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六十七
今朝結制,制如何結。
內不放出,外不放入。
壁立千仞,千仞壁立。
今朝結制,制如何結。
內不放出,外不放入。
壁立千仞,千仞壁立。
今日開始結夏安居,這安居之制該如何締結?內心不向外放逸,外界不向內干擾。修行的境界如同千仞峭壁般高峻,千仞峭壁般巍然不動。
結制:佛教術語,即結夏安居,僧眾于每年農歷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雨季)聚居修行,避免外出傷害蟲蟻,是佛教重要修行制度。
內不放出:指修行時保持內心專注,不向外攀緣放逸。
外不放入:指不為外界的干擾所動搖,保持內心清凈。
壁立千仞:形容陡峭高峻的山崖,此處比喻修行境界的堅定、高邈與不可動搖。
此偈為禪宗偈頌,創作于結夏安居起始之時。結制是佛教傳統修行制度,作者通過此偈強調結制期間的修行要點:需內守心神不向外放逸,外拒干擾不向內侵擾,以如千仞峭壁般的堅定專注修行。
本偈以問答形式闡釋結夏安居的核心,強調內外持守的修行要訣,借'壁立千仞'的意象形象表達修行境界的高峻堅定,語言簡練、禪意深刻,是禪宗修行思想的典型體現。
故人不可見,遠懷良未開。煙樹暮云合,江帆春雨來。含情望三益,撫卷歌七哀。聊以酒一斗,攜上鳳凰臺。
陰厓谽谺氣溟濛,山木慘切悲回風。石梁駕天蟠彩虹,飛流下搗龍光宮。上仙之都弱水東,彼岸可度天之功。十年尋仙志未已,臺岳欣逢羨門子。愿君啟我元命秘,荷镵拾茅吾不恥。桃源洞天春色多,爾時劉阮今如何。
竹牖茅檐屋數間,不貪杯酒不游山。征租納罷秋田熟,未必天童似我閑。
川原有其勢,王霸有其宗。吳下人崇古,城間山臥龍。神泉歸石澗,夕照對辛峰。敢負瑤琴約,偕來拜仲雍。
練海秋風若捲濤,遼天得與鶴同遨。人間不老三花樹,天上初分五色桃。甲子每書聊自記,姓名千載復誰逃。等閒談笑重陽近,又向樽前一舉螯。
水流丁字通地脈,人從甲第破天荒。
已決千秋事,還馀萬死身。避人應有惜,談爾竟難真。鳥雀同迷歲,荊榛可望春。不知縲紲畔,誰與授書頻。
水屋圍春綠,云岑送曉青。無心向朝市,信步到禪扃。野境連天遠,疏鐘隔岸聽。杯行莫辭醉,檐月笑人醒。
雪嶺愁云凍不飛,黃沙白草路人稀。邊城春色惟看柳,看到青時春已歸。
駕虎乘麟絳節從,靈官十萬侍從容。玉棺一下深山里,寂寞松林古寺鐘。
灣環輕泚似金溝,宛轉洄沿客自留。兩岸芙蓉相對發,即令無酒不悲秋。
道衰知自貴,后死倍應難。微尚因人僻,能言為汝歡。隱甘三畝宅,貧憶半旬餐。未可辜先覺,層巖只耐寒。
夭桃秾李間垂楊,青鬢朱唇雜粉光。歌罷采芳人不見,落花無數點回塘。
一株高出少微家,膏葉當年覆翠華。一自端皇親摘后,至今香烈勝群葩。
老態藤蓑健,詩情島嶼巍。休休聊復爾,擾擾欲何為。名器雙芒屨,生涯一酒杯。忽憐春事晚,搔首百花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