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胥江懷古
吳城東畔。早一抹秋容,驟雨初斂。試問忠魂何處,依稀未遠。六千君子淩波起,便江頭、水犀朝偃。傷心此際,驚濤濺血,臣言真踐。
嘆千古、興亡滿眼。更白馬從游,此恨誰見。贏得神鴉社鼓,麗譙荒甸。西風誰把英雄淚,灑東流、一時吹轉。始應消得,簫聲吳市,那些幽怨。
吳城東畔。早一抹秋容,驟雨初斂。試問忠魂何處,依稀未遠。六千君子淩波起,便江頭、水犀朝偃。傷心此際,驚濤濺血,臣言真踐。
嘆千古、興亡滿眼。更白馬從游,此恨誰見。贏得神鴉社鼓,麗譙荒甸。西風誰把英雄淚,灑東流、一時吹轉。始應消得,簫聲吳市,那些幽怨。
吳城的東邊,一抹秋色已悄然鋪展,急雨剛剛停歇。想問那忠義之魂如今在何處?仿佛并未遠離。當年六千勇士如波濤般奮起,江頭的水軍卻在清晨潰敗。此時令人傷心,驚濤中飛濺著鮮血,忠臣的預言終究成真。可嘆千古以來,興亡之事滿眼皆是。更有伍子胥乘白馬的傳說,這遺恨有誰能看見?只留下神鴉啄食、社鼓喧鬧,壯麗的城樓淪為荒郊。西風中是誰將英雄的淚水灑向東方,一時間被風吹散。這才應該消解那吳市吹簫時的無限幽怨。
吳城:指春秋時吳國都城,今江蘇蘇州。
秋容:秋日的景色。
驟雨初斂:急雨剛剛停止。
忠魂:指春秋時期吳國忠臣伍子胥。
六千君子:指春秋時吳國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
淩波起:形容水軍如波濤般奮勇起兵。
水犀:用水犀皮制成的鎧甲,代指水軍。
朝偃:早晨倒下,喻指潰敗。
神鴉社鼓:指祭祀時的烏鴉和社日的鼓聲,代指民間祭祀活動。
麗譙(qiáo):壯麗的城樓。
簫聲吳市:伍子胥曾因避難在吳市吹簫行乞,此處用其典故。
此詞當為作者游覽胥江(伍子胥自刎投江處)時所作。通過憑吊古跡,結合伍子胥的歷史悲劇,借古抒懷,反映對忠臣命運的感慨與歷史興亡的思考。
全詞以胥江為依托,緊扣伍子胥典故,將歷史場景與眼前秋景交融,既追思忠魂,又感慨興亡,情感深沉,用典自然,是懷古詞中的佳品。
山光欲雨江欲晴,云黑復白波微明。
此時擊楫涉江去,薄暝始向前山行。
林梢一抹斜陽色,高下山溪一千尺。
云中道士來遠迎,語不分明指碑石。
累累林果紅一山,傾耳祇覺禽聲蠻。
道旁?石削如鐵,山溜滴瀝苔花斑。
沿岡久立怯北風,送客出戶聞敲鐘。
昏江棱棱水聲起,卻喜一星明舵尾。
三月海波如掌平,東風吹送一帆輕。還家踏著來時路,不用旁人為指程。
茫茫大地總無禪,借路歸家得悄然。昨夜鐵牛奔渡海,一時還盡草鞋錢。
浩歌歸去有來由,萬水千山一缽收。別后相思何處所,月明人在釣魚舟。
曾宿東山山上寺,至今猶復憶前因。送君好好還山去,從此居亭有主人。
多異山中白額虎,龍池池上赤梢魚。相逢為致殷勤意,別后枯禪已廢書。
海外相隨小犢兒,于今長大漸成癡。從師歸去煩收管,耕月犁云好及時。
群山海上來,絡繹趨九仙。仙翁此山住,示夢于幾先。九仙祠祈夢最靈。
山中老樵枕石眠,斧柯斷爛不記年。夢中仿佛遇神授,筆花晝吐黃茅天。
