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寄赤豹
芭蕉幾陣檐前雨,瘦盡多情。小小溪亭。一種離愁畫不成。
梅花斷碣江天遠,枯淚猶零。莫聽瑤箏。恐有何戡舊日聲。
芭蕉幾陣檐前雨,瘦盡多情。小小溪亭。一種離愁畫不成。
梅花斷碣江天遠,枯淚猶零。莫聽瑤箏。恐有何戡舊日聲。
芭蕉葉上,檐前落下幾陣細雨,多情的人在雨絲中漸漸消瘦。小小溪邊亭臺,這難以名狀的離愁,連畫筆也無法描繪。梅花旁斷裂的石碑,望不見盡頭的江天,枯竭的淚水仍在悄然墜落。莫要聽那華美的古箏,唯恐弦間流淌著何戡舊日的歌聲。
瘦盡:因愁思縈繞而消瘦殆盡。
畫不成:形容離愁之深,難以用繪畫等具體形式表現。
斷碣(jié):斷裂的石碑,常指年代久遠的遺跡。
枯淚:枯竭的淚水,形容悲傷至極,淚水已盡仍感哀痛。
瑤箏:華美的古箏,古代常見的彈撥樂器。
何戡(kān):唐代著名歌者,劉禹錫《與歌者何戡》有“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句,此處借指舊日熟悉的歌聲或回憶。
此詞當為詞人離別友人赤豹后所作。通過雨景、溪亭、斷碣等意象,結合對舊曲的敏感,反映其獨處時的孤寂與對往日相聚的懷念,推測創作于離亂或漂泊之際,心境沉郁。
全詞以“離愁”為核心,上片借雨打芭蕉、溪亭獨對寫愁之難狀,下片以斷碣江天、枯淚怕聽舊曲深化愁思,情感真摯,意境凄美,是一首含蓄傳情的懷友佳作。
崢嶸梵閣礙銀潢,且對畦衣問馬王。
落日斷云連楚粵,缺鐘壞像雜梁唐。
英豪已往雄圖歇,棟宇猶存古意荒。
惆悵石湖題柱在,倚欄無句獨凄涼。
雨后湖光照綠蘋,岸行舟載苦吟身。
恨無杯酒澆胸次,折得梅花插帽輪。
流水六橋人自老,暖煙十里柳重新。
飛來白鷺如相識,共樂羲皇世上春。
洗耳泉頭漱晚涼,西風衣袂水花香。
酒邊豪氣橫荊楚,燈下清談雜晉唐。
天地每窮真俊杰,山林偏有好文章。
試拈茹草同君舞,后夜聞雞月滿床。
槜李當年是越鄉,客情何事忽清涼。
霜催燕子歸南國,露逼蟲聲上北堂。
野外幾重秋水白,天涯一片暮云黃。
年年有雁書難寄,無夢到家空夜長。
向來楊陸共崢嶸,吟到停云趣轉清。
古似洞庭張雅樂,嚴如即墨斂殘兵。
茵??終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
細讀殘編搔白首,未應造物忌詩名。
戰守京河不下鞍,臣圖恢復不圖官。
十年南渡客頭白,萬里北征戎膽寒。
叛檜班師金詔急,留飛赤子淚嘷干。
可憐身死莫須有,從此王基未得寬。
千菊溪頭話別情,君行我住兩伶俜。
山中有酒招元亮,石上無禾養百齡。
狼尾屋低苔漠漠,龍須菜長水泠泠。
故鄉語燕應堪聽,莫放扁舟過洞庭。
吳王廢苑又逢秋,門外滄江日夜流。
有淚不同兒女態,此心多為圣賢愁。
蓼開南浦雁離塞,月上前峰客倚樓。
金戶玉堂無夢到,云山亦足比封侯。
白發蒼顏六十三,年年拜母憶中男。
云歸別岫山呈碧,江抱寒汀水染藍。
草報春暉天罔極,樹隨人老我何堪。
薦余煮茗清泉供,淚泫余潸酒不酣。
天河那可到,山頂翠參差。
村屋煎黃蠟,官爐焙荔支。
地蠻游宦少,縣小迓賓遲。
鼻祖曾吟處,荒苔想滿碑。
樓影斜侵賀鑒湖,月隨天遠極蒼梧。
青山不受秦封禪,白鳥猶驚越霸圖。
煙帶夕陽籠野樹,雨生春漲沒平蕪。
好詩都在欄干上,最喜紅塵一點無。
相逢處處說干戈,又報天驕走渡河。
鄉國不知音問少,友朋無奈別離多。
楊花漠漠迷春思,芳草萋萋感暮歌。
猿鳥亦移深樹隠,野人只在舊煙蘿。
茫茫野水接秋天,載去蘋花月一船。
世上豈無閑宇宙,吳中別有好林泉。
田豐綠薺桃晨雨,爨老紅蘿閉夕煙。
早晚亦歸王戴邑,谿房相對鷺鷥眠。
跕鳶東畔瘴云低,山徑如梯去馬遲。
正則自吟皇樹頌,廣微惟誦白華詩。
春風采藥桃花國,落日尋碑薏苡祠。
覓得丹砂能寄否,溪亭送客鬢毛衰。
幾度懷歸浙水東,無端又下白云中。
當窗石色寒留雨,出洞猿聲靜帶風。
崖底碧煙生暮景,樹頭紅子落晴空。
酷憐后夜薌林月,照我思君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