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康道中
弱冠負文翰,此中聽鹿鳴。
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唯余路旁淚,沾灑向塵纓。
弱冠負文翰,此中聽鹿鳴。
使君延上榻,時輩仰前程。
丹桂竟多故,白云空有情。
唯余路旁淚,沾灑向塵纓。
二十歲時我憑借文才出眾,在此地聽聞考中者的慶賀之聲。地方長官對我以禮相待,同輩人都羨慕我有美好的前程。可惜考中進士之事多有變故未能如愿,我只能空對白云寄托情思。只剩下我路旁的淚水,灑落在沾滿灰塵的帽帶上。
弱冠: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冠禮,表示成年。文翰:文章,借指文才。
鹿鳴:《詩經·小雅》篇名,后來科舉時代以“鹿鳴宴”祝賀考中者。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延上榻:用東漢陳蕃為徐穉特設一榻的典故,指以禮相待。
時輩:當時的同輩人。
丹桂:比喻科舉中第。
白云:常象征閑適、自由,此處表詩人的情懷。
塵纓:沾滿灰塵的帽帶,指仕途。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內容推測,詩人年輕時憑借文才受到地方長官禮遇,同輩人也看好他的科舉前程,但在科舉之路上遭遇諸多變故,未能如愿,在南康道中觸景生情寫下此詩,當時心境應是失落、沮喪的。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科舉失利的痛苦。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今昔對比增強感染力。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科舉不順時的普遍心境。
章臺楊柳月依依。飛絮送春歸。院宇日長人靜,園林綠暗紅稀。
庭前花謝了,行云散后,物是人非。唯有一襟清淚,憑闌灑遍殘枝。
華山渭水秀靈鐘,半千嘉運誕英雄。彎弓射殺霸陵虎,用兵髣髴孫吳公。
高郎灑落為元子,天容道骨軒仙風。虎帳趨庭寒劍氣,天邊結友敦高風。
下帷默與圣賢對,鉤深索隱皆旁通。肝腸盤屈疊麗錦,心胸洞徹光玲瓏。
文章氣力長萬丈,那應筆夢生春虹。山僧素有孝基眼,觀人雖眾無如公。
抵掌快談恨已晚,區區作別訂重逢。君不見浮粟之水清且幽,斬荊撥草君所謀。
我行當作陸沉士,華軒鶴蓋期一至。一夜清燈數茗杯,寒山世事兩徘徊。
秋風觸處無高下,行人畏上越王臺。
苦喚無應可奈何。瞻碑撫石淚滂沱。男兒報國忠心壯,弱妹虛生恨事多。
興鼎革,振山河。黃花崗上我哥哥。英名永在千秋史,血染粵山百丈高。
入門檐鳥亂,紅葉照青衫。
童子初弛笈,花驄乍解銜。
甕頭傾滟瀲,卷里出巉巖。
屢眄跫音至,秋來信幾緘。
目斷滄溟徒卻步,
此中豈是無門戶。
不犯波瀾過得來,
海天風月無分付。
十五鄰家女末行,
棹歌端的訴衷情。
試將月出株林比,
應有齊風檃未成。
一痕新上。巧擬纖纖眉黛樣。故惹相思。鏡里曾憐入鬢時。
何妨孤寐。應信團欒終必遂。此夜紅窗。莫對幽暉更斷腸。
風柳驚霜日夜飄,客程中夜馬蕭蕭。據鞍髣髴如殘夢,曉月一鉤猶未消。
赪肩攜擔又催程,寸許孤燈照壁青。破縣殘更誤傳曉,馬行十里見明星。
誕圣嘉辰卜萬年,
壽觴初進起爐煙。
仙韶才奏齊天曲,
三十六宮人盡傳。
此夜江邊月,清光昨雨天。
自知雖小待,曾不減高圓。
以往復何悶,今看豈足憐。
老夫觀否泰,起坐釣臺邊。
晴鵲迎初日,旌斿照野雄。
宦情滇海曲,鄉思浙江東。
上計宜新化,升明仰至公。
懸知騎馬路,強半五云中。
橫抹煙嵐影緩移,山南山北與樵宜。
呼群扳磴歡情愜,戴笠穿林野興怡。
歌和禽啼隨意晚,響承風遞出巖遲。
悠悠馀韻歸途近,世事紛紛那管知。
心與虛空講未終,
一呼回首一開容。
勿言去后無消息,
云外西山翠掃空。
人在萬山外,月在幾重天?可堪客里中秋,去歲復來年!
三尺陽臺立遍,滿目煙籠霧鎖,一雨一層寒。淅瀝正盈耳,點滴到心間。
負西窗,燈如幻,照無眠。縱然眠得,應無蟾影夢中圓。
漫道深盟堅誓,還怕終成一笑,此意渺難全。紅葉明朝好,何處寄嬋娟?
幾席近漣漪,枕簟依林樾。
琴聲歇流水,扇影卻明月。
涼襟何逍遙,炎歊坐超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