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盛伯熙祭酒
高帝神靈日月懸,宗臣憂國對諸天。
掛冠神武方強歲,縣肘醫方遣莫年。
子政流傳封事稿,靈均欲賦遠游篇。
桃花明照郁華閣,金石應傳集古編。
高帝神靈日月懸,宗臣憂國對諸天。
掛冠神武方強歲,縣肘醫方遣莫年。
子政流傳封事稿,靈均欲賦遠游篇。
桃花明照郁華閣,金石應傳集古編。
開國皇帝的神靈如日月高懸,國家大臣憂心國事面對蒼天。您正當盛年就辭官歸隱,晚年靠鉆研醫書打發時光。您像劉向一樣有流傳的奏疏文稿,又似屈原想要創作遠游篇章。桃花明亮地映照郁華閣,您的金石研究成果應會編成集古之書流傳。
高帝:開國皇帝。
宗臣:國家重臣。
掛冠神武:指辭官。神武,神武門,古代官員掛冠辭官之處。方強歲:正當壯年。
縣肘醫方:指鉆研醫書。縣,同‘懸’。莫年:晚年,莫,同‘暮’。
子政:西漢劉向,字子政,曾多次上書言事。封事稿:密封的奏疏文稿。
靈均:屈原,名平,字靈均。遠游篇:屈原的《遠游》。
郁華閣:可能是盛伯熙的居所。
金石:指古代銅器和石刻,這里指金石學研究。集古編:匯集金石研究成果的書籍。
盛伯熙即盛昱,是晚清宗室、詩人、學者。他曾因彈劾官員等事在政壇有一定影響,后因不滿官場黑暗等原因壯年辭官。此詩可能創作于盛昱辭官后,詩人看到他的境遇和他在學術研究上的成果而作,表達對他的情感和評價。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盛伯熙憂國情懷、文學才華和學術成就。其特點是用典精妙,情感真摯。在當時的文學交流中,體現了文人之間的相互欣賞和對時代的感慨。
晨風變淑景,春霞啟陰期。云根結翳翳,雨足散垂垂。鄙人獨言邁,去棹不得維。路無行輪聲,岸有荒楚滋。暮抵秀城下,夜泊河水湄。游魚返深渚,啼鵑起重基??屯客嫖锢?,寧不戀所思。
花前一夢到陽臺,猶記飛瓊捧玉杯。為問瑤池金阿母,云窗面面為誰開。
高情久矣念離群,獨向山中禮白云。龍送雨來留客住,鹿銜花去與僧分。疏星出竹昏時見,流水鳴渠靜夜聞。卻憶故人江海去,題詩誰是鮑參軍。
烏喙難忘石室囚,苧蘿西子入長洲。鴟夷若裹奸臣去,麋鹿安能此地游。落月當門懸目恨,遠山顰黛捧心愁。后人俯仰悲陳跡,獨倚闌干對虎丘。
陳皇有遺跡,乃在鳥山中。當時手所植,花木羅青紅。獨有左紐樹,閱世如龜龍。懷哉手植人,不見三閣崇。后庭種玉樹,金井凋秋風。
滿城爭說冷清秋,圍坐銀屏論未休。誰記新盟皆舊約,薄情故事總溫柔。
禰生狂態復如何,一剌懷中半滅磨。縱令罄折謁官長,猶勝詩人詠荷戈。
野雪清如許,高人不見留。誰家金帳酒,能及剡溪舟。群木瑤華積,千山素影流。幽懷狂不定,孤嘯一登樓。
山僧能剪硯池冰,墨色模糊巧作棱。自是東籬栽不得,卻將秋影上溪藤。
浩氣騰騰毓在姑,千秋不愧此方壺。但知淟涊無生路,肯信波濤是死途?;⒖谙亟K屬幻,龍宮晶皎逝還孚。深閨自可憐同調,各為其親各為夫。
世間何物便稱魔,手欲翻天石欲波。一片黃沙矜突出,千年赤日恣消磨。向人面目隨心幻,竟夜號呻扮醉呵。仰問飛鵬聞大笑,垂風曾不用巢窠。
鄉塾髫年鼓篋游,倚門長抱涉波憂。石梁穩架慈闈杳,日日經行淚暗流。
寶應堤成不避風,高郵湖遠若行空。由來餉事今年蚤,四月樓船盡過洪。
衰草連云萬木風,天高滅沒見孤鴻。夕陽人散酒旗下,遠浦船歸漁笛中。兀兀松窗翻蠹簡,垂垂蓬鬢颯霜叢。自憐世味諳來慣,已覺忘辛似蓼蟲。
幾年遷逝困徒行,強倚西風嗅菊英。夢幻軒裳非實相,簸揚箕斗但虛名。倦談圯上逢黃石,欲向山中覓赤城。四海無人托孤劍,蒼天白日照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