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秋水澄源卷
白露團團被林蓐,龍門巨浸清如玉。
萬頃玻璃星斗涵,一泓寶鑒須眉燭。
月明風澹寂無波,霧散煙銷塋若何。
塵心對爾忽然靜,時向濯纓發浩歌。
白露團團被林蓐,龍門巨浸清如玉。
萬頃玻璃星斗涵,一泓寶鑒須眉燭。
月明風澹寂無波,霧散煙銷塋若何。
塵心對爾忽然靜,時向濯纓發浩歌。
白露濃重地覆蓋著林間的草墊,龍門的大水清澈得如同玉璧。萬頃水面像玻璃般映照著星斗,一汪寶鏡清晰地照出人的須眉。月光明亮,風輕水靜沒有波瀾,霧散煙消,墓地又能如何?面對這秋水,世俗的雜念忽然寧靜,我時常對著洗纓的水放聲高歌。
被:覆蓋。
林蓐(rù):林間的草墊。
巨浸:大的水域,指河流或湖泊。
玻璃:形容水面光滑如玻璃。
涵:包含,映照。
寶鑒:寶鏡。
燭:照,映照。
澹(dàn):同“淡”,輕微。
塋(yíng):墓地。
塵心:世俗的雜念。
濯纓(zhuó yīng):洗帽帶,此處指高潔的行為。
浩歌:放聲高歌。
此詩為題畫詩,或為詩人觀賞‘秋水澄源’畫卷時所作。通過畫中秋水澄明之景,觸發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對世俗紛擾的超脫,借此詩抒發內心的寧靜與高潔情懷。
全詩以秋水為核心意象,描繪其澄明之景,借景抒情,表達詩人超脫世俗的心境。語言清新,善用比喻,意境悠遠,展現了對自然之美與高潔品格的追求。
佳人名莫愁,珠箔上花鉤。
清鏡鴛鴦匣,新妝翡翠樓。
搗衣明月夜,吹管白云秋。
惟恨金吾子,年年向隴頭。
花寒未聚蝶,色艷已驚人。
懸知陌上柳,應妒手中春。
雙燕今朝至,
何時發海濱。
窺簷向人語,
如道故鄉春。
北林鵲夜飛,南軒月初進。
調弦發清征,蕩心祛褊吝。
變作離鴻聲,還入思歸引。
長嘆未終極,秋風飄素鬢。
絲傳園客意,曲奏楚妃情。
罕有知音者,空勞流水聲。
獨坐紗窗刺繡遲,
紫荊花下囀黃鸝。
欲知無限傷春意,
盡在停針不語時。
徒聞管弦切,不見舞腰回。
賴有歌梁合,塵飛一半來。
此禽輕巧少同倫,我聽長疑舌滿身。
星未沒河先報曉,莫倚清風更多事,玉樓還有晏眠人。
指途清溪里,左右唯深林。
云蔽望鄉處,雨愁為客心。
遇人多物役,聽鳥時幽音。
何必滄浪水,庶茲浣塵襟。
離亭餞落暉,臘酒減征衣。
歲晚煙霞重,川寒云樹微。
戎裝千里至,舊路十年歸。
還似汀洲雁,相逢又背飛。
荷葉罩芙蓉,圓青映嫩紅。
佳人南陌上,翠蓋立春風。
日斜賓館晚,春輕麥候初。
簷暄巢幕燕,池躍戲蓮魚。
石聲隨流響,桐影傍巖疏。
誰能千里外,獨寄八行書。
梁代真人上紫微,
水盤山腳五云飛。
松杉老盡無消息,
猶得千年一度歸。
南越逢初伏,東林度一朝。
曲池煎畏景,高閣絕微飆。
竹簟移先灑,蒲葵破復搖。
地偏毛瘴近,山毒火威饒。
裛汗??如濯,親床枕并燒。
墮枝傷翠羽,萎葉惜紅蕉。
且困流金熾,難成獨酌謠。
望霖窺潤礎,思吹候纖條。
旅恨生烏滸,鄉心系浴橋。
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
獨入玄宮禮至真,焚香不為賤貧身。
秦淮兩岸沙埋骨,九江太守勤王事,好放天兵渡要津。
二十年前此布衣,鹿鳴西上虎符歸。
行時賓從光前事,春風一宿琉璃地,自有泉聲愜素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