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其一一五
自夏及秋,頻頻出入。
送舊迎新,奔馳不歇。
十字街頭忽吃攧,起來拾得胡餅只。
今日不辭舉似諸人,團團圓圓,皎皎潔潔,十成脫似中秋月。
自夏及秋,頻頻出入。
送舊迎新,奔馳不歇。
十字街頭忽吃攧,起來拾得胡餅只。
今日不辭舉似諸人,團團圓圓,皎皎潔潔,十成脫似中秋月。
從夏天到秋天,頻繁地外出往來。送走舊的迎來新的,奔波忙碌不停。在十字街頭突然跌倒,爬起來拾到一個胡餅。今天不吝向眾人說破,這胡餅圓圓潤潤,潔白明亮,完全像中秋的月亮。
自夏及秋:從夏季到秋季。
頻頻出入:頻繁地外出往來。
吃攧(diān):跌倒,摔跤。
胡餅:古代面食,類似今日燒餅。
舉似:告訴、說與。
十成脫似:完全像,十分相似。
此為宋代禪宗偈頌,創作于僧人日常修行場景中。禪宗強調“佛法在世間”,此類偈頌常以生活小事啟發弟子,破除對“高遠禪理”的執著,體現“平常心是道”的理念。
詩以夏秋奔波、街頭跌跤拾餅的平凡經歷為引,借胡餅“團圓皎潔”似中秋月的比喻,揭示禪理圓融潔凈的本質,強調禪不在玄奧,而在生活當下的體悟,是禪宗“生活禪”的典型體現。
漢帝貴神雀,楚人重山雞。瑯玕不能食,梧桐非所棲。
西湖風物似當時,惟有流光去莫追。十四年前植修竹,茂陰如識繞方池。昔向朝亭種牡丹,花開酒熟不勝歡。霧中雙眼猶能看,更約春深欲倚欄。曾向高樓賦晚晴,每看魚鳥樂長生。下樓還是紅塵道,不信機心勝野情。
長楸走馬卻歸來,雉挾春驕未應媒。不信杏梁雙燕語,日長簾幕有風開。
自笑還鄉野性慵,有懷多為白頭翁。山樓半照崦嵫日,海郭孤吟舶趠風。賀監祗應歸鏡曲,征西也復念譙東。凄涼莫話平生事,空易魂消蒼莽中。
分袂當年待曉雞,曲欄橋外錦堂西。鳧吞蓮子房房苦,蟬抱楊枝樹樹啼。深竹夢歸神女婿,暮花傷別阮郎妻。至今腸斷春風候,豆蔻初生槿葉齊。
度嶺臨流豈惜身,誰教春思逐行云。南州縱有香風度,懷袖無由遺洛濱。
韶華依舊,春來去、送盡興亡如許。三月秦淮鶯亂舞,聽唱隔江商女。燕子雙雙,飛花點點,欲對斜陽語。降幡一片,四天烽火齊舉。誰問涕淚新亭?天涯芳草,岐路傷行旅。剩水殘山余畫稿,難忘離宮禾黍。金劍沉埋,瓊枝銷歇,惟有愁長佇。黯然王氣,幾能禁得風雨。杜鵑聲里,惜芳菲、又減新來情力。愁夢一埸春事了,惟有書陰長日。風拂鳴琴,月窺吟燭,觸景全非昔。舊時游宴,剩看池水凝碧。曾記白練聽歌,青衫涴淚,憔悴京華客。陵谷幾經朝市換,殘弈渾難收拾。對酒傷多,登樓望遠,煙樹沉沉黑。平蕪盡處,夕陽獨戀山額。
歲月無情萬事慵,江山依舊此門風。人知薄分惟安分,官到窮時不送窮。仰面君親無報答,強顏天壤敢從容。從頭歷數今年事,無日無憂過夢中。
家住萬山中,云峰翠幾重。東山朝日出,望見海霞紅。
縱橫干櫓力勤王,存喪玄穹自主張。戰馬遠來嗟屢北,飛龍新立泣旋亡。三分爭鼎同諸葛,一旅興基異少康。野草寒燐精爽在,暮秋山下月蒼蒼。
高臺矗矗到無塵,大地風煙凈不聞。松氣鮮新昨夜雨,竹光深淺下方云。西看江水兩杯瀉,北望林巒幾雁群。金錫獨搖天外影,更無人處自朝曛。
獨倚危檣數過鴻,家山渺渺楚云東。吟情不到滕王閣,只乞歸帆一日風。
憑高獨上白云樓,萬壑煙銷乍似秋。一道紅旗過大海,踏歌歸飲月氏頭。
慣坐肩輿怯繡鞍,棋盤幾步下街難。自夸簪上杭州髻,瞞過巡軍與內官。
茅檐人靜,蓬窗燈暗,春晚連江風雨。林鶯巢燕總無聲,但月夜、常啼杜宇。催成清淚,驚殘孤夢,又揀深枝飛去。故山猶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