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丹霞圓音和尚
青山西北望,迢遰百重云。知爾安禪處,松風夜夜聞。月明諸嶂合,泉響數溪分。便欲謝城郭,相隨鹿豕群。
尚憶河梁餞,清霜下素秋。汐來衰草外,人上夕陽舟。既已空諸破,應無此別愁。如何行與立,惆悵不能休。
青山西北望,迢遰百重云。知爾安禪處,松風夜夜聞。月明諸嶂合,泉響數溪分。便欲謝城郭,相隨鹿豕群。
尚憶河梁餞,清霜下素秋。汐來衰草外,人上夕陽舟。既已空諸破,應無此別愁。如何行與立,惆悵不能休。
我向著西北方向遙望青山,只見層層疊疊的云層綿延遙遠。我知道你靜坐修禪的地方,夜夜都能聽到松風的聲響。明月當空,群峰仿佛合為一體;清泉流淌,數條溪流各自分流。我真想告別這城郭塵囂,與麋鹿、野豬為伴隱居山林。還記得在河梁為你餞行時,清冷的秋霜降臨素凈的秋日。潮水漫過衰草之外,你登上了夕陽映照下的行舟。既然你已勘破一切空幻,本應沒有這離別的愁緒。可為何無論是行是立,我心中的惆悵始終無法停歇。
迢遰(tiáo dì):同“迢遞”,遙遠的樣子。
安禪:佛教語,指靜坐修禪。
諸嶂(zhàng):眾多的山峰。
謝城郭:告別城郭,指離開塵世。
河梁餞:河梁,橋,代指送別之地;餞,餞行。
素秋:秋季,因秋屬金,其色白,故稱素秋。
汐(xī):夜間的潮水。
空諸破:指勘破一切空幻,達到空無的境界。
豕(shǐ):豬。
此詩應為作者在友人圓音和尚隱居丹霞山后所作。詩中“河梁餞”提及秋日送別場景,或為送別后因思念與惆悵而寄詩,表達對友人禪修生活的向往及離別之緒。
全詩通過描繪友人隱居的清幽之景與回憶送別場景,融合自然之趣與禪意,既展現對山林禪修的向往,又流露離別惆悵,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簾捲背銀燈。冰簟鋪平。遙天明月未三更。睡鴨香銷花影上,衫袖涼生。
蓮漏一聲聲。珠露輕輕。飛來星火小流螢。最是多情蕉葉扇,欲卻還停。
藥知性亦病知源,
誰管尸靈骨已寒。
痛下一針雙眼活,
耆婆應未得其傳。
伏雨頹廊摧醉,茗香頻替花。鎮幾日、歲熟兵休,新亭側、尚欠人家。
湘翁歸尋社約,簞瓢慣、擔水泉試沙。悵昔游、巷陌依稀,青樓女、笑客扶杖斜。
剩曲記賡夢華。江鄉歲晚,蘆中一士藏他。畫角霜笳。暗吹換幾年涯。
尋秋瘦筇誰伴,偶畫壁,待籠紗。杯行禁嘩。歸槎句、為就云幔遮。
露下星未希,雞鳴何草草。
旅夢無端倪,征裳亦顛倒。
登岫逐落月,入林驚棲鳥。
野風自蕭瑟,隴霞漸縹緲。
忽覺馬首橫,始見龜蒙繞。
孤村李花明,茆屋鵲聲曉。
居人啟戶觀,慰我萬里道。
山川易為遠,歲月易為老。
局促風塵間,安得顏色好。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
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峰髻芙蓉綰。月明中、翠崖千仞,洞門雙判。若有人兮翳蘿薜,綽約不勝哀惋。三十里、桃花紅斷。花不長紅人命脆,才人間、十二星霜換。翛然往,碧云遠。
揉藍衫子當時伴。夢依稀、婆娑老淚,怎禁重見。寫向圖中疑是夢,夢醒誰真誰幻。空賺得、題詩盈卷。蓬島昆侖嬉游處,料不聞、拍枕千呼喚。青青草,小墳畔。
帝念可渠惟慎庸,谫才承乏赴追鋒。六年鞅掌重瞻袞,千載休光叨攺容。敷奏兼垂明試意,都俞莫罄對揚悰。從今捐糜尋常事,蹇蹇猶虞歉靖共。
親奉堯天春色饒,復聞中使下丹霄。賜金雪燦梁州品,衣繡云裁織女綃。什襲氛仍生劍佩,啟行彩應繞星軺。涓埃未報恩徒戀,回首宸居接□杓。
禪閣自何代,萬緣委飛埃。碑圖久亦滅,棟宗半欲摧。
一水中貫野,練光遠縈回。山容媚煙日,澹若今碧開。
清言已忘暑,況復同此杯。攀登曠士情,感寓騷人才。
停坡引歸騎,表郭瞻高臺。空夜兩古柏,颯颯吹涼來。
歲月蹉跎四二年,久違鄉井硯為田。頻嗟家國無寧日,滿目創痍汗馬前。
讀書讀律樂隨時,橫逆頻遭勉自持。忝作書生培國本,此心坦白鬼神知。
歲自更新憶舊人,畫樓妝閣兩無存。飄零浪跡悲游子,得失分明我自真。
身世滄桑歷劫多,風塵仆仆費摩挲。年來悟澈修身法,且學躬耕莫漫歌。
五騎行歌五馬前,
亂云輕點亂峰巔。
此時佳興此中醉,
一闋清詩一玉船。
玉塞朝朝有雁歸,
羽書應不到金微。
葡萄酒熟鑾奴醉,
苜蓿花開苑馬肥。
風吹城樹散群鴉,萬事摧藏感鬢華。
舊國自傳燕市筑,輕舟寧阻越溪花。
西園鄴下難重集,東岳平原憶共誇。
誰倚蘋洲怨春晚,碧云新對一江霞。
吳楚東南坼,胡為君遠行。
不知滄海上,月是故鄉明。
鴻雁幾時到,云霞過客情。
飄飄何所似,鷗泛已春聲。
園風索索吹井汲,海云凍合低平隰。
羊裘毛脫酒力微,枯倚青松坐白石。
昨夜雪花大于掌,隨風飛舞棲檐隙。
山陰有棹當詣誰,擁書兀兀抱雙膝。
竹竿壓折不開門,歲晏無人空嘆息。
露華澄澹月痕秋,
灝氣儲神侍帝猷。
暫握元樞均造化,
蒼生愿看濟川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