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良坦侄知永嘉
墨綬銅章拜命新,
鳴琴之治在于今。
花封佇見風流似,
柳舍休教別人殷。
墨綬銅章拜命新,
鳴琴之治在于今。
花封佇見風流似,
柳舍休教別人殷。
你剛被任命新職,佩戴著黑色綬帶和銅質官印。如今你就要像古時賢吏一樣以琴音教化百姓治理地方。我期待你在管轄之地展現出瀟灑不凡的風度,可別讓他人在你的住所比你還興旺。
墨綬銅章:黑色的印綬和銅質的官印,代指縣官等低級官職。
鳴琴之治:指以禮樂教化人民,達到“政簡刑清”的統治效果,常用做稱頌地方官的諛詞。
花封:舊時對縣的美稱。
柳舍:柳樹邊的房舍,可代指住所。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的侄輩良坦被任命為永嘉地方官員,作者為表達祝賀與鼓勵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較為重視官員的品德和治理能力,作者希望侄輩能在任上有出色表現。
這首詩主旨是祝賀侄輩任職新官并寄予期望。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傳統的親友間的勉勵文化。
夢回欹枕夜三更,煙樹微茫隔衛城。獨向屋梁驚落月,不堪還聽雁來聲。
龍首山頭桑苧翁。
深夜涼風發,迢遙送笛聲。只愁江月破,不放野云行。怨曲人多感,離腸恨易生。病中催坐起,傾側若為情。
圣祖功勛大,多方奠兩儀。誰云全盛世,乃是諱言時。筆短謀猷遠,坐孤更漏移。臣非愛多事,法祖以為期。
地白云黃雪亂飛,虛檐風急撲征衣。子猷入夜乘舟去,蘇武殘年持節歸。兵后殊方為客苦,病來親友到門稀。何緣得似兒童歲,貂帽狐裘學打圍。
滿目悲風起白楊,幽明相隔路茫茫。穗帷塵暗靈何在,寶婺星沉夜不光。忽爾無心呼阿母,猶然有夢禮醫王。板輿此日難重御,一到花間一斷腸。
倚樹空驚白發新,風飄萬點正愁人。不知誰唱歸春曲,更在朱欄綠水濱。
志業平生遠,發軔壯茲行。過家娛彩服,入郡引前旌。夕浦船依市,春山柳向城。楚邦民俗好,應愜宦游情。
會少別多,春也似人,魂夢飛越。藥裹香中,枉花團宮纈。占雨候、黃梅正老,唱陽關、楊枝待折。更留何計,五夜漏聲,紅淚蟾蜍咽。東風原是客。何況杜宇催別。悔不依禪,悟三生空闊。算天上離愁難寄,感人間同心暗結。萬般情緒,裊碎海棠絲上月。
無營詩亦苦,謾說有營勞。鳥宿三更轉,松涼孤月高。客情疏晚計,人事重秋毫。我欲棲林壑,忘言醉濁醪。
傅君隘流俗,舉步追古人。古人去已遠,斯道為荊榛。出門抱高志,區區向誰陳?十年江海上,漂泊但一身。念我德不孤,邂逅遂見親。相知寧苦晚,不覺逾三春。精微共探討,議論發清新。誼合然諾重,途窮憂思頻。如何語離別,使我意酸辛。酸辛不在別,欲留我何貧。閩水東赴海,楚山西入秦。春波正浩蕩,誰能知其津?
恰到楊村舊馬頭,北風吹雨便成秋。嗚嗚鬼物敗人興,掩卻篷窗且睡休。
宦情時事劇秋云,話到傷心不忍聞。別夢迢迢似明月,漢關楚塞遠隨君。
緬想如天遠,由來路不賒。快穿靈運屐,徑造普賢家。仰睇云霄遠,回觀錦繡華。老難持凈戒,細細酌流霞。
一廛避地本依劉,聞得更書始欲愁。舊德鐫碑在人口,歸裝載石壓溪舟。寄書莫忘青泥信,把酒誰同黃菊秋。新閣詩增風月價,自應神物護銀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