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泊淮口
木葉回飄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涼霧露侵燈下,錦帆天子狂魂魄,應過揚州看月明。
木葉回飄水面平,偶因孤棹已三更。
秋涼霧露侵燈下,錦帆天子狂魂魄,應過揚州看月明。
樹葉回旋飄落,水面平靜,我偶然乘孤舟已到三更。秋夜寒涼,霧露侵襲著燈光。錦帆天子那狂妄的魂魄,應該正路過揚州去看明月。
中元:農歷七月十五。
淮口:淮河入長江處。
孤棹:孤舟。
錦帆天子:指隋煬帝,他乘的龍舟以錦為帆。
此詩創作背景或為詩人在中元夜泊船淮口時有感而發。當時社會可能處于動蕩或變遷時期,詩人在秋夜的孤寂中,聯想到隋煬帝的荒淫亡國,引發對歷史興亡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和用典抒發歷史興亡之感。特點是意境營造出色,情感深沉。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晚唐詩人對歷史反思的創作傾向。
河伯由來悍,秋霖勢更張。
屋沈余井灶,樹滅辨微茫。
萬里湖天闊,千村稼穡荒。
農家無住處,草舍架官塘。
四月荊南桑柘美。泥就蠶房,雪凈無塵滓。紅帖糊門多禁忌,家家阿婦勞纖指。
笑語小姑應夜起。好事今冬,早把衣裳備。推卻繅車佯不理,小姑為惱前言戲。
疇昔拜臞仙,桃源問果然。洞非人世外,花在此心邊。寂寂蒸霞地,沉沉浴日天。南陽劉子驥,獨泛問津船。
今日天香去,當時晝夢然。試烘千歲鼎,如見一川田。潤帶仙壇石,芳連古柏煙。靜中觀篆大,依約畫秦阡。
湯熨兼旬尚未瘳,災生盈滿欲誰尤。
禁中蓮炬頻宣鎖,閤上藜燈幾校讎。
回向真人并大士,變教師冕作離婁。
何時眸子重清朗,短策隨身處處游。
紫禁寒輕,瑤津冰泮,麗月光射千門。萬年枝上,甘露惹祥氛。北闕華燈預賞,嬉游盛、絲管紛紛。東風峭,雪殘梅瘦,煙鎖鳳城春。
風光何處好,彩山萬仞,寶炬凌云。盡歡陪舜樂,喜贊堯仁。天子千秋萬歲,徵招宴、宰府師臣。君恩重,年年此夜,長祝本嘉辰。
幾陣清風送暑,
一輪明月涵秋。
吹篴關山何處,
龍江人在孤舟。
靈藥成虛舊恨空,
征衣無那楝花風。
絲絲春雨垂簾下,
又向天涯識塞鴻。
一方真可按千金,
抱樸還存濟世心。
我在南方深自愧,
輸君德澤遍醫林。
里閭輪奐改,今莫醵金遲。
藉此靈光在,長將肸蚃期。
衣冠尊古貌,豚酒拜群兒。
一瓣心香祝,連床記早時。
緊隘花班項,無毛黑漆光。
縱有完顏勇,終須受禍殃。
汲水費連筒。
舊譜花師笑未工。
嘆息酒人云散后,屏風。
記點曹蠅小字中。
瘴氣蒸成萬峰赤,懸崖灑遍猩血色。深箐萬古無人行,只今道路開荊棘。
路在千山萬山中,壑深無底涵虛空。藤蘿尚帶洪荒氣,炮火橫施開鑿工。
開鑿未已驅人上,征夫前泣后夫望。手足作車尻作輪,獰雨盲風催轉餉。
熱氣爍人成乳飴,冷氣中人成僵尸。毒濕漬人為腐脾。天驚地塌雷霆起,復有破石墮空糜軀肌。
昔日中華全盛時,討番役人人不知。黃金布地士爭赴,豈似今日驅人供熊羆。
兵卒三千夫十萬,中央南北搜羅遍。弱者輸貲壯輸身,迭番踐更急于電。
聞道溪中產水晶,復企山中生金英。可憐膏血換空地,一寸茸茸原野萬骨撐。
長林一過無日曖,危峰再去有冰塊。五月穿裘困雪山,萬夫痛涕至天晦。
問渠于此何不逃,渠言無處匿蓬蒿。商鞅保甲誅連坐,惠卿手實吹毫毛。
嗚呼,閭閻何事求安堵,此間法比連環弩。吉網羅鉗匪所思,虎苛蛇斂不堪睹。
相逢盡覺無人形,山頭日作青燐青。莫怨災星散平地,試看炮雨穿林冥。
端溪溪水自西來,誰把龍門石壁開。春漲便從山下瀉,茫茫朝暮響于雷。
微茫十日漭連天,惱殺沿江上水船。風起掛帆愁未穩,不知何處是平川。
平沙倒樹涌溪云,目極東南路不分。昨日桑田今已矣,荷鋤空負一春耘。
銀臺金闕郁岧峣,白浪如山悵未消。十里平湖千里月,幾時重整木蘭橈。
幾日看紅葉,重來蔭綠天。
霜華憑點綴,樹影得清圓。
讀畫云生壁,敲詩硯滴泉。
仆人貪偃臥,那解愛便妍。
陌上花開照板扉,鴛湖水漲綠波肥。班騅雪后遲遲上,油壁風前緩緩歸。
陌上花開一片飛,還留片片點郎衣。云山好處亭亭去,風月佳時緩緩歸。
陌上花開花信稀,楝花風暖飏羅衣。殘花和夢垂垂謝,弱柳如人緩緩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