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叢碧亭
小院層陰十笏寬,行吟屋角繞回闌。
故邀檐月花間照,不畏簾風竹里寒。
一卷新詩遲夜話,半瓶濁酒冷春盤。
更殘莫便思高臥,梅影昏黃正好看。
小院層陰十笏寬,行吟屋角繞回闌。
故邀檐月花間照,不畏簾風竹里寒。
一卷新詩遲夜話,半瓶濁酒冷春盤。
更殘莫便思高臥,梅影昏黃正好看。
小院子里層層樹蔭,約十笏見方的寬度;我邊走邊吟詩,繞著屋角的回欄漫步。特意邀請屋檐下的月光在花間映照,不畏懼簾外風中竹林里的清寒。一卷新詩讓夜間的交談延遲,半瓶濁酒配著冷掉的春盤。更鼓聲將盡不要急著高臥,梅花的影子在昏黃中正好看。
十笏:古代計算面積的單位,一笏約六寸,十笏形容小院狹小。
行吟:邊走邊吟詩。
回闌:即回欄,曲折的欄桿。
檐月:屋檐下的月光。
遲夜話:延遲了夜間的交談。
更殘:更鼓聲將盡,指深夜時分。
昏黃:形容光線暗淡,此處指梅影在弱光下的朦朧感。
此詩當為詩人春日夜晚于叢碧亭中獨坐時所作。從‘春盤’(春日應節食品)‘梅影’等意象推測,創作時間或在早春;環境上,小院、竹、梅的設置體現幽居特色,或為詩人閑居時觸景生情之作,反映其閑適的生活狀態。
全詩以‘夜坐’為線索,通過對小院環境、月下景物、詩酒生活的描寫,展現了詩人雅致的生活情趣與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語言平淡中見精巧,于尋常夜景中挖掘出詩意,體現了古典詩歌‘以小見大’的審美特點。
一簇人煙水竹隈,黃昏沽酒得魚回。柴門欲閉還留卻,少待清風明月來。
江雨初晴江漲發,涼風吹水波浪開。日暮津頭聞打鼓,越商巴賈卸船來。
愁萬疊。春在雨條煙葉。翠袖倚風寒霎霎。傍闌看乳鴨。何處一聲啼鴂。架上荼欲雪。繡被薰香香未歇。可憐音信絕。
峽中尋覓長逢雨。蓬山此去無多路。還自托微波。新歡借夢過。非關無燭夜。背面鞦韆下。明鏡惜紅顏。妝樓認粉綿。
圣人撫昌運,四海洽時雍。間對桐江水,湛然心跡同。懷仁以輔義,百世仰高風。
金鑾坡上疏開邊,夢也非與三十年。世事煙埃緣手盡,正邪二字在遺編。
頑云重霧裹城郭,舊民新民慘不樂。田中有黍誰能穫,山中有木誰能斲。盤翻灶冷守空橐,檐溜雖多不堪嚼。老僧一缽久庋閣,出門半步泥沒腳。紫蛇有光蝸有角,抱書晝臥腸蕭索。庭邊杏樹驚搖落,燕巢已破子漂泊。眼前大地何時廓,遼海浪高勢磅礴。愿浮我尸填大壑,毋使蛟龍終日惡。
旱甚游塵蝕紫苔,遍祈端為九農災。泉迎龍窟聯髦稚,田拆龜文雜草萊。處處云霓頻在望,嗷嗷鴻雁有馀哀。南交方擬勤天討,只恐征科急報來。
如云留一半,香不散天明。濕處能消暑,乾時亦助情。摘分蠻女手,穿遍越王城。競向千門賣,金錢擲不輕。
藥性貴溫涼,胡為辛且烈。無與桂附徒,天資更趨熱。樊素艷而歌,樂天何所羨。須結帝王知,拜寵明光殿。風掣五云開,明星燦南極。嘉祥自朝廷,何幸愚親識。佛有光明臺,蚌胎奚足貴。聊以矜俗人,徒為寶所費。阿堵本何物,貫朽殊堪羞。空囊留得一,千古欽清流。善舞幾當場,妖姿呈窈窕。當場人自迷,郭郎未容笑。三窟不須營,蒙恬素心友。識盡天下書,只要文章手。寒風偃枯草,掉尾來山巔。出柙勢可畏,老須寧易編。錦囊蘊珠璣,長養南風力。當年東老家,曾代中書筆。來自淤泥中,根苗何足取。饾饤上盤登,敢為梨栗伍。宛陵有靈根,圓紅珍可芼。衛人感齊恩,瓊琚未容報。才脫錦衣繃,童顏嬌可詫。只恐妝鬼時,愛之還又怕。垂垂生井上,游子休整冠。道旁徒自苦,青眼誰能看。東陵人已仙,黯淡斜陽暮。可慚名利心,孜孜問葵戍。生長滄波中,收羅向書室。剡藤無不平,祇恐無椽筆。清波漾蛙子,古書形似之。可惜書廢久,時人無能知。
嘉樹因枝條,琢玉良可寶。若人陵曲臺,垂帷茂淵道。善誘宗學原,鳴鐘霽幽抱。仁焉徂宛洛,清徽夜何早。歲晚結松陰,平原亂秋草。不有至言揚,終滯西山老。
黃菊花開貧不厭,茅柴酒熟醉相呼。平生最愛陶彭澤,風味全然似老夫。
乞得栟櫚葉,都將當屋茅。青青夸藥申,可怕杜陵嘲。
得失媸妍只自知,略容千載有心期。恨君不識金華伯,何處如今更有詩。
掌似平蕪遠際空,灣灣曲曲水相通。蘆汀蓼渚新秋里,一段濃藍一段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