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樂府十篇 其八 惜義鳥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可嗟。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商顏多義鳥,義鳥實可嗟。
危巢末累累,隱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雛,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羅。
商人每秋貢,所貴復如何。
飽以稻粱滋,飾以組繡華。
惜哉仁義禽,委戲于宮娥。
吾聞鳳之貴,仁義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蓋緣生不多。
商顏山有很多義鳥,這些義鳥實在令人感嘆。它們危險的巢穴一串串的,隱藏在栲木花中。別的鳥巢若有幼鳥,它們會像哺育自己孩子一樣哺育。別的鳥巢若遭捕捉,它們會一同落入羅網。商人每年秋季進貢,看重它們什么呢?用稻粱喂飽它們,用華麗的組繡裝飾它們。可惜這仁義之鳥,被交給宮娥戲弄。我聽說鳳凰很珍貴,仁義也值得夸贊。它之所以不遭捕捉,大概是因為數(shù)量稀少。
商顏:山名。
嗟:感嘆。
栲木:樹名。
羅:羅網。
貢:進貢。
組繡:華麗的絲織品。
委:交付。
此詩創(chuàng)作于晚唐時期,社會動蕩,道德滑坡。詩人目睹社會上仁義不被重視,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借義鳥的遭遇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現(xiàn)象。
這首詩主旨是借義鳥的故事,諷刺社會對仁義的踐踏。特點是托物言志,以鳥喻人。在文學史上反映了晚唐社會風貌和詩人的社會責任感。
抱影蕭蕭晝掩關,竹窗松幾墨花寒。雙龍氣掩青萍劍,五岳光凌紫籜冠。真幻禪鋒惺后悅,贏輸弈局靜中看。燒燈倚徙懸高榻,細雨霏微鶴夢殘。
楓葉荻花下碧坡,嚴州地僻兩經過。山環(huán)四面城圍小,水合三江塔影多。轉眼流光何繾綣,趁時蒼鬢任銷磨。可人最數(shù)江心月,依舊無言自弄波。
廣寒寂寞誰人醒,如此清宵永。曝衣樓上看流云,底事眉山故故學長顰。怪他塵世癡兒女,偏有閑情緒。瓣香盡自祝團欒,不管嫦娥惆悵太無端。
江樓寒笛起春聲,蜀客扁舟萬里行。吹盡落梅還折柳,新春殘臘正關情。
青天那得蝦蟆窟,白地空憂蟣虱臣。坐待煤炱露殘魄,十分寒玉涌秋旻。
歲晚蒼官鬢發(fā)青,回風披拂自悲鳴。不容逐客多歸夢,故作江湖波浪聲。森然繞檻翠瑯玕,瘦節(jié)疏枝特地寒。底事葉垂渾不舞,金風零露夜?jié)`漙。玉潔煙輕一片深,飄然出岫本無心。孤飛遠映碧天去,也解重來為作霖。月出松林已半廊,故開窗牖納清光。嫦娥應訝年來瘦,千首新詩書滿床。
亭亭照出月朦朧,別樣風流那可同。半捲芳心如有恨,一緘書札怨無鴻。含情苦戰(zhàn)三更雨,入夢輕敲一夜風。愛爾美人憐寂寞,十年惆悵綠窗中。
薊苑飛花戀客裾,美人天上嘆離居。萬年春在龍池樹,一代名收虎觀書。馬骨崚嶒悲顧眄,賦才淪落愧吹噓。詞垣最羨賢臣頌,長日風云護禁廬。
漂泊嗟吾老,羈棲見汝難。西風鴻雁急,落日鹡鸰寒。渭北書長絕,滇南淚不乾。朝思兼夜夢,懷抱幾時寬。
寒風十月雪欲飛。居人木榻添紙幃。地爐活火酒頻煨。瓦杯不設羊羔肥。醉來曲肱歌聲微。
酒興詩情謾自深,江湖無地寄湮沉。那知一夜山陰雪,惹起王猷訪戴心。
花莖雖比葉莖長,花氣何如葉氣香。寄語溪邊采蓮女,留將葉葉覆鴛鴦。
憶參元帥古襄州,幾度莎場馬打毬。鞍轡鬧裝都一樣,野夫不著皂貂裘。
少日五長王散騎,晚年三絕鄭臺州。生來不作紅塵夢,到了青山伴白頭。
死不必孫與子,生不必父與祖。突作憑陵千古人,依然寂寞一抔土。道場山陰五十秋,那能華表鶴來游。君看太華蓮花掌,應有笙歌在上頭。