覺來信手縛不律,巧被筆工偷妙術。遂令九仙祠下三脊茅,用與雞毛鼠須匹。
中書免冠頭不禿,菅蒯居然效微質。幸渠一束價未高,殿頭簪珥非汝曹。
若教朱墨官盡取,便恐仙山成不毛。
君不見連山伐竹兔拔毫,鐵梳膠綴何其勞。穢史自執奸吏操,直與此輩供錐刀。
老夫鈔書指生繭,怕搦人間管城管。涂鴉結蚓隨爾為,不要殘年護吾短。
洞門金畫翠瑯玕,杏不多花月溜寒。借得御書經自讀,松風凈洗石棋盤。
云氣常常在上峰,松生仙骨盡成龍。不通名姓誰談道,卻得云邊兩度逢。
雪老當年曾入嶺,
真禪今日又思鄉。
孤帆隱隱曾唯我,
月照夜濤空渺茫。
綠蕉深處,又見一鉤蟾影。繡簾垂。
裊裊蓮三寸,亭亭玉一枝。
相思情似絮,相見淚如絲。
私語屏山曲,立多時。
人愛紅塵我愛山,
尋山重叩白云間。
子真避客游都市,
月上梧桐未肯還。
廬峰漱玉舊傳名,
今見青原噴雪成。
兩處山川肯相下,
洗除塵垢一時清。
數升平。不對床幾載,便爾出門行。兩地離懷,全家活計,中宵心緒交縈。況又是、長空雁叫,一聲聲、送與旅人聽。春草吟哦,冬烘潦倒,秋夜飄零。
最苦雨窗風幕,共藥爐茗碗,獨客凄清。松徑猶存,蒲帆無恙,歸歟百事都輕。只奈我、暮年乞食,為啼饑、弱小總牽情。那得兒時書味,重課寒鐙。
曉色驚看月滿窗,
池廊雨歇水淙淙。
酒醒作痛何情緒,
夢見吳淞十里江。
飄然玉質森森秀,別有幽香到小庭。不用嬌容教傅粉,逢君一見自娉婷。
素華真可勝梅妝,點點瓊葩點點芳。翠葉繽紛懷潔白,濃香暗惹綠衣郎。
蘊抱冰心此一方,不教蜂蝶逐花狂。瓊姿本是神仙骨,肯作人間賈女香。
香聞七里玉玲瓏,月色平林和露瀜。玉女原來看玉樹,一般清白煦春風。
龍蹄甘美蟻頭香,遠遠緘封遣老郎。
便向嵓亭逃暑去,恨無人共把觥觴。
白日無語天云同,浩然忽憶蓮花峰。望之纖揱類仙子,縞衣練悅凌虛空。
大麓乍叩玉泉院,棄基更求集靈宮。冰堅石泐馬蹄踣,賓從敘手皆無從。
獨裹旃裘結藤居,濟勝之具天所豐。樵蘇不出行跡滅,往往虎蹂參麋蹤。
噓氣在須作集霰,懸瀑凍澗僵長虹。紅衫躑躅出林表,那惜素面剺寒風。
舍馬而徒更十里,乃拂落雁過蒼龍。鼯緣猱附兩俱絕,鐵縆下引天能通。
金神逃匿博箭爛,玉女老禿天漿封。回頭眴慄不敢視,千里銀海欺青瞳。
巖阿道人拔關出,瞠目訝是真靈逢。忍饑不聞噪乾鵲,閉蟄免使愁玄熊。
下觀三輔只洼垤,飄飄便欲游鴻濛。何用投書駭世俗,自厓而返亦已雄。
歸來人家皆偃臥,呼酒百倒頗黎鐘。趾皸手坼定始覺,襦褲更取桑薪烘。
看山琢句斗清峻,槎牙咄咄生心胸。兩過華陰不登眺,悔我前日殊悤悤。
貴人游山待供帳,如此幽險誰能窮。伸圖洗眼真嘆絕,天下健者惟董公。
擲劍寒潭里,蛟龍不敢騰。
參禪惟有佛,入定已無僧。
壁古詩留跡,碑荒筆起棱。
愿教霏法雨,四海盡清澄。
野興偏宜月色秋,開軒待月小遲留。
肯教美景成虛度,正擬良朋共唱酬。
舉盞但為文字飲,新詩都付錦囊收。
坐深細聽殘更報,祇隔芙蓉水外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