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二
臨欲別,何處見回眸。一丈紅墻遮玉砌,十年青鳥斷銀鉤。往事總成愁。
憔悴盡,花滿憶春游。褰幌月華窺擁被,隔簾風影報梳頭。終日并蘭舟。
臨欲別,何處見回眸。一丈紅墻遮玉砌,十年青鳥斷銀鉤。往事總成愁。
憔悴盡,花滿憶春游。褰幌月華窺擁被,隔簾風影報梳頭。終日并蘭舟。
臨近分別時,到哪里才能再見她回頭的模樣。一丈高的紅墻遮住了玉石臺階,多年來音信斷絕。過去的事情都成了愁緒。人已憔悴不堪,繁花盛開時回憶起曾經的春游。撩起窗簾,月光仿佛在窺視我擁被而臥,隔著簾子仿佛看到她梳頭的影子。一整天都與她的小船相伴。
一丈紅墻:指阻隔兩人相見的屏障。
青鳥:傳說中為西王母傳遞消息的神鳥,這里指傳遞書信的人。
銀鉤:指書信。
褰幌:撩起窗簾。
由于缺乏明確資料,推測此詞可能創作于作者與愛人分別之后。當時或許社會環境安穩,但作者個人情感上遭受離別之苦,內心充滿愁緒,因而寫下此詞抒發情感。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離別之愁和對往昔的懷念。其特點是情感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婉約詞的特色,以細膩筆觸描繪出情感世界。
共理經年惠利豐,此邦歌頌藹提封。仙都洞府春風好,處士星躔瑞氣濃。道向偓佺傳口訣,禪從摩詰悟心宗。世間功業公馀事,平日高情薄萬鐘。
羅敷初總髻,蕙芳正嬌小。月落始歸船,春眠恒著曉。
西風亂葉溪橋樹。秋在黃花羞澀處。滿袖塵埃推不去。馬蹄濃露,雞聲淡月,寂歷荒村路。身名多被儒冠誤。十載重來漫如許。且盡清樽公莫舞。六朝舊事,一江流水,萬感天涯暮。
一橈打省猶回首,露布須收人與船。不著釣絲牽老會,卻留戽斗付龍眠。
周公大圣獨遭謗,元晦真賢亦被譏。堪嘆古今兩陳賈,如何都把圣賢非。
月似當時人似月。人未老舊恩先絕。倚闌愁對月華圓,淚暗滴,傷離別。憐君何事生盈缺。空有恨只應難說。素娥嬌怯玉樓寒,但不肯,因人熱。
八十隨形好,相有三十二。四諦及三乘,同一無生智。名為一合相,非是人同類。凡夫共佛同,一體無有異。若論心與境,懸隔不相似。凡夫惟妄想,攀緣遍天地。常懷三毒心,損他將自利。佛心常慈悲,善惡無有二。蠢動諸眾生,心同一子地。六識空無生,六塵將布施。意根成妙覺,七識平等智。
咳唾成珠玉,吾儕孰子如。更勤潘氏學,豈愧樂尚書。
沄沄波涌玉魴流,寫影云山兩岸秋。高柳城坊疑白下,晚江鼓角似黃州。氣佳勢勝無南北,地轉天回感去留。風景不孤窮塞主,經綸誰任富民侯。
芙蓉涼淺未全紅,稚子攔街斗草蟲。節物變遷風景在,故園心事不言中。
孤山亭榭倚湖邊,長日對花真可憐。照水豐姿何皎潔,隔林芳態自清妍。與花為友心偏喜,得句驚人世共傳。玉色冰肌兩奇絕,皎如鶴立玉階前。
南郭山人隱幾處,青山白云無所住。萬壑度盡松風聲,更向了堂參一句。
仆射文章六百春,人間又見石麒麟。朱顏白發古仙伯,和氣清風今德人。出處三朝常守道,承宣千里更宜民。圣時共政須耆舊,歸去千秋輔紫宸。
別來花照路,別后露垂葉。歌舞須及時,如何坐悲妾。
柳綿稀,桃錦淡,春事在何許。一種秾華,天香漬冰露。嫩苞疊疊湘羅,紅嬌紫妒。翠葆護、西真仙侶。試聽取。更饒十日看承,霞腴污塵土。池館輕寒,次第少風雨。好趁油幕清閑,重開芳醑。莫孤負、鶯歌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