
古人為客竟白首
今我寄書非故鄉
曹公鼓吏能作賦
孫權釣臺堪舉觴
生平壯心苦未已
記室寂寞西風涼
登上高處四面眺望,山間煙霧一片青碧;獨自佇立,一年將盡,池邊柳樹已泛黃。古代游子客居他鄉,最終白發蒼蒼;如今我寄信傳情,卻不在故鄉。曹操的鼓吏(禰衡)能寫出絕妙辭賦,孫權的釣臺正適合舉杯暢飲。平生壯志苦于未能實現,記室官職寂寞,西風吹來滿是涼意。
山煙碧:山間繚繞的煙霧呈現青綠色。
池柳黃:池邊柳樹葉片變黃,點明秋令。
為客:客居他鄉。竟白首:最終因歲月流逝而白發。
寄書非故鄉:寄出的書信目的地非故鄉,或指自身客居之地非故鄉。
曹公鼓吏:指東漢禰衡,曾任曹操鼓吏,作《鸚鵡賦》聞名。
孫權釣臺:孫權曾建或常臨的釣魚臺,具體所指或為其活動地(如南京)的古跡。
記室:古代掌文書的官職。
西風涼:秋風帶來的蕭瑟涼意。
推測作者秋日客居他鄉,擔任記室(文書)官職,登高望遠時見秋景蕭瑟,聯想起古今游子漂泊的境遇,又借歷史人物(禰衡、孫權)的事跡自況,抒發壯志未伸、身世寂寞的感慨。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無明確記載,當為作者人生中失意或漂泊階段所作。
此詩以秋景起興,串聯古今客居之嘆與歷史典故,既寫外在景物的蕭瑟,又剖白內心的壯志與孤寂。語言平實而意蘊深遠,展現了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深刻思考與情感沉淀。
支離海角四經秋,屈指桑弧或在眸。豈意天河填夜鵲,已從人世失朝蝣。
豈無崖蜜十分甜,競愛清嚴解變甘。堪笑區區棄捐者,半途回味始知慚。
青葉欲垂梗,紅蓮紅到冷。入秋蓮子心,苦澀年年省。
遠為長葛憩,忽接許昌吟。不睹暮云句,那知春別心。早花連潁岸,晚日下嵩岑。咫尺盟難踐,何須問古今。
出海瑯玕翠色新,娟娟春雨洗芳塵。夢回影落虛窗月,卻怪毫端寫未真。
參參逋發為誰盤,屏上腰肢作意安。殢雨牽云渾欲嘆,同床各夢好相干。佳人隱語芙蓉笑,蕩子相思紅豆看。箭作風流石作侶,于今擬是望夫難。
日腳初添一線長,飛花撩亂壓微陽。朱門滿酌羊羔酒,誰念茅茨有絕糧。
冉冉山上云,累累水中石。梢梢林莽高,黯黯崖谷黑。東岡特秀絕,拔地起千尺。突兀眾峰間,猶是太古色。連山根插江,江碧石齒齒。層顛高出云,老樹下壓水。巖扉俯深迥,磴道陟紆委。欲持一壺酒,慰彼幽棲子。前山如立槊,后山如倚較。遠近千萬山,斗絕入牛角。礬頭積磊砢,石面斗磽確。是中無征徭,民俗猶愿愨。回峰危欲墮,峭徑深可入。縈紆度壁塢,杳窕去井邑。泉懸凈練明,崖擁積鐵澀。緬懷貞白君,相從負云笈。
西域風光換,東方音問疏。屠蘇聊復飲,郁壘不須書。舊歲昨宵盡,新年此日初。客中今十載,孀母信何如。
曾為龍虎榜中人,新拜除書下紫宸。要使門無投刺客,莫教庭有泣冤民。郊亭酒盡青山暮,驛路花明碧海春。名士未應淹佐郡,孤帆早晚問歸津。
一見識君多道氣,再陪杖屨此躋攀。高山流水知公志,明月清風共我閑。落落半生心未泯,寥寥千載事相關。出山一步塵埃滿,便好赍糧莫出山。試問山中亦何好,見山便自喜居山。不堪造物半生役,枉使男兒百歲閑。天柱沈冥陰雨外,幔亭縹渺彩云間。蒼生辛苦何終極,控鶴仙人去不還。
憶昔端平典冊新,三麻九制筆如神。內庭喚作真學士,晚輩推為老舍人。垂死遺言尤苦口,平生諫疏最嬰鱗。建功不作于潛死,誰為君王說厚倫。回首揚州一夢馀,故交已直玉堂廬。寒暄未省通君實,窮薄空煩誦子虛。甚愧丈人于甫厚,孰云夫子不回如。殘年無復陪精論,開闔平生幾幅書。
竹軒曉星晷,解剝究玄理。試以廝養卒,一一見出處。予欲老江干,因君忽奮起。戒涂上帝京,老驥思千里。吾豈富貴徒,此意共誰語。君來訪我時,冰雪躡穿履。風吹漆紗巾,使我常念汝。
風飄野菊香,霜壓山楓敗。客思誰能寬,賴有同袍在。
鄰霄臺下罷登臨,一曲離歌淚滿襟。芳草懷人頻積夢,流年遠別又驚心。春城雁去馀寒盡,野戍花飛暮雨深。今日遠尋陶令尹,青山臥病謝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