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望山僧院
巉巉危岫倚滄洲,聞說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各是病來俱未了,莫將煩惱問湯休。
巉巉危岫倚滄洲,聞說秦皇亦此游。
霸主卷衣才二世,各是病來俱未了,莫將煩惱問湯休。
險峻的山峰倚靠在海邊,聽說秦始皇也曾到此游覽。霸主秦始皇的基業傳到二世就覆滅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病痛且都沒個盡頭,不要把煩惱去問湯休和尚。
巉巉(chán chán):形容山勢險峻。
危岫(xiù):險峻的山峰。
滄洲:濱水的地方,常指隱士居處,這里指海邊。
霸主:指秦始皇。
卷衣:這里可能象征著帝王基業。
湯休:指南朝宋僧人惠休,后常以“湯休”代指僧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秦望山相傳為秦始皇東巡時所登之山,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詩人可能在游覽秦望山僧院時,聯想到秦始皇的霸業興衰,結合自身對人生的感悟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也存在著各種動蕩和變遷,引發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秦始皇的歷史故事,抒發對歷史興亡和人生煩惱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將歷史與現實相結合,以簡潔的語言表達深刻的哲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也反映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思考。
劍不潛鋒歲未豐,帶牛佩犢走西東。誰憐耕墾三時力,不直干戈一掃空。破屋饑人啼夜雨,荒村冤鬼哭秋風。有司科斂仍如舊,愿霽霆威略見容。
淝水無情日夕流,十年前事漫尋搜。羈懷送日凋蓬鬢,歲晚遄征老敝裘。多少憶,憶還休。眾芳如海繡神州。滿汀晴雪秋光好,莫指蘆花笑白頭。
短鬟一如螓,長眉一如蛾。相共棹蓮舟,得花不如他。
束發誦遺篇,生遲五十年。焚香端不愧,心跡可青天。
秋風吹汝鬢成絲,移病還家竟不疑。官是伯強曾補處,身如元亮已歸時。青山老去渾相識,黃菊平生最受知。我亦相從上吳會,夕陽騎馬看殘碑。
駱家原頭鬼夜哭,寒風衰草聲蔌蔌。狐嘷鴟嘯若同悲,有人嗚咽吟莪蓼。攢眉低首恨終天,萬古遐思情一掬。吾父棄背三十年,傷哉吾母今不谷。泉臺音容終不見,安用此身生碌碌。鳥飛不盡天漠漢,忍使吾親此孤獨。古稱事死如事生,誰向荒原問水菽。亟遣妻孥歸守舍,日傍丘墳奉饘粥。黃昏清曉雙涕淚,斜風注雨半間屋。墳邊淚濕無乾土,怨云夜夜來棲宿。李興擗踴生芝草,王裒攀號枯柏木。凄凄中野馀三年,赫赫賢聲震鄉曲。鄉曲義士共捐貲,遠村近村車馬簇。函書走介徵我詞,隧道貞珉高矗矗。由來天性本相同,景從雷動同伸縮。在昔互鄉與勝里,千年聞者心猶恧。于時縱有斯人徒,青蠅蒼狗終不淑。乃知吾鄉風俗厚,萬石里門鄭公谷。清時孝治光四海,以茲便可入薦牘。孝子忠臣非兩事,移孝豈肯為國辱。深卷無人采風謠,通衢見說多推轂。丹楓滴露自泣血,白楊長夜應瞑目。我言安足為重輕,世情隨處生寒燠。謾拈筠管動悲吟,會見楚聲來陸續。秋容淡淡滿長空,不管西飛白日速。
鄂渚輕舟未發,瀟湘倦客多愁。可恨一江春水,無情日夜東流。碧草桃源路斷,紫芝商嶺云深。高樹月明啼鴂,一聲一度傷心。
海山昏,寒云欲下,低低壓吹帽。平沙浩浩。想關塞無煙,時動衰草。蘇郎臥處愁難掃。江南春不到。但悵望、雪花夜白,人間憔悴好。誰知廣寒夢無憀,丁寧白玉煉,不關懷抱。看清淺、桑田外,塵生熱惱。待說與、天公知道。期臘盡春來事宜早。更幾日、銀河信斷,梅花容易老。
我家篁墩上,絕類筼筜谷。長憐此君凈,不解砭予俗。吳君結亭子,瀟灑延眾綠。清吟答天籟,塵鞅謝煩逐。分明食肉相,兼此林下福。齋居開墨本,已覺幽韻足。君才何可當,風采如植玉。擬試國醫手,坐遣元氣復。江南渺煙雨,因之動遐矚。汗青我終慚,筍譜或能續。
羈客當寒夜,驚魂自不眠。風簾清寂寂,霜月冷娟娟。衰鬢淮陰道,歸心歲暮天。敝裘擁獨坐,譙鼓暗云川。
山幽多美竹,不畏雪霜寒。好共叢生桂,移來月里看。
年華都逐水流東。再相逢。一衰翁。不道而今,豪氣減元龍。白發青衫人老矣,才又向,舞雩風。片帆煙雨淡溟蒙。渺孤鴻。太匆匆。誰似髯參,依舊醉顏紅。明日九重仙詔下,還又見,紫泥封。
碧隔窗紗煙似語。午夢驚回,影暗斜陽樹。漸覺哀蟬如泣訴。酒邊誰會傷心處。畢竟芳時留不住。一夕春歸,紅紫都無據。次第霜寒堪閉戶。小樓依舊聽風雨。
鐫磨文律似攻駒,十載相從亦數予。卷白欲傾東海酒,閉門貪鈔北堂書。風煙入眼山圍座,鷗鷺驚心水滿渠。此樂定非公所有,為聞鰲禁席頻虛。
知公雅志喜文章,光燄須觀萬丈長。太傅辭華宜鑒別,翰林豪放不尋常。筆端妙語誠須識,馬上奇功慎勿忘。正是英雄馳騁日,策勛麟閣姓名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