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三十七
春風料峭,春雨連綿。
桃花逐浪,新竹籠煙。
香嚴已往靈云去,一度春深一愴然。
春風料峭,春雨連綿。
桃花逐浪,新竹籠煙。
香嚴已往靈云去,一度春深一愴然。
春風略帶寒意,春雨接連不斷地下著。桃花隨著波浪漂流,新生的竹子籠罩在煙霧之中。香嚴禪師已經逝去,靈云禪師也已離去,每到春意漸濃之時,便增添一份傷感。
料峭:形容微寒,常用來形容春風。
逐浪:隨著波浪漂流。
籠煙:被煙霧籠罩。
香嚴:指香嚴智閑禪師,唐代著名禪僧。
靈云:指靈云志勤禪師,唐代禪僧。
愴然:悲傷的樣子。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在禪宗發展過程中,香嚴智閑和靈云志勤等禪師對禪宗思想的傳播和發展有重要貢獻。詩人在春日看到自然景象的變化,聯想到這些已逝的高僧,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偈頌以春日景色為引,借景抒情,表達對逝去禪師的追思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它體現了禪宗詩詞中常有的對生命和無常的思考,在禪宗文學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玉貌花顏金步搖,一番澡洗倍夭嬌。起來似不勝羅帔,倚定宮娥整翠翹。
鳥聲妨客夢,花片攪春心。易照水姿容,非復我登樓。徘徊臨北顧,慷慨俯東流。淚眼生憎好天色,離觴偏觸病心情。莫向邊鴻問消息,斷腸書信不如無。小楫登魚蟹,平原聚鳥烏。俯臨鐵甕重城迥,遠接金陵勝氣來。北固天下奇,憑虛倚樓堞。大江走天去,控以高崨嶪。君今向姑孰,山好江漫漫。炯如謫仙人,千載欣復還。角中飄去凄于骨,笛里吹來妙入神。愁眼不供千樹雪,醉頭猶奈一枝春。濛濛清露濯幽葩,醉質斕斑襯曉霞。顧我從來貧到骨,經營藜藿亦艱辛。樓下旌旗五丈馀,府中賢尹計魁梧。
客來草草治杯盤,道與家人勿憚煩。但要陶泓毛穎在,未為無以遺兒孫。
靈鵲向我鳴,隔戶聞剝啄。高士忽見過,一笑情不薄。春韭已勝剪,請就梅花酌。人生百年內,急景蛇赴壑。薰蕕雜香臭,涇渭混清濁。世態難與言,舉觴且為樂。
狂名未除,頭銜愧書。何時得佩金魚,問此生有無?高陽酒徒,煙波釣徒。何人堪作吾徒?掩春風敝廬。
連日霏霏濕夕陽,灑衣沾席碎聲長。暑天不是苦多雨,愛與人間生晚涼。
松蘿高鎮夏長寒,透出群峰畫恐難。造化功成彰五德,洞天云散露花冠。
井水曼歌處,日日笑顏開。人間真率嘉會,別墅借樓臺。管甚漂萍泊絮,只自提鷴挈鷺,乘興放船來。有美共酬唱,肯讓古蘇梅。載絲竹,云上下,月徘徊。休悵鬢須霜雪,堂上壽尊陪。莫是商山四皓,還比香山九老,壇坫主鴻裁。人道謫仙下,靈境即蓬萊。半畝謝公宅,一角傍慈山。修來塵界清福,勝似餌金丹。不諱疏狂白眼,自愛匿蹤泉石,參破利名關。人與菊俱壽,歲歲主騷壇。楊園里,蘿徑晚,竹陰寒。曾訪雨中齋館,秋色貺奇觀。別有深情好古,鎮日丹黃在手,吟稿檢蟫殘。兄弟互師友,不羨住瑯嬛。
璧水澄澄玉作鉤,黃云冉冉映朱樓。懸知多暇聊攀陟,到有新詩在上頭。
君隱相江東,東江匯門前。園涉日成趣,猿鳥相周旋。問是誰東鄰,我屋羅浮煙。
郁蒸仲暑月,長嘯北湖邊。芙蓉始結葉,拋艷未成蓮。
口哆聲嗔,招舟孟津。馬飲濁浪,人立濁塵。貴輿賤騎,飛軀逐利。老反山阿,白頭入地。
細蓓繁英次第開,攀條盡日未能回。不如醉臥春風底,時使清香拂面來。
一曲霓裳絕代無,春風省識美人圖。分明剝出雞頭肉,滑膩如凝塞上酥。
欲知明主念邊民,請看皇華遣大臣。銅鼓山前饒暮雨,畫熊車上有陽春。平生慷慨多憂國,今日馳驅敢愛身。七十四年衰病客,尚能持此為君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