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南郊禮畢酺宴
配天昭圣業,率土慶輝光。
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
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配天昭圣業,率土慶輝光。
春發三條路,酺開百戲場。
流恩均庶品,縱觀聚康莊。
妙舞來平樂,新聲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節鳳歸昌。
幸奏承云樂,同晞湛露陽。
氣和皆有感,澤厚自無疆。
飽德君臣醉,連歌奉柏梁。
祭天彰顯了圣上的偉大功業,全國都在慶賀這榮耀的光輝。春天里三條大路熱鬧起來,皇帝賜宴開啟了百戲表演的場所。皇恩浩蕩施及萬物,人們聚集在康莊大道上觀看。美妙的舞蹈來自平樂宮,新穎的樂曲出自建章宮。舞者分組有序,如同日抱戴之祥瑞,隨著節拍舞動如鳳凰歸巢般美好。有幸演奏《承云》之樂,大家一同沐浴在如湛露般的皇恩下。天氣祥和萬物都有感應,皇恩深厚無邊無際。君臣沉浸在道德的熏陶中沉醉,接連吟詩如同漢武時的柏梁聯句。
配天:祭天。
率土:指全國。
三條路:指都城的三條主要道路。
酺:皇帝賜臣民聚會飲酒。
平樂:漢代宮觀名,常在此舉行樂舞表演。
建章:漢代宮殿名。
分曹:分組。
抱戴:一種祥瑞之象。
承云樂:傳說中的古樂名。
晞:沐浴。
湛露:《詩經》篇名,后常用來比喻君主的恩澤。
柏梁:即柏梁臺,漢武帝時筑,武帝曾與群臣在此聯句賦詩。
此詩是詩人奉皇帝之命而作。南郊禮是古代重要的祭祀活動,禮畢后皇帝賜臣民聚會飲酒,即酺宴。在這樣的場合,詩人為了歌頌皇帝的圣明和國家的繁榮,創作了這首詩。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帝圣德和國家昌盛。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麗、氛圍喜慶,具有典型的宮廷詩歌風格。在文學史上,這類奉和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君臣之間的文學交流活動。
蘭亭舊都講,今日意如何。
有樹關深院,無塵到淺莎。
僧居隨處好,人事出門多。
不及新春雁,年年鏡水波。
刖足豈更長,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蠡上,歸夢向汾水。
低摧神氣盡,僮仆心亦恥。
未達誰不然,達者心思此。
行年忽已壯,去老年更幾。
功名生不彰,身歿豈為鬼。
才看芳草歇,即嘆涼風起。
匹馬未來期,嘶聲尚在耳。
春秋罷注直銅龍,舊宅嘉蓮照水紅。
兩處龜巢清露里,一時魚躍翠莖東。
同心表瑞荀池上,半面分妝樂鏡中。
應為臨川多麗句,故持重艷向西風。
苒弱樓前柳,輕空花外窗。
蝶高飛有伴,鶯早語無雙。
剪勝裁春字,開屏見曉江。
從來共情戰,今日欲歸降。
腥鮮龍氣連清防,花風漾漾吹細光。
疊瀾不定照天井,倒影蕩搖晴翠長。
平碧淺春生綠塘,云容雨態連青蒼。
夜深銀漢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
力盡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寧,歸者唱歌行。
相逢古城下,立語天未明。
一身遠出塞,十口無稅征。
城前兵馬過,城里人高臥。
官家自供給,畏我田產破。
健兒食肥肉,戰馬食新谷。
食飽物有余,所恨無兩腹。
草青見軍過,草白見軍回。
軍回人更多,盡系西戎來。
孤館門開對碧岑,竹窗燈下聽猨吟。
巴山夜雨別離夢,秦塞舊山迢遰心。
滿地莓苔生近水,幾株楊柳自成陰。
空思知己隔云嶺,鄉路獨歸春草深。
禁漏初停蘭省開,列仙名目上清來。
飛鳴曉日鶯聲遠,變化春風鶴影回。
廣陌萬人生喜色,曲江千樹發寒梅。
青云已是酬恩處,莫惜芳時醉酒杯。
入境當春務,農蠶事正殷。
逢溪難飲馬,度嶺更勞人。
想取烝黎泰,無過賦歛均。
不知成政后,誰是得為鄰。
維舟綠溪岸,繞郡白云峰。
將幕連山起,人家向水重。
短才無獨見,長策未相逢。
所幸分堯理,烝民悉可封。
為郎非白頭,作牧授滄洲。
江界乘潮入,山川值勝游。
暑氣隨轉扇,涼月傍開樓。
便欲歸田里,拋官逐隱侯。
罷郎東出守,半路得浮舟。
大斾行當夏,桐江到未秋。
云閑分島寺,濤靜見沙鷗。
誰伴臨清景,吟詩上郡樓。
風濤幾千里,歸路半乘舟。
此地難相遇,何人更共游。
坐經嵩頂夏,行值洛陽秋。
到寺安禪夕,江云滿石樓。
舞鶴翔鸞俱別離,可憐生死兩相隨。
紅絲毳落眠汀處,白雪花成蹙浪時。
琴上只聞交頸語,窗前空展共飛詩。
何如相見長相對,肯羨人間多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