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王舍莊宋龍圖侍郎張揆隱處有讀書堂東坡題額今莫可蹤跡矣以詩吊之
憑吊悲風幾白楊,
熙寧逸老舊時莊。
碑橫古道留殘照,
人記躬耕說侍郎。
有母克成偕隱志,
無兒難問讀書堂。
吟樓更憶韓倉士,
一代于鱗亦渺茫。
憑吊悲風幾白楊,
熙寧逸老舊時莊。
碑橫古道留殘照,
人記躬耕說侍郎。
有母克成偕隱志,
無兒難問讀書堂。
吟樓更憶韓倉士,
一代于鱗亦渺茫。
在悲風中憑吊,只見幾株白楊樹,這里曾是熙寧年間隱士舊居的村莊。殘碑橫臥古道,映著夕陽余輝,人們記得侍郎當年親自耕作的往事。他曾與母親一同達成隱居的志愿,卻因沒有子嗣難尋讀書堂的蹤跡。吟樓處更懷念韓倉的隱士,一代名士于鱗的事跡也已模糊渺茫。
熙寧:宋神宗趙頊年號(1068-1077),此處代指張揆隱居的時代。
逸老:隱居的老者,指張揆。
龍圖侍郎:即龍圖閣待制/直學士等職,宋代加銜,張揆曾任此職。
克成:能夠達成、實現。
偕隱:一同隱居,此處指張揆與母親共同選擇隱退。
韓倉士:未詳具體所指,或為王舍莊一帶的隱士;倉士,可能指鄉野之士。
于鱗:明代詩人李攀龍(字于鱗),或借指當地歷史上的名士。
詩人途經王舍莊,見宋代龍圖閣侍郎張揆的隱居故址已無蹤跡(原讀書堂有蘇軾題額),聽聞當地留存的零星往事,感于歷史變遷與文化記憶的消逝,遂作此詩憑吊。
此詩為憑吊古跡之作,通過對張揆隱處今昔的對比,既追懷隱士高潔的品格,也感慨歷史遺跡的湮滅與文化傳承的脆弱,語言沉郁,情感真摯,是清代懷古詩中的典型之作。
玉肌香襯冰絲縠。系絲冰襯香肌玉。纖指拂眉尖。尖眉拂指纖。 巧裁羅襪小。小襪羅裁巧。移步看塵飛。飛塵看步移。
吼雷催雨飛沙走。走沙飛雨催雷吼。波漲瀉傾河。河傾瀉漲波。 幌紗涼氣爽。爽氣涼紗幌。幽夢覺仙游。游仙覺夢幽。
暑煩人困初時午。午時初困人煩暑。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縷金歌眉舉。舉眉歌金縷。人妒月圓頻。頻圓月妒人。
酒中愁說人留久。久留人說愁中酒。歸夢要遲遲。遲遲要夢歸。 舊衣香染袖。袖染香衣舊。封短托飛鴻。鴻飛托短封。
老人愁嘆驚年早。早年驚嘆愁人老。霜點鬢蒼蒼。蒼蒼鬢點霜。 酒杯停欲久。久欲停杯酒。杯酒喚眉開。開眉喚酒杯。
華岳三峰客,幽居不記年。 煙霞為活計,云為作家緣。 種藥茅庭畔,栽松澗壑邊。 暫離仙洞去,可應帝王宣。
暑煩人困妝時午。午時初困人煩暑。新詩得酒因。因酒得詩新。 縷金歌眉舉。舉眉歌金縷。人妒月圓頻。頻圓月妒人。
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花院 一作:花榭) 飛云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試問閑情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飛云 一作:碧云;閑情 一作:閑愁)
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發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推翹勇,矜豪縱。輕蓋擁,聯飛鞚,斗城東。轟飲酒壚,春色浮寒甕,吸海垂虹。閑呼鷹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樂匆匆。(閑呼 一作:間呼) 似黃粱夢,辭丹鳳;明月共,漾孤篷。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云眾,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楊柳回塘,鴛鴦別浦。綠萍漲斷蓮舟路。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帶雨。依依似與騷人語。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白綸巾,撲黃塵,不知我輩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雷顛,不論錢,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為壽,青鬢長青古無有。笑嫣然,舞翩然,當壚秦女十五語如弦。遺音能記秋風曲,事去千年猶恨促。攬流光,系扶桑,爭奈愁來一日卻為長。
疏雨池塘見,微風襟袖知。陰陰夏木囀黃鸝,何處飛來白鷺立移時。 易醉扶頭酒,難逢敵手棋。日長偏與睡相宜,睡起芭蕉葉上自題詩。
攜手看花深徑,扶肩待月斜廊。臨分少佇已倀倀,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書如天遠,難銷夜似年長。小窗風雨碎人腸,更在孤舟枕上。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秾李伴人歸。五更鐘動笙歌散,十里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闕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