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書絕句 十五首 其二
受禪應為衛覬書,
邯鄲韋誕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傳法,
一脈踰河走傳車。
受禪應為衛覬書,
邯鄲韋誕比何如。
瓘恒世受真傳法,
一脈踰河走傳車。
《受禪表碑》應該是衛覬所寫,邯鄲的韋誕與之相比怎么樣呢?衛瓘、衛恒世代接受真傳的書法技法,這一脈書法技藝如傳車過河般流傳下去。
受禪:指王朝更迭,新皇帝接受舊帝讓給的帝位。這里指《受禪表碑》。
衛覬(jì):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文學家。
邯鄲韋誕:韋誕是三國魏書法家,邯鄲人。
瓘恒:指衛瓘和衛恒,二人都是魏晉時期著名書法家,衛瓘是衛覬之子,衛恒是衛瓘之子。
踰河:越過河流。傳車:古代驛站的專用車輛。
此詩可能創作于作者研究書法史、對古代書法大家及其傳承進行梳理和思考的過程中。作者在深入了解魏晉時期書法發展脈絡后,有感于衛氏家族書法傳承的重要性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探討書法傳承,突出了衛氏家族在書法傳承中的重要地位。其特點是簡潔地表達書法見解,在書法研究史上為后人了解魏晉書法傳承提供了參考。
笑語盈盈脂粉香,兒家湘水太陽鄉。紅暈勸酒狂歌舞,客散焚煙夜未央。
豈不聞北海鵬。扶搖一夕起,摶擊九萬程。又不見渥洼駒。朝飲東海水,暮宿昆崙墟。古來磊落奇男子,變化騰驤亦如此。英風激烈干云霄,偉績軒轟冠青史。我昔年少天下游,大河南北西梁州。望遠將登岱岳頂,觀瀾欲泛溟渤流。爾來戰藝梁園日,秋月離離桂花實。更隨春水到龍門,一躍風濤生霹靂。中間斂翼就閒居,峨冠且復歌唐虞。半載悠悠客京索千錢,僦得城南廬。城南之廬絕蕭灑,開門直見南山下。南山朝青暮亦青,人情誰似山光者。陳夫子,儒之豪,早年獨步亨衡高。雄文應不讓班馬,清詞真可追風騷。籍籍才名三十載,到處菁莪秀而藹。春生杖屨樂薰陶,霜吼金鐘共傾駭。眾人視我同眾人,先生視我情何真。乃悟知音古來少,伯牙獨與鐘期親。先生剩注樽中綠,我為先生歌一曲。老天生才既有需,豈向塵埃長碌碌。一歌既竟還復歌,歌長此意將如何。殘冬便須終日酩酊醉,春來喜見萬里風云多。
前行逐后行,同著錦裲襠。彈鶯休中燕,打鴨莫驚鴦。
將軍解甲慕空門,千里攜家向故園。繡佛堂前須記憶,拈香擇火總承恩。
似聞天地厭縱橫,幕府秋閒白羽聲。一嘯玉關回萬馬,長驅滄海失千鯨。清時豈少安危計,薄祿誰論去就名。好買吳船春水發,向來農圃未須輕。
洞壑回千疊,行行興不窮。云添短鬢白,花映老顏紅。峭壁稀人到,仙源有路通。飄飖更深入,始覺脫樊籠。
元長秉奇調,弱冠慕前蹤。眷言懷祖武,一簣望成峰。途艱行易跌,命舛志難逢。折風落迅羽,流恨滿青松。吏部信才杰,文鋒振奇響。調與金石諧,思逐風云上。豈言陵霜質,忽隨人事往。尺璧爾何冤,一旦同丘壤。右率馥時譽,秀出冠朋僚。聳茲千仞氣,振此百尋條。蘊藉含文雅,散朗溢風飆。楸槚今已合,容范尚昭昭。長史體閒任,坦蕩無外求。持身非詭遇,應物有虛舟。心從朋好盡,形為歡宴留。歡宴未終畢,零落委山丘。東南既擅美,洛陽復稱才。攜手同歡宴,比跡共游陪。事隨短秀落,言歸長夜臺。少府懷貞節,忘軀濟所奉。吏道勤不息,繁文長自擁。既闕優孟歌,身沒誰為寵。韋叟識前載,博物備戎華。稅驂止營校,淪跡委泥沙。始知庸聽局,方悟大音賒。處和無近累,天然有勝質。蕭瑟負高情,耿介懷秋實。義貴良為重,蘭摧非所恤。一罷平生言,寧知攜手日。豫州懷風范,綽然標雅度。處約志不渝,接廣情無忤。頡頏事刀筆,紛綸遞朱素。美志同山阿,浮年迫朝露。
藹藹籬下菊,眾卉恒蔽之。涼飆颯然至,妍華見幽姿。有酒盈吾樽,欣言及茲時。幽鳥懷茂林,潛魚樂深池。且為歡此飲,知命復何疑。
湖頭船,湖尾屋,丈人把叉婿收目。朝餔乾鱉裙,暮膾鮮鯽絲,螺頭蚌子送婦歸。
談笑能令國勢強,一時忠義凜秋霜。挽回騩馭還長樂,直把鴻勛紀太常。問寢東朝宮殿曉,來庭北使塞垣長。輔成孝弟光寰宇,竹帛仍傳萬世芳。
半抱琵琶撥復停,清歌未唱墜梁塵。座中聾瞽聽不見,從子千聲與萬聲。樓臺寂落過流螢,瑟瑟風弦振敗林。夢起長街千遍繞,一天明月冷無聲。
新詩遠寄將,字字脫塵俗。時節近重陽,何由同把菊。
樹捧山煙補缺云,風揉花雨作香塵。綠楊盡道無情著,何苦垂條拂路人。諸峰知我厭泥行,捲盡癡云放嫩晴。不分竹梢含宿雨,時將殘點滴寒聲。
蘭葉微紅玉露秋,碧山流水思悠悠。美人何處空搖佩,見畫相思幾度愁。
世家傳孺子,儒術邁楊云。遠紹宣尼業,旁摹柱史文。蘊真安可測,摛藻已難群。欲報瑤華贈,春林尚未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