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曲
龍游山下桃花莊,雞犬桑麻自一方。地似避秦人稍異,村中忙煞為官糧。
小小湖船十尺長,大黃塘過小黃塘。漁翁日午停雙槳,貪臥南風系綠楊。
千株楊柳數家村,茅屋檐前鵲噪喧。竟日了無他客至,荷花空自繞柴門。
雨后乘舟坐晚涼,美人西望路茫茫。人間是處皆塵土,清靜惟留水一方。
試上山頭奠桂漿,朝云艷骨有馀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勝帝王。
龍游山下桃花莊,雞犬桑麻自一方。地似避秦人稍異,村中忙煞為官糧。
小小湖船十尺長,大黃塘過小黃塘。漁翁日午停雙槳,貪臥南風系綠楊。
千株楊柳數家村,茅屋檐前鵲噪喧。竟日了無他客至,荷花空自繞柴門。
雨后乘舟坐晚涼,美人西望路茫茫。人間是處皆塵土,清靜惟留水一方。
試上山頭奠桂漿,朝云艷骨有馀香。宋朝陵墓皆零落,嫁得文人勝帝王。
龍游山下有個桃花莊,雞犬桑麻自成一片天地。這里像避秦的桃花源卻又有些不同,村中百姓正為繳納官糧忙碌。小小湖船僅十尺長,從大黃塘搖過小黃塘。漁翁正午停下雙槳,貪享南風,把船系在綠楊旁。千株楊柳圍繞著幾戶村莊,茅屋檐前喜鵲喧鬧。整日沒有其他客人來訪,荷花空自繞著柴門開放。雨后乘船享受晚涼,向西眺望美人所在的路一片迷茫。人間處處都是塵土,唯有水的一方保持清靜。試著上山頭用桂漿祭奠,那朝云般的艷麗身影仍有余香。宋朝的陵墓都已零落,女子嫁與文人勝過帝王。
避秦:指避亂隱居,典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避秦時亂的故事。
官糧:官府征收的賦稅糧食。
奠桂漿:用桂樹汁液釀制的酒祭奠,桂漿為古代祭神的飲品。
朝云艷骨:形容美麗女子,或暗指宋室遺民中的佳人。
宋朝陵墓:指南宋帝王陵寢,宋亡后多遭破壞。
詩作約創作于宋元易代之際。詩中“宋朝陵墓皆零落”反映宋亡后陵寢荒廢的現實,結合“嫁得文人勝帝王”的感慨,或為作者親歷朝代更迭,借西湖周邊的田園湖景,抒發對歷史變遷的思考與對平凡生活的認同。
《西湖曲》通過描繪西湖周邊的田園風光與湖景,既展現了鄉村的寧靜與自然之美,也隱含對賦稅負擔的無奈;尾聯借宋朝陵墓的零落,表達對歷史興衰的感慨,最終以“嫁文人勝帝王”升華主題,肯定平凡生活的珍貴。全詩語言質樸,意象鮮活,兼具畫面感與思想深度。
閑中氣味長,長處是仙鄉。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忙。爛游千圣奧,醉擁萬花香。莫作傷心事,傷心易斷腸。閑中氣味真,真處是天民。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塵。爛游千圣奧,醉擁萬花春。莫作傷心事,傷心愁殺人。閑中氣味全,全處是天仙。富有林泉樂,清無市井喧。爛觀千圣奧,醉擁萬花妍。莫作傷心事,傷心事好旋。
求田未用太匆忙,且況毛錐覓太倉。擇地讀書終不惡,莫教辜負北窗涼。
鴨綠鵝黃滿市中,霜刀供饌縷輕紅。加餐便憶坤司馬,不比無端主簿蟲。
退之在元和,昌言主文字。揚鑣踵芳塵,公乎得無意。
十五變之時。西向教化到罽賓。胡國相厘還迦夷。侵境暴耗買育人。男子守塞憂婆夷。吾入國中作善詞。說化男子受三歸。漸漸誘進說法輪。剔其須發作道人。陽為和上陰阿尼。假作父母度僧尼。師徒相度理無私。遷神涅槃歸紫微。四鎮安穆和我神。胡人思念長吁啼。鑄作金像法我形。三時入禮求長生。寂寂寞寞不應人。低頭視地仰看天。大圣正真何時還。
取魚大濫二濫,捕蟹三沙四沙。潮落不歸村舍,月明同宿蘆花。
莫年何處是菟裘,逆帽黃塵子更愁。開卷只今先有讖,晚煙寒葦兩沙鷗。
美人扁舟艤湘岸,木落江寒驚歲晏。相思千里忽相逢,清歌徹夜千杯空。江梅細花照紅燭,卻疑身在羅浮屋。送君情應如三湘,波深不洗離別腸。悵望天南鶴一只,安得垂風生羽翼。
九夏風光任達臣,池亭歌舞樂全真。戲裁蓮葉欺紈扇,笑羨荷花惱玉人。華屋夢回梁燕午,金蓮歸憶禁鶯春。由來歡賞從閒得,記取偷閒賞亦頻。
清晨強飲莫悲歌,雙眼方明鬢未皤。新火且隨燕序改,素衣何患洛塵多。尋常插柳非吾事,癡癖翻蕓任夙魔。故里松楸仍昨夢,一丘煙雨正娑婆。
蘭槳萬人鼎沸,綺羅兩岸風輕。試問奪標擾擾,何如拾翠盈盈。
淮海東南是帝京,五云繚繞九重城。光風盡解龍河凍,麗日徐開鳳闕晴。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聽宮鶯。前年我亦陪供奉,此日偏憐送別情。
不居功,不合伴,脫體其間過一遍。夢覺船浮明月波,眼寒雪擁蘆華岸。
牛女光中跋浪來,舊時八景訪南臺。同看江左二分月,更費君家一斗才。郭璞宅邊寒草折,越王山下暮云開。行塵若過相思嶺,歸雁音書帶雪回。
萬事入沈吟,其來味更深。雖然曾過眼,須是更經心。過眼未盡見,經心肯盡尋。盡尋能得見,方始是真金。何者是真金,真金入骨沈。飽曾經煅鍊,足得不沈吟。到手何須眼,行身敢放心。放心然后樂,天下有知音。何者謂知音,知音只在心。肝脾無效驗,鐘鼓漫搜尋。既若能開物,何須更鼓琴。來儀非為鳳,只是感人深。何者謂來儀,來儀意不低。有身皆衎衎,無物不熙熙。一國若一物,四方猶四支。巍巍乎堯舜,何得而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