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里年節竹枝詞 其八
月到中秋分外殊,
嘗新有餅美于酴。
良宵忙煞癡兒女,
牧豕槽邊問椅姑。
月到中秋分外殊,
嘗新有餅美于酴。
良宵忙煞癡兒女,
牧豕槽邊問椅姑。
月亮到了中秋格外不同,品嘗新做的餅比美酒還美味。美好的夜晚可忙壞了那些天真的兒女們,他們跑到豬圈旁去問椅姑。
殊:不同。
酴(tú):這里指美酒。
椅姑:可能是當地習俗中的某種神或精靈。
此詩可能創作于傳統中秋佳節時,當時社會保留著豐富的傳統節日習俗。詩人看到孩子們在中秋夜天真的活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以記錄節日里的生活場景和民俗風情。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中秋佳節的生活場景和民俗活動。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充滿生活情趣。它反映了當時的節日文化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具有一定的民俗學和文學價值。
西山龍藏郁巑岏,聞說先皇此駐鑾。百道泉光飛寶地,萬年松影靜瑤壇。綺羅香寢天花落,劍佩聲沉曙月寒。玉蕊瓊枝長不老,空余輦路石漫漫。
長陵松柏氣成龍,極望蒼然總漢封。槃木西來是符拔,扶桑東盡見艨艟。旌旗夜攝千烽偃,玉帛春看萬國從。七萃貔貅今不乏,坐教敵騎出居庸。
云溪溪上杏花開,白發山翁手自栽。香雪不融丹灶火,彩霞長護老君臺。月明有客吹簫坐,仙境無人問酒來。我欲與師連夜醉,莫教風雨遍蒼苔。
玉壺照射珊瑚枝,金尊寶盌碧琉璃。天球大貝緣相襲,黃鐘朗叩朱弦希。此物寥寥誰可屬,大雅任公追其躅。元水潛探象罔珠,荊山細剖陵陽玉。浩氣能令溟海翻,雄情直使昆崙蹴。顧我羅浮亦壯哉,赤城霞氣相往來。春行兩越題應遍,嘯弄暇日揮清裁。手授元文騰五色,虹霓萬丈光莫逼。賤子蓬心頓欲開,鸴鳩弱羽難為力。一代才華眾所宗,昔者歷下今見公。孤飛未可遺群從,愿作浮云護赤龍。
池邊風裊裊,竹里影微微。薄暮西山曲,蕭條涼雨歸。伏檻看秋色,四睇亂清輝。哀猿連谷響,迷鳥隔云飛。朝市名仍系,林壑興難違。眷言反初服,蘅杜尚芳菲。
淅瀝初蕭索,寒聲處處疑。園林風起夜,庭院月明時。客思愁宵永,秋商入候悲。凄涼孤館閉,鄉念有誰知。
鄭州民稠田不足,生計家家只耕陸。歲饑麻豆不堪充,小戶年來多種粟。粟苗幪幪過人長,粟葉青青粟穗黃。老妻稚子欣欣喜,晚摘成筐夜舂米。入廚炊飯滑且香,自說無如種粟強。鄉村米價日騰涌,我粟如茨被丘隴。世間百事總艱辛,到底勤耕不誤人。一粒落地萬倍利,消得幾何納官稅。惰農好食如狼虎,奔走長年離鄉土。良田繞屋不勤耕,怨天只恐謀生苦。豈知世物隨人轉,得失眼前人不見。愚癡可笑亦可憐,作詩徑為惰農勸。
瘦骨關東漢,能為裂石聲。紫玉一簫管,臨風眾鬼驚。
燈花小綻銀荷綠,絳云長繞玲瓏玉。白首老他鄉,夢窗迷草窗。笛邊金石壽,一曲新題就。莫道不思君,共誰憐楚魂。夢邊誰續珊瑚網,空教南渡存真賞。瑞腦篆如絲,一燈吟坐時。芳痕馀舊陌,幾許歡游跡。準擬買輕帆,佳期重更占。
前登灞陵道,還瞻渭水流。城形類北斗,橋勢似牽牛。飛軒駕良駟,寶劍雜輕裘。經過狹斜里,日暮與淹留。
地主重逢感舊游,廿年真負竹山秋。崖根老耐湖波激,天極東連海氣浮。形勝縱觀經幾士,帆檣交影落三州。登臨卻悟追隨晚,愿乞奇書掛仗頭。
獨有江海情,偏隨物候新。云煙馀潦倒,麋鹿共和春。日月高歌遍,乾坤酌酒頻。祇今農臥穩,披豁露吾真。
罷官江海得優游,更欲翱翔上國游。林麓盡多閒歲月,身心無限可綢繆。豪華易盡誰堪托,甲子難教再一周。酒醒試思寒夜后,光陰如箭雪盈頭。
上圣臨三極,維師正百工。忠清兩楊綰,誠一再溫公。衡岳摧天柱,明堂失棟隆。初元得名相,不待卦非熊。孝廟乘乾日,光宗宅震宮。夔龍池集鳳,黃綺翼高鴻。初政扶皇極,三朝抗大忠。期年坐黃閣,萬古一清風。天下非無士,胸中自有人。如何初拜相,首薦一遺民。恩我丘山小,懷公骨肉親。白頭哭知己,東望獨傷神。
曉出花光寺,云沙照眼新。歸來看圖畫,借問若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