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石門湖秋泛
展晴帆一葉,向天際,漾輕舟。漸野水寒生,夕陽紅斷,暮色偏幽。
清游石門小泊,看滿湖、煙景正溫柔。云影低搖碧浪,晚風微拂眠鷗。
凝眸。蘆荻掩汀洲。蟹舍暝煙浮。待隔籬呼酒,舉杯邀月,消盡閑愁。
悠悠水鄉縹緲,便綠蓑、青笠足勾留。更羨漁娃笑語,渾忘魏晉春秋。
展晴帆一葉,向天際,漾輕舟。漸野水寒生,夕陽紅斷,暮色偏幽。
清游石門小泊,看滿湖、煙景正溫柔。云影低搖碧浪,晚風微拂眠鷗。
凝眸。蘆荻掩汀洲。蟹舍暝煙浮。待隔籬呼酒,舉杯邀月,消盡閑愁。
悠悠水鄉縹緲,便綠蓑、青笠足勾留。更羨漁娃笑語,渾忘魏晉春秋。
展開一片晴日下的船帆,朝著天際駛去,輕舟在水面蕩漾。漸漸野外寒水泛起,夕陽殘紅,暮色格外清幽。愜意地在石門停下小船,看滿湖煙景正顯溫柔。云影在碧波中輕輕搖晃,晚風吹拂著棲息的鷗鳥。凝神細看,蘆荻遮掩著沙洲。漁家小屋上暮靄飄浮。等到隔著籬笆叫人拿酒來,舉杯邀月,消除所有閑愁。水鄉悠悠,縹緲如夢,就算只披綠蓑衣、戴青斗笠也足以讓人留戀。更羨慕漁娃歡快的笑語,全然忘卻了世間的紛擾。
石門湖:具體所指待考,應為一處湖泊。
斷:殘,這里指夕陽將落。
暝煙:傍晚的煙靄。
綠蓑、青笠:用張志和《漁歌子》中“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之意,代指漁者的穿著。
渾忘魏晉春秋:完全忘卻了世事變遷,“魏晉春秋”泛指歷史朝代的更迭。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詞人可能在一個秋日游覽石門湖,被眼前的美景所觸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詞,或許當時詞人心中有一些閑愁,想借這水鄉之景來排解。
這首詞主旨是描繪石門湖秋景,表達對閑適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清新自然的語言勾勒出優美的水鄉秋景圖。在文學上,展現了詞人細膩的情感和出色的寫景能力。
高樹俯滄江,老屋隱亂石。
水深群魚集,一網千尺碧。
漁翁不食魚,愛換酒子吃。
臨川羨魚人,似喜網有得。
侵云祠宇絕荒涼,目眴憑虛興寄長。
仙者遠游非穆穆,天之視下亦蒼蒼。
貴公業趁塵泥腐,小尉名爭日月光。
此地何緣子真到,孤忠處處慕留芳。
驥江東郭海云庵,
有客來游野興酣。
海氣初清秋色動,
垂楊曉月似江南。
劍氣方寒南斗墟,河清難俟亂離馀。
滔天卻訝幘如屋,齧雪猶看旃繞廬。
但有金牛通棧道,可無騧馬出莎車。
干戈滿目風云晚,深入薜蘿還讀書。
山色遠分螺黛,芭蕉綠襯窗紗。
酒醒漸覺羅衾薄,春在阿誰家。
月館曾敲雙陸,雨窗同夢梨花。
分明眼底人千里,門外即天涯。
桐華披拂一亭云,鵠對于茲憶卯君。
只謂棲皮勤習射,翻從異地感離群。
本根孝友風猶古,規矩高曾世有芬。
堂構依然家法在,底誇新筑張吾軍。
白門烏帽是儂良,
生是南人嫁北商。
羊酪胡蔥都不愛,
碧甌親注火前香。
當年越相有青氈,
百越于今奠枕眠。
蘭玉階庭傳相業,
聲猷剩在日華邊。
記得海中央。萬里煙波泛碧光。底事西來重作客,昏黃。日落青山那壁廂。
常自恨顛狂。錯認他鄉作故鄉。昨日鵲華橋畔過,蒼茫。不見蘆芽一箸長。
我亦有家園。歸去真成蜀道難。年去歲來還故我,依然。羞見城南一帶山。
錦字寄平安。眼看殘冬歲又闌。夜晚街頭人獨自,無言。一任雪花打帽檐。
日映西陵松柏枝,
下臺相顧一相思。
朝來樂府長歌曲,
唱著君王自作詞。
竟夕如人語,風聲在柳條。
寒蟲留屋角,野燒入山腰。
小院秋將老,長吟酒未消。
坐看殘夜月,低度隔溪橋。
小宴神仙宅。坐蒼茫、回廊曲折,高槐如幄。海上荔支枝頭杏,玉斗香斟云液。愛雪藕、冰盤清潔。卜筑山房成大隱,羨主人、瀟灑能留客。盡一日,花間酌。
地偏心遠無塵跡。倒清樽、群賢咸集,騁懷游目。西下夕陽云乍起,一霎電雷交作。風過處、新涼如沐。雨后沿階芳草色,映冰綃霧縠衣裳碧。歸未晚,不須燭。
九日山長在,三唐世已遐。
石留遺老子,樹發古時花。
未到逢人問,將游恨路賒。
終當與儔侶,采藥撥云霞。
古塔孤標碧水潯,流來月色出松陰。
悠悠樹杪如懸鏡,泛泛波光似躍金。
沙白不關霜露濕,溪清偏見廣寒深。
洲前無限光華好,何必庾樓足放吟。
大山插洪瀾,定是關仝筆。
縑素不能永,壁石寫雄逸。
青峰插天隅,淡月如可吸。
江流疑有聲,孤舟舞蓑笠。
大山如大國,小山如小邦。
低樹無附麗,洪濤恣舂撞。
大浪所簸搖,青山為俯仰。
云何峰外雪,亦與相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