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張舍人
裘馬東來日尚和,停驂小院避笙歌。
僧將解制拈槌懶,客為思鄉得句多。
書案無花留冷馥,松庭有月浸清波。
囊空每憶張公子,燕市迢迢去若何。
裘馬東來日尚和,停驂小院避笙歌。
僧將解制拈槌懶,客為思鄉得句多。
書案無花留冷馥,松庭有月浸清波。
囊空每憶張公子,燕市迢迢去若何。
你穿著裘衣騎著馬東來的時候天氣還暖和,停下馬車在小院躲避笙歌喧鬧。僧人即將解制卻懶得拿槌子,客人因為思鄉寫出很多詩句。書案上沒有花卻留著冷香,松樹下的庭院有月光如清波浸潤。我囊中羞澀時常想起張公子你,那遙遠的燕市你去了后情況如何呢?
裘馬:穿著裘衣,騎著馬,形容生活豪華。
驂:這里指馬車。
解制:僧人解除坐禪的規制。
冷馥:清冷的香氣。
張公子:指張舍人。
燕市:指燕國的都市,這里可能泛指北方的城市。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身處異鄉,生活并不寬裕,在這樣的情境下思念友人張舍人,于是寫下此詩。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穩定,但詩人個人生活可能面臨一些困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生活場景來傳達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湖山十里芰荷香,穩送朝天一夜航。
前席固應思見賈,留行政不待徵黃。
懸知筆下三千字,小試囊中一二方。
自笑侯芭今白首,彈冠何敢企王陽。
悠悠功名期,苒苒歲月過。
勞生閱半百,僅爾脫寒餓。
山林有夷涂,此責當萬坐。
閉門歌陽春,非君諒誰和。
莫問依劉跡,金臺又度秋。
威儀非上客,譚笑愧諸侯。
禮許無拘檢,詩推異輩流。
東林未歸得,搖落楚江頭。
日高鳴佩下蓬萊,冊使親勞侍從才。
明月當筵開竹苑,雄風揮翰起蘭臺。
獵看云夢千騶出,書報衡陽一雁來。
共羨過家榮晝錦,禁廬人已待君回。
蟆頤江上靜無濤,永逸功夫在一勞。昨晚秋風原上看,長腰粳米薦琴高。
夏秋雨集澮溝盈,雨過江空洲渚生。事到無根元易涸,要將心地作池城。
八表云昏氣候偏,秋霖成澤市乘船。平舟老子閒無事,看盡熙豐祐圣年。
錯教人意向花濃,萬樹香飄一夜風。行過東津莫回首,一番春事又成空。
我得無言贈麥岐,乾坤游走到何時。千山萬水無窮意,分付芙蓉杖一枝。
雪后春煙漠漠浮,揚舲擊楫向中流。
江通潮汐分吳地,路入溪山隱越州。
振武戈矛皆駐馬,省方斿葆此乘舟。
風帆沙鳥看何限,遠近云霞望里收。
簪纓朝罷天初曙,退直歸來日未斜。嬴淂一生心自在,愧無才德報皇家。
染翰歸來興自賒,吟鞭笑指夕陽斜。英英天際云飛處,幾度相疑是我家。
公館歲將闌,更深不覺寒。
宦情甘寂莫,民隱苦艱難。
渡近潮聲逼,窗疏夜色殘。
何人沽美酒,小酌暫成歡。
金玉舊情懷。風月追陪。扁舟千里興佳哉。不似子猷行半路,卻棹船回。
來歲菊花開。記我清杯。西風雁過瑱山臺。把似倩他書不到,好與同來。
寒露散空濛。明霞在遠峰。愛冰蟬、斜掛疏桐。瑟瑟西風催漏去,頻移向、畫簾中。
小徑百花叢?;ㄩg爾伴儂。對清潭、卻又無蹤。翠袖添寒燈欲暗,還疑是、隔紗籠。
松江老兵八十四,為我追述純皇事。純皇當日真圣神,十全武功古無二。
是時老兵年二十,軍中轉戰稱無敵。功成不居歸江南,馬槊由來推第一。
歸來自幸身猶在,同我太平六十載。已見年來武備荒,難將曩日雄心改。
一朝妖焰擾云間,老兵談笑麾金鞭。如此逆賊真鼠輩,誓與此賊不共天。
百戰不輸一戰負,老兵向前眾兵后。末路英雄不自由,無端罰作城門守。
上海城門當沖要,微秩居然尚游徼。執梃門前大聲呼,是何意態亦可笑。
自憐少小本豪英,老去凄涼百感生。疇昔彎弧夸偉略,今來擊柝博微名。
老兵言罷吞聲泣,予亦停車為悒悒。老兵老兵爾勿悲,我有一言君聽之。
君不見戰國侯嬴能酬知,晚監夷門人所思。又不見西漢梅福辭北闕,為吳門卒猶盡職。
古來賢豪不得志,往往蕭條屈下位。君生不作李西平,猶幸身作灞橋尉。
峨峨城門冠蓋多,賈胡碧眼無譏呵。窮途有客歸不得,盱衡厲色君則那。
歸鴉點點斜陽暮,老兵無語入城去。秋色蕭疏古道寒,一鞭直指松江路。
有客揮毫賦老松,筆端但覺翠重重。
踏馀偃蹇霜枝鶴,吟罷騫騰雨葉龍。
清韻已知擅朱夏,寒心應不畏玄冬。
晚來東海風吹急,欲洗秦家曩日封。
日邊飛下詔黃新,大府潛藩屬老成。
一代儒宗還北闕,十年法從對延英。
從容定有回天力,咫尺重聞曳履聲。
便覺兒童語音好,謝公今起慰蒼生。
寧邊廟算遣朱顏,
不比文姬出漢關。
忠節豈勞傳畫史,
巍巍青冢壯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