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游也得小松黃楊各四本植于公署之西窗戲作五絕呈邑令張寺丞 其五
獄訟已聞冤滯雪,
田農還喜土膏勻。
只應野叟猶相笑,
不與溪山作主人。
獄訟已聞冤滯雪,
田農還喜土膏勻。
只應野叟猶相笑,
不與溪山作主人。
訴訟案件中的冤屈積壓已如冰雪消融,田間農人也欣喜土壤肥沃均勻。大概只有山野老人還在相笑,笑我未能與溪山相伴做那自然主人。
獄訟:訴訟案件。
冤滯:含冤未申、積壓未決的案件。雪:像雪融化,指解決、澄清。
土膏:土壤中的膏肥,指肥沃的泥土。勻:均勻,此處指土壤適宜耕作。
野叟:山野中的老人。
作主人:指與溪山自然相伴,歸隱田園之意。
此詩為作者在公署西窗種植小松、黃楊后所作組詩之一,呈送邑令張寺丞。創(chuàng)作時作者或任地方官職,政務之余關注民生,既有治政有成的自得,亦生對自然田園的向往,故以‘戲作’形式表達復雜心境。
全詩通過政務清明、農事順遂的治績描寫,與未能歸隱溪山的自嘲,展現了地方官員兼顧責任與自然情懷的形象,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是一首融現實與理想于一體的閑適之作。
游絲無力系春風,水面從飄點點紅。晚渡舟橫人獨立,廚煙著柳細濛濛。
法音曾演海門潮,萬里東歸劍閣遙。出水蓮花元不染,凌霜松柏豈云凋。機緣久向生前盡,杖錫還從劫外飄。回首廬山舊蘭若,千峰明月虎溪橋。
翡翠飛飛繞蓮塢,一啄嘉魚一鳴舞。蓮莖觸散蓮葉欹,露滴珠光似還浦。虞人掠水輕浮弋,翡翠驚飛飛不息。直上層空翠影高,還向云間雙比翼。彈射莫及弋不得,日暮虞人空嘆息。
為君栽向南堂下,記取他年著子時。酸釅不堪調眾口,使君風味好攢眉。
舍瑟聲不傳,詠歸聲在道。風乎野水濱,夕陽轉芳草。
吾廬歷歷楚江邊,子渡江時暫泊船。須問垣墻仍好在,莫教風雨轉凄然。夢成蝴蝶隨春去,愁斷麒麟并冢眠。若見孫登還一笑,馀聲散入薜蘿煙。
悵望西亭客,沈吟北海筵。玉笙王屋頂,珠履鄴臺前。桂樹先秋發(fā),藜燈入夜懸。異時雙鶴語,歸問大羅天。
鼎湖仙馭忽高翔,遙灑孤臣淚兩行。天語曾聞螭陛下,龍顏憶睹象輿旁。憑馀玉幾謨應遠,慮重金甌策定長。早晚輪臺應有詔,老羸扶杖望恩光。
百畝胥峰,道是子胥磨劍處,嶙峋白石幾番童。時有兔狐蹤。山前萬個長松樹。下有高人琴劍墓。周回蒼檜四時青。紅日戰(zhàn)濤聲。
臣甫多愁思,長歌拜杜鵑。鑿崖通閣道,積水放樓船。惆悵霜橫野,棲遲雪滿顛。經行看宿草,碧色自年年。
方朔優(yōu)旃豈舜徒,南來謾喜落蒼梧。天津醉里乾坤眼,只見雙程不見蘇。
春衫更怯晚來風,準擬衰顏借酒紅。到得杯行愁不飲,燭紅隱隱睡濛濛。
才入新春倍感傷,幾回徙倚對斜陽。病魔剛遣無時去,詩債頻催率意償。檐鵲無情休浪喜,野花何處但聞香。東郊多少閒游子,衣馬輕肥樂未央。
一氣融萬象,大哉造化仁。自耕還自鑿,熙熙康衢民。
偶逢吳下鄭居士,手把新詩就我吟。紙上姓名無俗氣,篇中律呂有遺音。鮫人淚落金盤冷,木客歌傳石磴陰。謄寫已堪驚老眼,龍翔一宿會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