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 憶人
新綠到芭蕉,汀洲上淺潮。倦來時、難過溪橋。
幾尺錢塘門外路,晴不定,雨連宵。
客影任飄飖,羅裙瘦滿腰。攜殘酒、重買雙橈。
縱使藕花開遍了,人去后,也蕭蕭。
新綠到芭蕉,汀洲上淺潮。倦來時、難過溪橋。
幾尺錢塘門外路,晴不定,雨連宵。
客影任飄飖,羅裙瘦滿腰。攜殘酒、重買雙橈。
縱使藕花開遍了,人去后,也蕭蕭。
新綠爬上了芭蕉枝頭,汀洲上潮水淺淺。疲倦時,連過溪橋都覺得艱難。錢塘門外這短短幾尺路,天氣陰晴不定,雨接連下了一整夜。客居的身影任其四處飄泊,思念的人瘦得羅裙都松垮在腰間。帶著殘酒,重新雇了船。就算荷花都開滿了,人離去后,一切也顯得那么蕭條冷落。
新綠:指春天剛長出來的綠葉。
汀洲:水中或水邊的平地。
飄飖:飄蕩、漂泊。
雙橈:指代船,橈是船槳。
蕭蕭:形容冷落、凄涼。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詞的情感基調推測,可能是詞人客居他鄉時,因思念某個人而作。當時或許處于一個陰雨連綿的時節,這種環境觸發了他內心的愁緒和對往事的回憶。
這首詞主旨是憶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自身的行動,展現出主人公的孤獨與思念。其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細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極為著名,但以其獨特的情感表達和藝術手法,展現了宋詞在表達情感方面的魅力。
蚤向人間謝利名,卻憐甘旨盡平生。一經未遂傾霖意,百歲空懸愛日情。冰節我言今有證,味仁誰謂老無成。重看蘭桂盈階秀,風木蕭蕭何處聲。
小園春暖。處處落花池苑。金鳳低垂,鎮日簾櫳。傅粉勻脂、顧影增嬌媚,輕啟朱唇檀口紅。怕聽江南舊調,蜂蝶繞香叢。昔日才華、隨個人人遠,祇覺青衫怯晚風。
三晉山河數十州,頻年水旱不能秋。我公出把司農節,粟麥還于地上流。
少年多難與時違,笑指丹丘去路微。訪道獨攜青竹杖,尋師頻禮白云扉。身如野鶴飛無定,心在青山去是歸。獨有睢陽天萬里,倚門人望老萊衣。
貴有空王章,貧無置錐地。沖風窗自語,涴壁蟲成字。向隅有知音,闔門接彊對。只道庭前柏,西來本無意。
孤亭介林端,隱顯表異岐。高樹上干霄,萬卉發華滋。絕澗若修蛇,屈曲復逶迤。微飆激清波,鱗甲忽參差。游魚迷故徑,落英戀回漪。絕壑架飛梁,可以探翠微。所至與目謀,焉知足力疲。
疏雨輕風濕曉煙,曲江春色倍堪憐。新蒲細柳行宮里,語燕啼鶯御道邊。擬向尊前銷客思,更于花下惜芳年。明時事業非無賴,揚子何為獨草玄。
故人天上厭晨趨,走向人間看五湖。已煮太湖東畔海,更飛青草北邊芻。
青龍不可見,云自洞中出。為雨濟人間,歸時杳無跡。絕澗初無路,通仙忽有橋。偶攜青竹杖,平步到云霄。山作屏風樣,其如空翠何。不遮秋塞盡,空障夕陽多。鳥語山更靜,松聲風自寒。不嫌云氣濕,來此憑欄干。
鳴春。敢將愚見酬佳贈,愿子深思勿語人。
鷹鹯時側目,燕雀各投林。北窗高未穩,南畝大相侵。安集期未定,流離禍正臨。翻思投字者,擾攘竟何心。
達官于我既無分,亦學淵明歸去來。香粳準備十月熟,黃菊商量九月開。
紫蓋千盤山轉幽,還分岳色繞潭州。朱張院啟松陰靜,屈賈臺連岸月秋。泉折九回歸洞壑,峰開一面見江流。官程且逐閑行伴,肯信吾能盡日游。
一辭澧浦無知己,三載漓江只憶君。飛鞚有誰追國士,拂衣多日別將軍。蠻奴尚使庭闈隔,漁父頻將劍佩分。羨爾南樓方嘯詠,相思難寄楚天云。
炎祚既云微,五侯起專政。成都懷異心,敢竊太阿柄。亦有金縢書,居攝附姬圣。傳璽脅后宮,新室朔改正。乃徵龔大夫,大夫固稱病。印綬豈不榮,所恥事二姓。草玄者何心,竟乃作符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