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馀杭道中
苦竹沿溪,青莎貼水。斜陽黯黯遙山翠。一聲欸乃送輕舟,行人漸入蘆花里。
打稻場連,剝棉天霽。桑麻而外無閒地。村居風景舊關心,勾將一片鄉思起。
苦竹沿溪,青莎貼水。斜陽黯黯遙山翠。一聲欸乃送輕舟,行人漸入蘆花里。
打稻場連,剝棉天霽。桑麻而外無閒地。村居風景舊關心,勾將一片鄉思起。
苦竹沿著溪水生長,青莎草緊貼水面。夕陽暗淡,遠處的山巒一片青翠。一聲搖櫓的號子聲送走了輕舟,行人漸漸進入了蘆花叢中。打稻的場院相連,剝棉花時天氣晴朗。除了桑樹和麻,沒有空閑的土地。村居的風景以前就曾關注,此刻勾起了一片思鄉之情。
苦竹:竹的一種,莖有苦味。
青莎(suō):即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
黯黯:光線暗淡的樣子。
欸(ǎi)乃:搖櫓聲或劃船時的號子聲。
霽(jì):雨雪停止,天氣放晴。
閒(xián)地:同“閑地”,空閑的土地。
舊關心:以前就留意、關注。
此詞應為作者途經余杭時所作。詞人沿途目睹溪畔清幽的自然景色與農忙時節的鄉村生活,觸景生情,由熟悉的村居風景引發對家鄉的懷念,從而寫下此篇。
全詞以“道中”所見為線索,上片寫自然之景,下片繪農家之忙,最后直抒鄉思。景物描寫細膩生動,情感真摯自然,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生機與詞人深沉的思鄉之情。
細數峰巒到石門,緩移屐齒步云根。
一樽濁酒林間坐,古木蒼蘿日月昏。
鬼鑿神镵巧更紆,直疑有路到華胥。
坐來濃翠沾衣冷,恰似飛來秋意初。
雙玉節,到神京。
碧杯仙露冷如冰。
一聲金磬千花發,洞口天風吹酒醒。
萬樹垂楊古岸前。數聲長笛夕陽邊。隨逝水。放歸船。蘆花風軟盡酣眠。
春水垂竿曉露瀼。秋江撒網晚風涼。天月白。渚花香。得魚飲酒水云鄉。
老來無暗亦無明,
寄息深山避世情。
夫子暗投珠玉惠,
我身正似一毫輕。
我本自為芳,清心來眾賞。不作卻聘書,高名自標榜。
一任朱門游,終焉逢戶想。睇彼隱君子,熱中勞俯仰。
朝住青云下,暮躡華堂上。翩然意氣增,春溫變秋爽。
俯念此微生,榮落任天壤。雖然草木姿,竊用資生養。
枕之雙目明,服之年壽長。看君出北山,名實何鹵莽。
一曲畫橋春水急,綠帆遠掛斜陽。誰家艇子近垂楊。杏花新雨后,初浴兩鴛鴦。
暮暮朝朝來信準,教人無奈橫塘。新愁恰與此平量。慣隨明月上,更弄柳絲長。
曾記西湖醉。恰清明、畫橈簫管,滿城桃李。小住為佳垂手別,越鳥燕云無際。羞割肉、一官如寄。別后雙鴻時見憶,奈君腰、久折傷流輩。乘五馬,便應喜。
鷗眠波冷衰荷醉。響漁叉、月明花港,兒童歌起。殘碣菊香墳尚在,半闋凄涼何已。真好事、惟吾與子。拋卻杭州今已去,想勾留、一半煙和水。閩州荔,又嘗矣。
記瓜花、那年時節,幽蹤作弄心眼。明河自古無風浪,偏是斷槎難挽。涼訊緩。問寂寞黃姑,可耐河東岸。天涯念遠。祗恨水雙灣,俗塵一點,秋諾暗留戀。
纖云翳,不似巫山一段。鵲橋秀語吟慣。神仙歡會年年準,那悵會期緣短。緣未淺。瀉萬古秋聲,都作尋常看。
初弦月轉。照機杼誰家,愁絲怨縷,織錦燕新換。
海西殘雪鬢星星,
羞向丹青乞寫形。
便覓鴟夷單舸去,
五湖煙水喚樵青。
上卿倡道楚江湄,千古云霄見羽儀。
選勝恰當?子國,為園堪比習家池。
共傳綠野成堂日,正是青衿講業時。
砌畔叢蘭如九畹,林端瑞露似三危。
擎空奮有金莖色,拂漢今多玉樹枝。
玄圃煙光紛委藉,赤城霞采并昭垂。
披圖漫爾將乘興,載酒憑誰可問奇。
幾度臨風頻悵望,新題先與訂芳期。
開林收落葉,掃石好焚香。
鴻雁鳴山背,鸕鶿立海傍。
地虛秋漸白,禾實日初黃。
猶幸同心友,相逢鬢未霜。
繞旋曾不費躋攀,
累土為基聳髻鬟。
恰似洞庭湖上望,
爛銀槃里對君山。
負郭無舊業,依布才數椽。
衣食苦不給,藜藿充朝餐。
敝裘行復被,野外氣早寒。
蕭條守環堵,蓬扉晝常關。
人生分有定,隨在皆可安。
此心既無累,俯仰俱寬然。
閑居玩物化,生意盎目前。
適然意有會,興至遂忘言。
萬物性各得,吾心別有天。
逍遙人間世,聊用窮歲年。
佩玉鳴鑾渺列仙,空留高閣敞江天。
地當水驛千檣集,名借詞人一序傳。
賓主逢迎真盛事,風云作合亦前緣。
我來不盡登臨興,依舊湖山起暮煙。
浮海吾何敢,龍蛇深自藏。九章懷屈宋,一榻傲羲皇。老乏還丹訣,貧馀辟谷方。試聽漁父曲,吾道屬滄浪。
藝苑云蒸日,鄒枚尚典型。登壇名跋扈,傾國色娉婷。獨笑桑間餓,誰憐澤畔吟。朱弦千古調,無夢不湘靈。
削跡渾無事,為園抱甕勞。逢人聊應馬,玩世漫持螯。洞壑探蝌蚪,江天縱羽毛。不知吳市卒,那用姓名逃。
高蹈非無意,疏慵合廢居。狂呼廚下酒,奇愛帳中書。著述饒蓬鬢,行藏自草廬。冥冥鴻鵠舉,矰繳竟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